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发挥法律顾问在基层法治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常州市金坛区司法局以“问”入手,整合资源,推进一村一法律顾问有为有效。
一是搭建平台,实现“有问可问”。积极搭建“微信群”“法律援助前置站”“法律诊所”三个平台。开通9组法律顾问微信群,群成员由村干部、企业负责人、村民等组成,法律顾问定期推送法律常识、法律小贴士、案例精讲等,针对群成员咨询第一时间解答,实现“线上+线下”服务;兼任村居法律援助联络员,为申请法律援助的群众办理材料初审、整理推送等服务,今年已协助区司法局完成初审工作60余份;以覆盖式“法律诊所”建设为契机,将村法律顾问纳入网格化工作体系,及时了解群众的基本法律需求,实现研判、分析、总结、研发一体化。
二是健全机制,杜绝“顾问不问”。建立健全“参会制”“互查互学”“双向评价”三项制度。在村规民约制订审查、重大事项决议中,法律顾问主动列席,依据各村实际,提出法律意见;每半年召集司法所开展“互查互学”工作交流会,通报法律顾问工作情况,分享经验,取长补短;实施“百分制”量化考核,对考核落后者发出“整改通知书”,实施双向选择,村居和法律顾问可根据自身需要和现实表现,定期调整挂钩对象。
三是创新服务,确保“问出效益”。推出“细化清单”“组团服务”“引导宣传”三项举措。细化驻村法律顾问责任事项清单,梳理农村法律顾问代理诉讼、参与调解、办理纠纷等21项清单条目,进一步细化工作要求;围绕土地承包、环境污染、农民权益维护等疑难重点,由相邻村的法律顾问组成律师团队提供组团式法律服务;集中为产业结构调整、规模化经营等现代农业发展建言献策,今年已为建昌村红香芋、黄金村稻米、茅麓村茶叶等农产品电商销售提出法律建议40余条,修订完善合同协议78次,切实实现了惠民富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