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尧塘街道劳服所把做好群众就业、创业服务作为工作重点,努力为广大群众献爱心、送温馨;为失业人员找工作、求岗位;为创业者解难题、增效益。
走村串户,想失业人员之所想
“我在水北街上一家私营企业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解决了我整天在家无所事事、经济拮据的大难题。”日前,尧塘街道迎春村村民杜琴芳告诉笔者。之前,杜琴芳没有工作,丈夫收入不高,家里老人身体不好,孩子上大学,生活并不富裕。“后来,街道劳服所干部李洪富介绍我参加技能培训,并帮助我介绍工作。”杜琴芳说。今年3月,经过技能培训后的杜琴芳在水北集镇一规模企业成功就业。“虽然刚开始每月工资只有3000多元,但至少能够帮着家里人分忧了。”杜琴芳说很满意现在的工作。
“我们要求做到零就业家庭必访、低保家庭必访、家中有特殊情况的必访。”尧塘街道劳服所所长潘晨辉介绍说。该所还长期安排了两名工作人员入户走访,通过走访群众、拜访村干部、送宣传资料、电话沟通等方式,及时了解群众的就业情况和收入状况,掌握失业人员的家庭情况、工作经历、就业技能、就业意愿等第一手资料,建立《就业困难人员台账》《失业人员台账》《灵活就业人员台账》《高校毕业生台账》,将就业信息“对号入座”,把用工岗位“送上门”。
技能培训,真心帮扶帮到实处
“多亏了参加培训班,要不然找工作肯定更没谱。”今年47岁的周建芬只有初中文化,因为缺乏就业技能,想找个好一点的工作四处碰壁,以前也只能靠打零工维持生活。2016年5月,周建芬参加了街道劳服所组织的计算机技能培训班。“老师真是手把手地教,培训班结束后,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我都学会了。”周建芬告诉记者。靠着学来的计算机基础操作知识,周建芬在一家大型超市找到了一份收银员的工作。“现在家庭收入明显提高,生活改善了,心里也踏实了。”她说。
要想让就业援助做到位,就需要充足的用人岗位作为“后勤保障”。“我们的工作人员通过走访辖区企业,不断挖掘和搜集就业岗位。”该所干部范留洪说。仅今年上半年,他借助区“就业政策进万家、惠及民生你我他”宣传活动的东风,与企业深层次交流,从6家企业中挖掘出120多个招聘岗位,及时安排了128人就业。
“特别是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我们力争让他们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潘晨辉介绍说,尧塘劳服所工作人员还在辖区内及时发布金坛区就业网的招聘信息,并根据每一名前来登记求职者的特点和需求,为其推荐合适的就业岗位,实现有业可就、就近上岗。
点亮生活,让创业牵手就业
“创业之前,我因企业转制一直赋闲在家。后来,尧塘街道劳服所给我打电话,推荐我去参加创业培训,通过培训坚定了创业信心。”家住尧塘街道林丰村的陆永定告诉记者。“也就是在这期培训班上,不但有老师讲课,还发了如何创业的指导材料,让我萌生的创业想法有了实际的创业途径。”培训后,陆永定租赁了岸头芦滩上闲置的十几间厂房,办起了“五金弹簧厂”。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