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笔者从全区旅游工作会议暨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动员大会上获悉:“十三五”期间,长荡湖旅游度假区将围绕生态环境、功能配套、发展空间等三方面,投入近100亿元用以夯实旅游发展基础。
围绕生态建设重点实施五个方面工作。一是开展网围整治。目前正抓紧对区域内最后一批1.76万亩的网围实施拆除,二是实施清淤工程。为增强长荡湖过水调蓄和水源保护功能,对长荡湖40平方公里的水域进行清淤,目前一期清淤正在进行之中。三是开展河道整治。清理长荡湖及出入湖河道内的废弃船只,并对出入湖河道进行整治,疏通河道,保证畅通,提升沿湖及湖区景观,目前已完成调查摸底工作。四是建设长荡湖国家湿地公园。规划总面积79.69平方公里长荡湖湿地公园,已被国家林业局列入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名单,现正全面进入设计和施工前期准备工作。五是打造沿湖景观。对主要出入道口、沿湖道路两侧5.2平方公里范围进行整体景观打造,目前已邀请4家国内知名的设计单位参与景观设计方案编制,7月份可完成方案评审。
围绕旅游功能设施配套重点实施三大工程。一是推进环湖道路建设。按照“一年一条路”工程进度要求,2017年将完成长荡湖大道建设任务,2018年完成长荡湖西路工程,2019年完成长荡湖北路建设任务。目前,长荡湖大道和长荡湖西路正在施工过程中,长荡湖北路正在进行施工图设计。二是推进支线道路建设。在环湖路外侧,结合旅游项目分期实施建设总长约30公里的15条支线道路。三是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十三五”期间将建设长荡湖国际会议中心,目前已经启动方案设计招标工作,年底完成方案评审。沿湖公交站点、停车场、厕所、码头等旅游配套设施,将与部分旅游项目同步实施。
为腾出发展空间,“十三五”期间,将重点实施了两大工程:一是实施退圩还湖工程。在沿湖地区歇耕土地约2.65万亩,并进行地形重塑,目前歇耕工作已基本完成。二是实施搬迁工程。围绕长荡湖核心范围,对零散的自然村庄和部分企业进行搬迁,具体涉及到3268户村民房屋和8家企业。在搬迁过程中,对具有传统乡村风貌的村庄进行规划策划,实行保护性开发理念,努力打造特色旅游村落,形成一批乡村休闲和度假产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