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以来,我委按照中央、省市政府的要求,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较好保障了发展和改革系统行政执法工作有序开展。现将一年来的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1、规范行政执法制度建设。
一是规范性制定法制工作计划。制定下发了《2017年全区发展改革系统法制宣传工作实施意见》,按照《常州市金坛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要求,抓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部署。二是创造性开展行政执法责任制。行政行为有问必答,执法过程全媒体记录,执法案卷有底可查,重大决定联席审议。
2、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编制。
一是根据省最新权力清单规整我区权力清单。梳理权力清单共69项。行政处罚16项(14+2),行政强制2项(2+0),行政奖励3项(3+0),行政确认3项(3+0),行政许可5项(0+5),其他事项40项(35+5)。二是梳理责任清单事项。共21类147项。三是确认负面清单。为区委区政府下放的审批目录清单一条。
3、创新行政执法方式方法。
一是着力加强学习教育。窗口全体工作人员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严格按党章党规党纪相关规定和政务服务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自己的行为,严守法纪底线,绝无吃拿卡要、敷衍塞责、损害形象之事。同时,定期自查整改服务不主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行为,不断提高窗口审批效率,为企业和群众提供高效、快捷的服务。二是积极推进简政放权。主动履行牵头责任,按时将投资项目进行并联审批;认真按照省发改委和省政务中心的统一部署,按时完成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相关工作。三是不断规范审批、备案、节能审查服务。窗口全体人员认真落实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深化政务好作风的有关规定,全面实行一次性告知、预受理等审批服务制度,提升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坚持高效服务,坚持窗口预受理制和限时办结制。推行预受理制,对项目单位提交部分符合要求资料,先预受理,待项目单位在承诺期限内补全资料后转为正式受理,减少申请人往返窗口次数。所有授权事项坚持窗口一站式受理,并严格规定了各环节的办理时限,因限时办结制推行到位,项目审批时限大大缩短,并且未出现一起超期办结事项。履行职责,规范运作,坚持实行一次性告知制度。严格审批程序,遵守公开、公平、公正、便民的原则,对咨询行政审批事项的,坚持一次性告知当事人该事项的申请条件、办理程序、所需申报材料及办理时间和期限等,提供相关规范性资料和告知注意事项,对手续不完备或手续不全的,坚持一次性告知需补正的全部内容,对不予受理的申请项目,说明原因并出具不予受理通知,做到热心、细心、耐心、诚心服务。坚持强化公开与监督,让群众明明白白办事,主动接受全社会监督。全面推进审批依据、审批标准、审批时限、审批状态等行政审批全程信息公开,让行政审批在阳光下运作,打通项目审批“最后一公里”,开启群众“少跑腿”服务新模式。
4、行政执法工作有突破。
一是窗口高效办结。作为项目审批牵头部门,提前介入、通过与招商办人员、企业技术部门、项目部门联系,了解项目主要产品类别、工艺流程建设规模和项目前期进程。在企业项目还未申报时,提前告知立项申报手续、流程,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窗口为其开辟绿色通道,即时办理立项,为项目前期各项工作的开展节约近20个工作日。二是宣传卓有成效。利用全区12个法治宣传橱窗,进行项目审批、重大项目宣传,提供实际联系途径与详细服务流程介绍,有效提升发改形象。三是规范性文件清理有序开展。共清理文件17项。
5、行政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简化行政审批流程后有可能导致的部分台账资料不符合法制办要求。例如不见面审批导致的文件递交与签收人员实际落款无法达成,有可能需要见面补签。二是执法证未明确具体执法种类导致执法过程被质疑。
6、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要继续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加强与发改委工作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邀请专家授课,针对新出台的法规及下放事权的审批难点等进行培训,提升审批人员业务素质。二是开展权力事项事中事后监管措施制定落实。三是进一步配合推进电子政务,做好政务服务一张网建设与信息公开的配合工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