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常州市金坛区人民政府网站!
 
当前位置: 政务公开 > 镇、开发区 > 指前镇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业务工作 > 内容
 
信息名称 指前镇“三资三化”专项提升行动实施方案
索引号 014139417/2017-00021
主题分类 其他 体裁分类 通知 组配分类 政府文件 指前镇 业务工作
文件编号 指政发〔2017〕67号 发布机构 指前镇
生成日期 2017-06-12 公开日期 2017-06-26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 指前镇“三资三化”专项提升行动实施方案
 
指前镇“三资三化”专项提升行动实施方案
指政发〔2017〕67号

 

指前镇“三资三化”专项提升行动实施方案
 
各村、相关部门、相关企(事)业单位
    为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农村“三资”的质量,根据坛办发2017〕33号《常州市金坛区基层(村居)“三资三化”专项提升行动方案》的文件精神,结合本镇的实际,特制定指前镇“三资三化”专项提升行动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三资三化”(三资:资金、资产、资源,三化:制度化、信息化、公开化)专项提升行动要以推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保障农民切身利益为根本目的,以探索创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途径,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和农民增收为基本方向;以解决集体“三资”运营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为工作重点,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基层“三资三化”管理运行的长效机制,实现基层“三资”活动“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资金在网络上监管、风险在流程内控制、资源在市场中配置”的目标。                    
二、工作目标
1、完善管理制度。针对“三资”管理中存在的重点问题,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基层“三资”管理制度,不断细化管理措施,使“三资”管理制度执行力得到增强,各类风险点得到有效管控,真正实现“三资”运行规范化、制度化管理。
2、健全监管机制。坚持问题为导向,建立健全严格的风险防范机制,有效管控基层“三资”管理的各类风险点,凡与农民切身利益相关的村级财务、惠农补贴、扶贫救助等事项,必须公开,实行信息化、阳光化操作。
三、工作任务
(一)完善农村“三资”管理制度
根据“三资”管理的有关政策规定,并结合我镇实际,进一步细化我镇“三资”管理制度
1、资金管理
建立健全货币资金限额使用、收入结报、开支审批、支付流程、票据管理等资金使用制度;村级非生产性开支必须实行定项限额管理;款项支付必须取得真实合法有效凭证,并严格按规定程序履行审批手续;全面实行集体资金“村镇管”制度,建立代管明细账户。
2、资产管理
开展集体资产清查,建立资产台账,实行年度定期清查,资产的变动情况和清查结果向集体经济组织全体成员公开;集体资产承包、租赁、出让应当制定相关政策,明确资产的名称、数量、用途,承包、租赁、出让的条件及其价格,并经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代表)会议审议通过,实行公开招投标;村工程项目、集体资产承包、租赁、出让和大额物品采购时,应当签订经济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违约责任等,经济合同及有关资料应及时报镇农经站备案;村级兴建各类工程项目必须要有完整的项目台账,装订成册,每年归档。
3、资源管理
开展集体资源清查,明确权属关系;对集体资源名称、类型、数量、面积、现状等要建立健全台账,做到账物相符;对于集体耕地、水面、滩涂等租赁、发包统一进行公开招投标;全面加强资源发包合同的管理对不属于农户家庭承包土地(水面)的面积进行清理对专项合同没有到期,没有完全履行合同的承包人,清收承包人应交的承包款,重新修订合同对不履行合同义务收回其承包权,另行公开发包对原先以口头形式约定的合同,应重新按规定签订规范的书面承包合同。
(二)全面开展清产核资工作
根据上级工作要求,全面开展清产核资工作,做到账内资产账物相符、账外资产估价入账、资源性资产记载详细。通过清产核资工作达到核清收入、查实支出、理清往来、盘实资产,确保家底清楚明白,权属登记清晰,达到集体资产不流失的目的。
(三)规范农村集体产权市场运行
镇级成立农村产权交易站,地点设在镇农经站内,配齐软硬件设施,按照“应进必进”的要求,将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流转全部纳入产权交易市场,坚决杜绝场外交易和暗箱操作。凡集体统一组织的土地流转、“四荒”使用权、林权、集体经营性资产、生产设施设备、村集体资产资源流转交易等,必须全部进入区镇两级农村产权交易市场,通过公开拍卖、招标、招租、发包等市场运作方式,促进生产要素合理配置,防止集体“三资”流失。
(四)推进农村社区股份制改革
积极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民主决策、程度规范”的基本要求,组织清产核资,开展权属认定,合理设置股权,正确界定成员,规范制定章程。逐步在各村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
(五)强化惠农专项资金清理
开展扶贫工作的建档立卡专户核查、扶贫项目和低保资金分配管理专项审计;建立完善社会救助管理平台;组织对村级“一事一议”筹资奖补资金、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资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资金、村集体经济扶持发展资金、农业生态补偿资金和其他惠农项目资金清理,重点整顿惠农补贴资金项目审批、资金使用和管理方面的问题。
(六)提升农村财务监管、核算水平和监督能力
1、创新“村账镇管”新方式。适应新形势变化需要创新“村账镇管”新方式,逐步改变原有农经站记账会计财务核算、监管一身挑的现象,结合我镇的实际,有条件的村配全主办和出纳会计,逐步实行“村账村记镇审核、监管”的模式。
2、完善信息公开和监督检查。规范基层 “三资”公开。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基层组织对“三资”管理情况做到全面公开、详细公开、及时公开、全程公开,全方位接受群众监督。至少每季度公开一次,重大问题和群众关心的事项要及时公开。镇级要对基层组织 “三资”公开情况进行督查,及时纠正和堵塞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漏洞。
3、加强“三资”审计监督。对村级经济业务往来、村级财务收支、预决算和收益分配等定期开展审计,并对村干部任期与离任经济责任、征地补偿的使用与管理、村级债权债务、“一事一议”筹资以及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集体“三资”问题开展专项审计,强化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和民主理财小组建设,加强对民主决策程序、村级经济运行等方面的监督力度。
4、加强农村会计队伍的建设。各村要高度重视农村会计岗位的重要性、特殊性,把年轻学历高、工作责任强、业务水平精的同志充实到农村会计队伍中来,不断提升农村财务工作整体水平。
四、工作步骤
1、动员部署阶段(6月中旬)。各村成立“三资三化”专项提升行动工作小组;列出本村“三资三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报镇“三资三化”专项提升行动工作办公室。
2、清理清查阶段(6月中旬至7月上旬)。各村针对存在的问题和镇纪委提出的问题清单,拿出具体的整改措施,形成报告,报镇“三资三化”专项提升行动工作办公室。
3、整改强化阶段(7月上旬-11月底)。针对提出的问题,根据镇级的统一部署,逐一进行整改,期间将对各村各阶段的工作进行总结,并向镇纪委、“三资三化”提升行动工作领导小组上报和全镇通报。至11月底基本完成镇村两级列出的各项任务。全镇上下建立比较健全的“三资”管理体系,进一步明确“三资”管理的职能,各项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尤其是履职责任追究制度操作更方便。
4总结提升阶段(2017年12月份)。镇村两级各自形成专项提升行动工作总结,并在全镇对各村情况进行总结通报。
    五、工作保障
    1、强化组织领导。镇级成立“三资三化”提升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三资三化”提升行动的工作领导、协调、监督、落实。下设业务办公室,具体负责该项工作的计划制定、业务培训、工作指导、阶段总结。各村成立工作小组,落实具体人员,抓紧时间进度,注重工作质量。
    2、落实工作责任。各村明确本次工作的重要性,精心组织,明确分工,建立岗位责任追究制度,明确工作组人员的岗位职责,实行“谁失职、谁担责”。确保工作有痕迹,责任追究有依据。
3、加强工作宣传。加强对专项提升行动的宣传,争取基层干部、群众的理解支持,及时总结推广先进典型和经验,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深入剖析基层“三资”管理方面的反典型案例,对村有关人员开展警示教育。
 
    :金坛区指前镇“三资三化”专项提升行动任务表
                         
 
 
                             2017年6月6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