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闻问切是中医“四诊”,《古今医统》中有“望闻问切四字,诚为医之纲领”。这里浅谈一下审计之望闻问切。
望。“望”是指观气色,以测内脏之变。开展一个审计项目,首先就是要进行审前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如组织结构、业务性质、内部控制、以前年度接受审计的情况等。通过调查了解评估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重要问题可能性,明确审计重点。
闻。“闻”是指听声息和嗅气味,以分辨虚实寒热。对于被审计单位,审计人员需要了解与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审计过程中对于其业务或项目的真实性、合规性能够有所判断,辨别虚实;另一方面,通过查阅这些资料也是对被审计单位特点的一种掌握,在确定审计难点上也是一种助力,辨别被审计单位提供资料的真实完整性也有所助益。
问。“问”是指询问症状,在四诊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明朝张景岳还编有十问歌——《景岳全书·传忠录·十问篇》。在整个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和被审计单位的沟通很重要,审查资料是一方面,沟通是另一方面。一是通过询问被审计单位进一步了解业务具体情况和内外环境条件,二是对于发现的问题和情况向被审计单位了解清楚全过程,提高判断的准确性,即问诊中的“重点探问,深入查询其特点,及可能发生的兼症,了解病情发展及诊治经过”。
切。“切”是指摸脉象,藉此了解病情,结合望、切、闻三诊,综合分析,作出判断。审计实施阶段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切”,一是对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财务账本、制度文件等资料进行审查,二是盘点被审计单位的现金、固定资产等,三是现场勘察工程项目等,这些都是切脉,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反映,通过各种方法手段切出不同的脉象,诊出问题所在。
望、闻、问、切皆是四诊之一,很多病症单靠其中一种很难做出诊断,应该四诊合参,并且结合现代手段才能全面认识。审计同理,对法规准则和政策的了解解读,对被审计单位的审前调查,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以及实际审查缺一不可,须得结合起来,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将计算机手段和大数据应用到审计中是必然趋势,很多审计项目都需要结合各种审计方法才能完成得更加全面顺利。审计人员应该不断地学习总结,迎难而上,更好地发挥审计作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