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金坛区中医医院护士杜成圆
记得曾看到过一句话:如果你想让别人听到你,你就必须有自己的声音。我深以为然。将这句话引申到工作和生活中就是:你必须足够努力,足够优秀,才能脱颖而出,成为众之瞩目的焦点。金坛区中医医院七病区的护士杜成园无疑是属于这种有声音的人。
用俊眉修眼、顾盼神飞形容她,不为过;用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形容她,也不为过。就是这么一个明朗艳丽的九零后美少女用她内外兼修的美征服了我们。
2012年7月杜成园分配到金坛中医医院工作。刚工作的新护士需要在各科轮转。无论小杜轮转到哪个科室,护士长们都舍不得放她走。性格开朗活泼心大的小杜象一个“小太阳”温暖着靠近她的人。
对病人,她的笑容就是春日里绽放的花朵。看到她,病人心里就暖三分,喜三分。总有病人跟在她后面长一声,短一声地叫唤着“小杜、小杜”。护患关系对她来说就象是左邻右里一样融洽和自然。问她:“工作后就没遇到烦心的病人吗?”她回答我:“病人不烦啊!偶尔遇到要求高的病人,是因为他们在生病嘛。自己心态放好,积极乐观了,病人看到你这样,自然被感染也会乐观起来的。”因着她那张能感染人的笑脸,她被医院评为“微笑服务之星”。
对工作,她发挥出腿长手快的优势。做事干脆利落,谨慎心细。三查七对落实得不折不扣。工作至今,从未出现过差错事故。而我们也亲切地叫她“大长腿”。工作分工对她来说,从来不是那么泾渭分明,只要病人需要,她总是能及时去帮助解决。有她在,病区的呼叫器都叫得不那么欢。
对病区,就没遇到几个象她这样“上心”的人。逢到她上夜班,无论病区护理记录一览表的黑板上有多乱、有多脏,第二天清晨,你总是能看到一个洁净整齐的黑板,让每个上班的人都有一个好心情;病区护手霜用完了,第二天,她便会自己掏钱买来默默地补上去;下班后和朋友们去逛宜家,逛着逛着,护士站椅子上面的小靠垫啦、放氧气湿化瓶的小架子啦就被她一一收进购物车买了带回病区。在她心里,医院就是她的另一个家。
对同事,“情同姐妹”形容的就是她。遇上同事有事,调个班什么的都是小事。半夜三更被叫来帮同事上班的事,也屡屡发生。而她总是随叫随到。用她的话说:“我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她们都拖儿带女的,事多。我不来,谁来?”去科室询问同事们对小杜的印象。每个人都说好。问及哪里好。她们齐口同声说:“哪里都好!”
业务上,因她身形姣好、操作流畅、动作优美、心理素质强,在医院护理操作队伍中出类拔萃。护理部遂将她选拔参加2017年区卫计系统举办的“5.12护理技能大赛”。这下子,开朗的小杜有了“心事”。她仔细地在网上研究操作视频,关注每一个细节,把参赛项目的操作步骤全部掌握,了然于心之后,才开始进行操作训练。时间不够,晚上来凑。加班加点对她来说是家常便饭。临近比赛的那段时间,她完全被封闭起来训练。本来是三人同时比赛两个项目的,后来改为由她一个人比赛两个项目,其余每人只比一个项目。顿时,她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她也更努力地强化自己的训练。一直练到深更半夜,月朗星稀。
“天道酬勤”。她的汗水没有白流。在比赛中她发挥突出,成绩优异。一举获得金坛区第十四届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卫计系统“护理技能大赛一等奖”、同时获得常州市金坛区技术能手、金坛区巾帼之星、共青团金坛区委“青年岗位能手”称号。荣誉纷至沓来,向她祝贺,问她为何会有如此好的心理状态时。她笑着回答我:“比赛时我很紧张啊,紧张到忘记了紧张!”现在的小杜已是金坛区中医医院护理部操作组的副组长,她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如果说工作中的小杜是活泼严谨、积极乐观。那么工作之外的小杜则是热爱生活、激情洋溢。她喜欢唱歌,对音乐情有独钟,闲时会鼓捣各种乐器。在她的微信朋友圈,隔三岔五便可看到她在全民K歌的擂台上霸占着擂主的位置。逢到医院有文艺演出节目,总能看到她秀丽的身影。而在去年八月举行的“喜迎十九大颂歌献给党全区小合唱比赛”中她积极参与,获得三等奖。并于去年十月份参加了金坛区中医医院在常州道德讲堂总堂大成殿开讲的道德讲堂课“仁爱行医路”中送红歌环节。
除了音乐,小杜还喜欢旅游和摄影。每年的年假她都是在路上渡过。自助游是她的拿手好戏。出发前,她会在网上打点好所有的旅行细节。比如游行路线、饮食住宿,点点滴滴安排得妥妥贴贴。跟她外出旅游,你只需带一双脚一张嘴即可。如今,她和好友们已自助游过东北哈尔滨、厦门、韩国、云南、泰国。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相信她这积极乐观、自信豁达的性格正是在这些游走的路上锻炼出来的。而我们也可以从她的朋友圈里领略到全球各地的美丽风光。
“非主流”“自我”“叛逆”这是网络上给九零后贴的标签。然而,我们在小杜身上丝毫看不到这些字眼的影子。“个性”“独立”“创新”却在她身上屡屡闪着光。羡彼之良质兮,冰清玉润; 美彼之态度兮,凤翥龙翔。相信小杜在今后的工作中,会带给我们更多的风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