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常州市金坛区司法局邀请人大代表、群众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参观体验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并以圆桌座谈和发放司法行政工作情况评议表的形式,收集“两表两员”的意见和建议。梳理归纳后,总结为三方面。
一是普法宣传工作精聚焦。群众代表中居委会主任提议发挥热点案例、热点时事的发散性作用,以此作为普法媒介,吸引群众的评论和关注。利用现今新媒体的影响力,将丰富、多元、适口的普法产品也搬到网上和手机上,可以实现网上网下、线上线下普法的全覆盖。人社和总工会代表提出针对不同群体的学法需求,尽量分类确定法宣产品的内容形式,尤其是结合当地重抓经济建设、城区改造工作带来农民工增多、引进企业增多的实际,探索超市供给式、菜单式的法律服务,推动普法宣传与群众需求有效对接。
二是律师权益保障强联动。人大代表中律师建议该局发挥协调员的作用,构建法官和律师、检察官和律师阳光交流平台,促进司法人员和律师平等相待、良性互动。开展联合清理整顿,针对全区存在的少量非法法律服务机构和人员采取更为严厉的方式进行教育疏导、打击取缔,为律师创造优良的执业环境。保障律师“发声权”,定期采取召开座谈会、设置意见箱、发放征求意见函、公布投诉电话、网上意见留言等形式,就律师的执业权利保障,广泛听取律师意见和想法。
三是公共法律服务落实效。人民监督员提出,“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要更接地气,落到实处,选聘的律师和法律服务工作者尽量在了解农村工作的基础上,有责任心的投入为民众解决法律问题。建议驻村律师除固定“坐班”,等待村里群众上门或来电咨询外,需主动与村委会及群众沟通交流,与村干部共同形成合力推动公共法律服务的扎根与覆盖。同时重视考核,对“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其考评不仅应来自官方,也应来自民间,邀请群众对这项工作进行考评,再引入专业的中立第三方,针对服务效果进行评估,使这个制度能“名存实更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