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坛区交通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委托中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编制的《常合高速公路茅山互通至金坛滨湖新城连接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已基本完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现向公众公示报告内容如下:
1、工程概况
常合高速公路茅山互通至金坛滨湖新城连接线工程位于常州市金坛区境内。路线起于S265与茅山大道交叉处,向东从薛埠镇南侧绕越,在朱林镇南侧跨越扬溧高速和常合高速,向东沿白龙荡河南侧布线,绕越白龙荡规划区后,沿九洲里花园安置区北侧上跨丹金溧漕河,顺接金坛大道,路线全长18.111km。全线均为新建段。
项目路采用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100km/h,一般路基宽度33.5m;镇区段采用路基宽度为52.0m的主辅路断面。全线共布设互通式立交3处,分离式立交2处,新建桥梁16座,总长4915.98m,其中大桥12座,中小桥4座。工程总投资180562.4万元。建设内容包括路基工程、桥涵工程、交叉工程、绿化工程、交通安全工程等。
2、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生态环境
只要采取严格的施工管理和植被恢复措施,拟建公路的建设不会造成明显的生物量的损失,随着公路绿化建设和植被恢复,生物量将会逐渐得到恢复。
项目地处平原区,水土流失轻微。另外,项目本身还设计了完善的排水系统、绿化工程,因此项目建成后通过各项水土流失防护措施,能将施工后的水土流失控制到目前的轻微等级,不会造成水土流失加剧状况发生。
(2)地表水环境
施工期:施工场地生产废水经简单的沉淀隔油处理后,用于洒水降尘,不排入水体,对水环境的影响较小;施工期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清运至污水处理厂,对水环境的影响较小。
运营期:本项目运营期污水主要是桥面、路面初期雨水径流,主要污染物为悬浮物和石油类。根据江苏省类似地区的预测计算结果,径流携带污染物对水体水质的影响甚微,一般水体中污染物的增幅小于2%,径流排入不会改变上述水体的现状水质类别和影响其使用功能。路桥面径流经收集后排至无饮用养殖功能的河流、天然沟渠,不排入具有饮用水功能的水体,对水环境影响较小。
(3)大气环境
施工期:大气污染主要来自扬尘污染和沥青烟气污染。采取设置围挡、施工现场洒水、拌和站合理选址、拌合设备全封闭作业及安装除尘设备、选择大气扩散条件好的时段进行沥青摊铺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施工期施工扬尘、沥青烟气对沿线大气环境的影响。随着施工的结束,上述环境影响也将消失。因此,在采取上述污染防治措施的情况下,本项目施工期大气污染物排放对沿线敏感点的影响处于可以接受的程度。
运营期:拟建项目营运期对区域环境空气的影响主要是汽车尾气的排放。根据计算,拟建公路在运营近期、中期和远期NO2浓度均没有超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的要求,汽车尾气排放对公路沿线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较小。
(4)声环境
施工期: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对两侧敏感点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必须采取一定的环保措施。由于施工为短期过程,施工期的噪声影响将随着施工作业的结束而消失。
运营期:本项目建成营运后,营运期沿线敏感点处声级在项目建设前后明显增加,增加值大于5dB(A)。声级增加的原因是本项目公路新增交通噪声源引起的。车辆交通噪声对沿线敏感点会产生影响,在采取通噪声减缓措施的情况下,沿线敏感点受影响较小。
(5)固体废物
本项目施工营地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处理;多余土方用于公路沿线绿化、临时用地恢复及取土坑回填,不可回用的拆迁建筑垃圾及桥梁桩基钻渣一并清运至城市建筑垃圾消纳场统一处理,不设专门的弃土场。
3、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施工期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1)噪声污染控制措施
选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避免夜间施工、敏感目标附近的强噪声施工应设置实心围挡;加强施工期噪声监测。
2)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现场应设专人负责保洁工作,及时洒水清扫,减少扬尘;施工现场周边设置符合要求的围挡,对堆土场、散装建筑材料堆放场要采取压实、覆盖等预防措施;渣土运输车辆实行密闭运输,运土卡车要求完好无泄漏,及时清洗渣土运输车辆;合理规划渣土运输车辆行驶线路和时间,减少扬尘污染。
3)水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清运至污水处理厂,不向地表水体排放。施工场地内设置截水沟、隔油池、平流沉淀池、清水池处理生产废水,经处理后回用于场地洒水降尘。
4)生态保护措施
在路基填筑施工过程中对地表上层15cm厚的土壤腐殖质层进行剥离和保存,作为公路建设工程结束后地表植被补偿恢复和景观绿化工程所需的表土。
生态红线区域范围内禁止设置施工营地和其他临时工程;不在生态红线区域范围内设置施工营地、物料堆场,禁止将生活废水、生活垃圾等直接排入或倾倒至生态红线区域范围内;物料堆场和各类施工现场遗留的建材废料和建筑垃圾要根据施工进度,彻底清运至附近渣土弃置场妥善处置。
(2)营运期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1)声环境保护措施
沿线政府或规划部门,应严格控制在一定距离范围内新建居民区、学校、医院等噪声敏感建筑物。
对沿线声环境超标的环境保护目标采取有效的降噪措施,同时综合考虑降噪措施的可操作性和降噪设施的经济成本和性价比。经常维持路面的平整度,避免因路况不佳造成车辆颠簸等引起交通噪声增大。
2)环境空气保护措施
强化拟建公路中央分隔带、边坡绿化和日常养护管理。提高公路整体服务水平,缩短运输车辆怠速工况,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总量。
3)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公路沿线设置完善的排水系统,通过公路雨水管收集用地范围内的雨水径流。加强公路排水系统的日常维护工作,定期疏通清淤,确保排水畅通。
4)生态保护措施
公路营运管理部门必须强化绿化苗木的管理和养护,确保绿化长效发挥固土护坡、减少水土流失、净化空气、隔声降噪、美化+景观等环保功能。加强对沿线水土保持工程设施、结构物、道路防护设施维护保养,保证不发生大范围、大强度的水土流失事故。
4、环境影响评价结论要点
常合高速公路茅山互通至金坛滨湖新城连接线工程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城市总体规划、交通规划、环保规划的相关要求。项目建成通车将有利于缓解当地交通压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项目的建设运营对项目所在地的社会环境、水环境、声环境、大气环境、生态环境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在落实本报告书中提出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风险防范措施,并加强项目建设和运营阶段的环境管理和监控的前提下,项目建设造成的负面影响可得到有效控制,对环境影响处于可以接受的范围。因此,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常合高速公路茅山互通至金坛滨湖新城连接线工程的建设具有环境可行性。
5、公众意见征询的范围和方式
本次公众意见征询的范围为项目所在地附近与本项目位置较近的居民及其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公众参与调查的事项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本及其结论的意见,及对项目本身的其它意见。
(1)公众对拟建项目所在区域目前的环境质量的反映。
(2)公众对拟建项目了解程度及反映。
(3)公众认为该项目对环境质量造成的危害/影响程度是什么?
(4)从环保角度出发,公众对该项目持何种态度,请简要说明原因。
(5)公众对该项目环保方面有何建议和要求?
(6)公众对环保部门审批该项目有何建议和要求?
6、公众意见调查形式
调查范围内的公众可以电话、传真、电子邮件,以及来访等各种方式向建设单位或评价单位提交书面意见或电话咨询,参与上述意见的调查。
7、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名称:金坛区交通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联系人:王工
联系电话:0519-82892930
(2)环评单位及其联系方式
环评单位:中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单位地址: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紫云大道9号
联系人:鲍工
联系电话:025-88018888-7303
E-mail:huanjingsuo2012@163.com
8、了解信息渠道
若需了解或询问拟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情况,可与本项目的环评单位联系,查阅环境影响报告相关信息。
9、公众意见受理时间:
自公示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