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常州市金坛区人民政府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金坛 > 文化 > 著名人物 > 内容
刘宰
  信息来源: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发布时间:2019-09-16 浏览次数: 【打印】 【字体:

刘宰,字平国,金坛人。20岁行冠礼后,进入乡学就读,绍熙元年考取进士,后调任江宁县尉。

江宁地方巫术之风盛行,刘宰下令同一保伍的乡亲邻里互相检举监督,(那些巫祝)大都改行务农。遇到干旱年景,他遵循太守之命在边境赈灾救荒,大多数灾民都被救活了。有人再以“真武法”“空云子”“宝华主”为号,用妖术惑众,他一律坚决地取缔禁止。他写下这样的座右铭:“不轻易地发布文告,不轻易地动用刑罚。”因事出城,他与差吏士卒吃同样的蔬菜,喝一样的水。离职时,箱子里只有与主簿赵师秀的酬唱诗而已。

后来,调任真州司法官。诏令入仕者禁绝伪学,不读周惇颐、程颐等人的书,才能考试,刘宰慨叹道:“平生所学的是什么呢?头可以被砍断,这种情形不可行。”最终没有参加。

刘宰方正刚直,明智敏锐,仁慈宽忍,对父老乡亲施以恩惠,他所做的功业事迹很多。设置了义仓,创建了义役,几次三番地煮粥给饥饿的人充饥,从冬天到夏日,每天要供应一万多人,柴米、衣物、药物、棺椁寿衣之类。有人无田可耕,有人无屋可居,有人子女成年而没能婚嫁,他都心情急切,积极主动地去办理,就像做自己的事一样尽责。遇到桥梁损坏,道路不畅,即使工程量很大,他也必定率先捐出资财,倡导修缮,并督察工程进展。刘宰对自己家的生计安排理一向淡泊,但是见到和义之事一定去做。他还定下折缴麦税的钱额数量,把县里的斗、斛都改为国家规定的标准。

刘宰隐居三十年,一生没有特别的嗜好,只是无书不读,已经用尽时日与学力,仍然端坐桌前来待学深究,虽然广泛地考证训诂注释,但是每当得到一些新的材料还是特别珍惜。有《漫塘文集》《语录》二书流传于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