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20余年的发展,开发区已成为全区招商引资的主阵地、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和科学发展的示范区。近年来,开发区着力加快重点产业发展和新兴产业集聚,积极推进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在创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的道路上越走越扎实。
新兴产业成为支撑
在全省开发区改革创新大会上,省委提出,要坚持“一特三提升”,推动全省开发区向现代产业园区转型。
继中航锂电之后,开发区引进了超百亿元的BESK项目以及30亿元的海目星项目、20亿元的隔膜项目,形成了以两个超百亿元项目、两个超50亿元项目为龙头带动,一批10亿元、20亿元、30亿元项目为强力支撑的蓬勃发展态势,通信产业高端项目加快集聚,成功引进全球六大通信芯片制造商之一、5G通信基站芯片世界排名前三的美国索尔思项目,索拉特、易控电子、盛利维尔挂牌新三板,卓郎智能成功借壳上市,朗博科技成功主板上市。与此同时,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创建成功。
全省排名历史最佳
根据省商务厅公布的最新排名,金坛经济开发区在全省110家省级以上经开区中排名第45位,在常州市7个省级经开区中排名第2位,在全省来看处于中游水平,属历史最好成绩。
排名对于金坛经济开发区升格国家级开发区意义重大。区政协副主席、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卢建新分析认为,根据商务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办法》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对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加大激励支持力度的通知》,各项指标以及综合考评的排名将是一项很重要的依据。但在争先进位的同时更需要高质量的发展,卢建新表示,结合近期开发区的调研,金坛经济开发区将以抓当前、打基础和谋长远相结合,做好功能提升、产业培育、资源整合等工作,进一步彰显开发区“金坛龙头、开放发展、高效运行、专业服务”的鲜明特征,努力实现高速度高质量发展。
六大举措强化推进
坚定不移推进“两个加快”。围绕“三新一特”,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招引,并进一步围绕龙头企业实施产业链补链,加强对重大外资项目的引进,特别是欧美隐形冠军企业的招引,进一步做大经济总量、提升发展质量、弥补外资数量。大力整合资源,优化产业结构。争做“精品”园区,避免“粗糙”开发,对淘汰落后、产能过剩企业实施关闭,对用途不合理、低效土地实施收储或“再引进”,使有限土地资源向优质项目集中,提升开发区单位面积投入产出比和税收。
提高整体开放水平。加强对跨国公司总部和功能性机构的引进,加快中德常州创新产业园的筹建,在不断扩大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量的同时,鼓励企业承接服务外包业务,积极开展境外投资和并购重组,进一步彰显开发区对外开放主阵地的功能地位。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做好知识产权创造持续提速,鼓励企业积极申请各项发明专利和申报高新技术企业。依托中航锂电、同方威视等项目,集聚和建设高水平科研平台,主动对接北上广深,大力引进一批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和项目,加快创新要素集聚。
提高园区生态文明水平。以“263”专项行动为切入点,深入开展好环境综合整治;对园区重点建设项目做好环保指导和服务,确保项目合法建设。
加强管理和品牌创建。强化对园区内重点高危企业的关注,加快国家级品牌创建,加快国家级生态园区的创建步伐,为升格打好基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