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坛区“城市管理强基年”行动方案》已经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常州市金坛区人民政府
2017年4月28日
金坛区“城市管理强基年”行动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优化发展环境,提升城市品位,根据《金坛区城市管理三年行动纲要(2017-2019年)》,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以及省市区党代会精神,坚持“补齐短板、突出重点、全面提升”的原则,深入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积极推动城市长效管理提升,促进城市运行高效有序,为我区深入实施“接轨常州主城区,推动发展新跨越”的总体战略,提供坚实有力的环境保障。
二、总体目标
2017年,城市管理工作以治脏、治乱、治违为突破口,着力解决体制不顺、管理粗放、城市整体面貌较差等突出问题,努力实现市容秩序井然有序、环境卫生洁净靓丽、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建筑垃圾管控到位、违法建设防控得力、智慧城管运行高效、队伍建设明显加强、体制机制日臻完善、城市长效综合管理水平显著提升的目标。
三、主要任务
(一)理顺城管体制,健全责任网络
1.理顺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区级领导、属地负责、部门协同”的城市管理模式,向西城街道派驻执法中队,实现全区镇、街道城管执法机构派驻全覆盖。
建立城管委工作例会制度,经常性地召集各成员单位研究、部署工作,明确区、镇(街道)、各职能部门的管理范围、职责和权限,切实解决区域交界、职责交叉、责任主体不明等问题,有效形成条块结合、部门联动、整体推进的城市管理工作机制。
2.加强部门协同。全面梳理常州市级城市管理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理顺法律适用关系,为我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提供有力法律支撑。
强化城市管理各职能部门的源头控制与过程监管职能,建立管理与执法部门沟通、协作机制。
建立司法衔接机制,完善城市管理执法部门与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信息共享、案情通报、案件移送等制度和保障措施。
(二)完善系统功能,强化考评监督
3.完善考核体系。严格按照常州长效考核标准和要求,6月底前,分类制定完善城市长效综合管理、城乡一体化管理、农村环境卫生管理三类考核办法,对城区街道属地管理工作实行定向专项考评,对城区各责任单位科学设置考核权重,按一类、二类、三类主体实行分类考核,镇村划分一级、二级、三级区域实行分级考核。
4.提升系统功能。加快建设城管执法信息平台、建筑垃圾管理信息平台、环卫收费管理平台,依托科技力量提升城管工作现代化水平。扎实推进数字城管向乡镇延伸,全面启动镇(街道)二级处置平台建设。完成视频监控系统整合提升,在重要节点、路段增设视频巡查摄像头,实现城市管理重点区域实时监控。
5.强化监督考评。完善“周考核、月考评、季点评、年总评”的考评制度,责任单位每季度考评成绩在区级主要媒体公布,排名末位的单位在区点评会上作表态发言;建立重点问题资料库和媒体曝光台,对长效管理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曝光,并提交区委督查室进行专项督查。
(三)夯实管理基础,补齐短板弱项
6.修编基础设施规划。10月底前,完成环境卫生、环卫基础设施、户外广告、专业市场、老城改造等专项规划修编,补齐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的短板,强化规划在城市发展中的战略引领和刚性控制作用。
7.完善环卫设施设备。全面启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及飞灰库项目建设。加快公厕、垃圾中转站的新建改造,移址新建金胜垃圾中转站,新建城南、冯庄公厕。更新提升环卫运输车辆,逐步淘汰无牌或黄标车,新增9辆环卫作业用车。
8.加快推进老城改造。整治梳理老城路网体系,对盐港路、南环一路等道路进行提升改造,改善居民出行条件。实施东门大街、华城路等道路两侧楼宇亮化工程,提升城区主干道重要节点景观绿化,继续推进老小区环境综合治理。扎实开展电胜河等河道整治,完成思母路、工兴路等道路污水管网改造。
9.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2017年,在做好35个“九整治”项目及46个“三规范”项目的基础上,继续向纵深推进,对城区未改造整治过的城郊结合部、城中村、老旧小区、背街小巷进行全面排查,有重点、有计划地逐步开展综合整治。扎实开展华城路创建江苏省城市管理示范路、电胜社区创建示范社区活动。
10.强化市政设施日常维护。进一步完善更新市政设施,加强对城市道路、人行道砖、燃气管道、通讯电缆、给排水管网、窨井盖等市政设施的建设、维护和管理。2017年,考评区域内所有主次干道两侧缺损道板、侧石、盲道、绿化等设施全面改造修复到位。
11.加强“城市家具”管理。强化对城市报刊亭、公交站台、线杆以及道路隔离带、信号指示灯等“城市家具”的规范设置与管理,对残缺、破损的城市家具进行整治提升。加强公共自行车的运营维护,对路名牌、指示牌等规范设置,力求“城市客厅”整洁靓丽、规范有序。
12.推进城区园林绿化建设。进一步提高园林绿化建设标准,加大建设力度,强化城市出入口、道路沿线、城市公园、街头游园和沿河景观带的园林绿地建设和管理。结合老城改造,加大老城区公园绿地建设,改善老城生态环境。加强城区绿地养护, 确保无垃圾积存,行道树树穴完好、修剪到位,消除死树枯枝、缺株断垄、黄土裸露等现象。
(四)开展专项整治,破解城市管理瓶颈难题
13.整治环境卫生。集中解决城中村、城郊结合部、背街小巷、老旧小区、市场周边、城市出入口等重点部位的积存垃圾、卫生死角、白色污染、建筑垃圾乱倾倒等突出问题,实现全区环境卫生面上整洁无死角。加快城区范围内环卫保洁市场化运作进程,严格准入机制,加大监督考核,督促市场化保洁公司深入推进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保洁,进一步提高机械化清扫率,提升保洁质量。
14.整治市容市貌。坚持问题导向,集中力量开展市容环境整治行动,消除城区主次干道占道经营、乱堆乱放、乱张贴乱披挂等城市乱象。加快冯庄村、上庄路、世纪联华等长效考评重点区域整治进度,加强对金沙广场、八佰伴、吾悦广场、华润苏果、汽车东站、北站等等人流、物流、客流、车流密集区域的市容环境整治,有效解决重点区域交通秩序差、消费环境差等突出问题。
15.整治户外广告。全面开展户外广告、店招店牌专项整治行动,拆除未经审批擅自设置、不符合设置要求、陈旧破损、存在安全隐患的各类户外广告、店招标牌。修编户外广告专项规划,实施店招店牌升级改造工程,对新建建筑店招店牌进行统一规范设置,以点带面,逐步带动城区门头招牌设置提档升级。
16.整治建筑垃圾。制定《金坛区城区建筑垃圾管理暂行办法》,深入开展建筑垃圾整治,重拳整治野蛮运输、超载超速、私拉私运、抛洒扬尘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强源头治理,要求建筑工地严格落实文明施工与扬尘防控措施,提高建筑垃圾运输准入门槛,加强执法监督,全面落实密闭运输和GPS运输轨迹监管,2017年有效解决抛洒滴漏和偷倒、乱倒等违法行为。加强建筑垃圾消纳管理,加快建设建筑垃圾处置场,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
17.整治违法建设。对新违建坚决实行“零容忍”,严格落实责任,按照责任和分工实行网格化管理,条块结合分片包干。巡查防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死角。坚持从源头上严加管控,切实发挥乡镇、街道基层管理力量,扎实开展建成区范围内违法建设治理五年行动,2017年完成40%的违法建设查处工作,拆违面积3.02万平方米。
18.整治住宅小区。加强居住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清除小区乱堆放、乱耕种、乱搭建等脏乱差现象,补齐基础配套。2017年,完成市考评一、二级区域内的整治。完善物业管理监督考核制度,实现物管行业标准与长效管理标准相统一,增加人力物力投入,全面提升居住舒适度和满意度。
19.整治菜市场。加强菜市场管理,菜场内部环境整洁、垃圾清扫及时、商品有序排放,菜场外围车辆划线停放、无店外出摊、无流动摊贩。坚持疏堵结合按照便民利民原则,增设金江苑、春风2个大型疏导点,提标改造相府前疏导点,做到规范有序、摊收场清,卫生整洁。
20.整治交通秩序。进一步完善交通基础设施,设立统一清晰的道路指示牌和交通警示牌,科学合理划定道路停车区域及泊车标线,加大管控力度,综合治理非法占道停车及非法挪用、占用停车设施等违规行为,及时消除交通隐患,保持良好交通秩序。
21.整治生态环境。按照“263”专项行动要求,深入实施大气污染治理工程,加大工业废气、挥发性有机物、堆场扬尘等污染治理力度,确保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72%以上。加快实施长荡湖清淤、黑臭河道整治,从根本上改善水环境质量。全面开展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收集,2017年在30个试点单位开展城区垃圾分类试点,完成餐厨垃圾收运体系建设,垃圾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五)强化队伍管理,提升执法能力
22.按标准逐步配齐配强城管执法人员,制定执法用车、装备配备标准,实现执法制式服装和标志标识统一。建立健全协管人员招聘、管理、奖惩、退出等制度,实现城市管理协管队伍规范管理。以“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专项行动为载体,强化政治教育、业务培训、监督考核,加强队伍思想作风建设,提升执法人员业务能力,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廉洁务实的城市管理执法队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