开发区对标找差,围绕事关园区长远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讨论,进一步明确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抓手。
明确一个主攻方向。对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对标与先进园区差距,明确开发区当前及今后着力要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就是“如何招引高质量项目,支撑开发区和金坛高质量发展、高速度增长”。
坚持一流项目标准。进一步完善项目研判、准入和评审制度,从亩均税收、品牌影响、开票贡献、投资体量、科技含量和产业契合度等方面,提升项目准入门槛。保持定力,好中选优,重点引进占用资源少、经济贡献大的高质量项目。
完善一套制约机制。强化项目产出结果导向,完善资源要素释放、配置和制约机制,发挥有限资源最大作用。要素保障全面向高质量项目倾斜,与项目设备投入、开票承诺、科技创新挂钩。制定规范严谨的投资协议文本,堵塞漏洞。
搭建一批平台载体。加快中德(常州)创新产业园和18万平方米创新科技园规划建设,为承载高品质外资项目和高质量内资项目搭建载体。梳理挖掘现有企业闲置空间,促进闲置资源与签约项目有效对接,进行“零地招商”。
打造一支专业队伍。把高质量发展要求、高质量项目招引导向全面融入干部队伍日常教育、管理、考核。优化考核办法,增加高质量发展指标,加大能力培训提升,使干部队伍有动力、有压力、有能力服务和推进高质量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