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已经有168个种粮大户和4个粮食加工龙头企业签订了优质水稻订单生产面积22572亩,差不多是全区水稻生产总面积的十分之一!”金坛区农林局农业科科长、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站长魏广彬博士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上个月30号我们组织的研讨,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一次研讨何以拿下订单生产近2.3万亩?
“粮食生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到了爬坡过坎的攻坚阶段!”金坛区农林局邓九胜局长分析说,受粮食市场价格的持续走低、粮食生产成本居高不下、自然灾害频发等不利因素影响,广大农民种粮难、卖粮难问题日益突出,种粮收入走低已是不争的事实,种粮意愿备受打击。一些外地种粮大户已经开溜,不少本地种粮大户也是硬扛着,等待转机。“指前标糯米是我们城市的一张名片,曾获巴拿马金奖。现在全区粮食加工企业需求量也很大。”邓九胜局长表示,“我和种植条线多次交流,今年要重点在这方面做文章、求突破!”
“我们幸运攀上高枝,可以说是酝酿已久!”魏广彬介绍说,多年来,金坛农林种植条线承担了南农大多项技术试验、示范,扎实的工作和显著的成效赢得了南农大的高度认可。去年9月,南农大农学院又主动伸出“橄榄枝”,把金坛农林局作为主要完成单位之一,申报了中央财政“稻麦生产新技术示范及推广模式创新项目”。几经磨合,以优质糯稻产加销为突破口,“农业高等院校+基层农技推广部门+龙头企业(合作社)订单生产+农资统一供应+种粮大户”的稻麦产业“五位一体全产业链”生产模式脱颖而出。金坛农林种植条线依托南农大农学院,制定镇糯19号机插清洁化高效生产技术规程,为优质糯稻栽培提供技术支撑;动员本土龙头企业带动种粮大户扩大订单生产;按订单生产面积,每亩给予物化补贴20元,农资公司统一供应,引导订单生产农户开展标准化生产。
“前段日子,魏博士带着我们‘五加二’、‘白加黑’地去傍‘大款’、访农户!”金坛区作栽站钟剑文也挺有成就感。他说的傍“大款”,就是需求粮食加工企业的支持。综合考虑企业意愿、加工能力、市场信誉、百姓口碑、经济实力等因素,江南制粉、丰登酒业和金秋稻米、国庆农业专业合作社成功入选。与此同时,种植条线负责人带队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给种粮大户解释方案、说明政策、广泛动员,赢得了绝大多数种粮大户的响应。
“农林局主动找我们,商谈农资统一供应的事情。”金坛区农资公司史洪方经理自信地表示,“我们有产品优势、渠道优势,关键是价格优势!”近年来,金坛全区的水稻测土配方专用肥都是由农资公司经政府招标采购统一供应的,高氮高钾低磷,不仅减少了磷投入量,而且有利于壮苗攻大穗。这也正是项目组指定的物化补贴专用肥。史经理还介绍说,农资公司正和农林部门合作,加快推进农药零差价配送,订单生产农户自然是优先服务的重点对象。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3月30日,南农大农学院和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领导和专家、金坛区种植条线和农资公司负责人、四家粮食加工企业负责人和来自全区的200多个种粮大户齐聚一堂,以“推进水稻产业化发展与清洁高效生产、构建金坛稻麦产业化订单模式”为主题,各抒己见、深入探讨、达成共识。
种粮大户王小林说:“这等于是给我们种粮大户吃‘定心丸’!技术有保障,产量不用愁,质量有保证。”他当场签了300亩订单生产合同。
沙湖农机合作社负责人戴祥华接过话茬:“这也是给我们种粮大户上了‘保险栓’!物化补贴免费领,农资价格很亲民,种出来的粮食还能按粳稻市场价,由企业加价10%全量收购,我算算一亩田地节本增效差不多有200元!”他更是当场签了450亩订单生产合同。
丰登酒业总经理王浩平也不亦乐乎:“其实对我们企业来说,也是一桩好事。好米酿好酒。以前我们常为优质粮源犯愁,常常要到外地调运。这下好了,优质粮源不用愁,还省下一笔不小的运输费用!”
……
稻麦产业“五位一体全产业链”生产模式是大讨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大走访关注民生的结果,农技推广创新了路径,农资供应优化了服务,农民、农企从中得到了实惠,这是作风大转变的具体体现,更是实干为民的有效举措。一次研讨拿下订单生产近2.3万亩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