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常州市金坛区人民政府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动态 > 部门信息 > 内容
区发改委走村入户访民情 做好百姓“通信员”
发布时间:2017-03-27 浏览次数: 【打印】 【字体:

    3月25日下午,区发改委前往挂钩联系点朱林镇西岗村开展大走访活动。此次走访由委主任郭小剑、副主任曹志荣、孟明刚分别带队走村入户,体察民情、倾听诉求、收集建议,做好群众的“通信员”与“服务员”。
    发改委一行首先来到西岗村村民委员会了解西岗村目前发展情况与面临困难。
    从朱林镇党委委员、西岗村书记梅家乐口中得知,西岗村自2007、2013年两轮规划调整后,形成了目前10.8平方公里的区域面积,有33个自然村、17个大规模村民小组(按老村民小组划分有53个),总户数达到1651户,有5800余人口。产业结构以传统农业为主,有零散养殖业、种植业,属于茅山老区。目前全村有204个党员。2016年集体收入125万元,经营性收入33万元。2016年底统计村集体固定资产有380万元,以房屋、土地为主。
    目前主要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党建、经济发展、村级公共服务、社会治理、就业创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六方面问题。
    党建方面,一是老年党员和流动党员偏多。65周岁以上党员占党员总数的60%以上;而挂靠组织关系的学生党员、外出打工党员比例也十分大。二是正常组织生活不正常。由于老年党员和流动党员偏多,在召开党员大会时往往人到不齐、赶不上、不方便,导致党组织生活无法正常开展。三是管理和教育较差。
    经济发展方面,由于西岗村是一个贫困村,自主经营收入不高,自我造血功能差,如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个问题。
    公共服务方面,缺少村集体的公共服务平台,村委会功能较落后,不符合现在的服务标准与要求。而村委会无论对内对外都是一块吸铁石,吸引人气和资源,进而带动村级经济发展,更好为村委服务,是需要解决的当务之急。2016年3月,1200平方米的全功能村委会建设已经通过发改立项,但是国土批复未能跟上。目前需要建成新村委会需要200万资金,也希望上级部门能够在政策、资源、资金上给予支持与帮助。
    社会治理方面,集镇村外来人口较多,导致一些人民内部矛盾,也是需要破解的难题。
    就业创业当面,由于地偏路差,项目不多,村级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岗位不多,产能无法扩大,无法带动就业;年轻人外出打工,留下老弱妇孺,百姓创业积极性不高。
    基础设施方面,老集镇基础设施存在问题,医疗、供水、供电、道路硬化,都无法满足现在生产生活需要;农业设施、水利设施急需改进。
    有20年村委书记工作履历的西岗村第一书记许建奎补充道,西岗村现在主要需要解决一件难事和两件想做的事。
    “一件难事”是村级增收难,进而带来了民生实事难、群众工作难、党员管理难、调动村干部积极性难等一系列问题。
    “两件想做的事”具体是,一是想得到政策支持,带动村级增收;二是想要量力而行办实事,现在西岗村水产养殖规模大、特色明显,希望通过对水产扶持给村民争取服务性收入。

 

    随后,委主任郭小剑、副主任曹志荣、孟明刚分别带队走访村民。
    李康是西岗村经济合作社社长,家庭年收入23万。在自己家庭达到小康的同时,他也希望带动村民共同致富。他觉得现在金坛城乡贫富差距比例较大,房价较高,农村居民幸福感提升的同时,城区居民幸福感在下降;希望在农村提高医保收费,同时提高报销比例,和社会保障比例;要加大派出所出警力度;对外来人口和人员要管教,确保社会的稳定。
    三口之家的陆肖辉是一个双职工家庭,年收入十万元左右,原来是西岗村的劳动协管员,因为工作出色,现在纳入了村干部管理。他提出,就近的医疗点设施迫在眉睫;24小时监控设备的设立势在必行;全民参保的政策需要实实在在的落实。
    原来在西岗担任妇女主任的张红玲现在已经退休,和老伴经营一家服饰店,年收入7.5万左右。现在她儿子一家已经进城,在城管有稳定的事业单位工作,家庭美满,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因为孙女年龄小,需要接送,而在城里上班的儿子媳妇工作单位要求严,没有托管,有的时候老两口要城里乡下两头跑,有一种辛苦的甜蜜。对生活满意度很高的她,考虑更多的还是跟普通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事——老集镇街道硬化加上运输车来来往往,路面情况很糟糕,希望进行老集镇街道改造;现在的村办工业企业较少,经济较薄弱,希望能招引到较好的项目入驻,带动村民增收。
    诚信鞋业的吴卓眉一个人经营着鞋店,家人都在各地打工,年收入5万左右。小店经营税免费少,也能养家糊口。她认为街道需要进行改治,现在路灯亮到12点就熄灭了,对她这样的店主来说很不方便,希望能延长路灯的时长。
    王照龙经营照龙皮鞋服装店已经快三十年,儿子现在在杭州有房有工作,是个幸福感很强的个体经营户。他对现在的镇村发展十分满意,觉得西岗是个水青风淡人好的宝地,这些年,共产党、政府都是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做了实事,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然而,作为一个老西岗人,也有一些对西岗发展的遗憾。他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关心他热爱的这片西岗土地,不要因为区划调整被人遗忘;节假日的时候也要保持公路沿线的管理,确保交通顺畅。
    73岁的老崔现在已经是四世同堂的“太公”了,鹤发童颜的他和老伴还在经营老崔理发,经营的收入够他俩生活。老崔是个退伍老兵,虽然没有养老金,但是对老兵补贴的几百元也很满意。老崔和妻子也是热心人,2016年的大洪涝淹没老街一公尺,如今他俩成了老街义务的“防洪通讯员”,排涝系统一旦接近临界点,老两口就会主动打电话给村委会,他们现在就希望在汛期来临前做好防洪工作。
    开着海尔专卖店的张冬生,现在已经是有一对“好”孙儿的爷爷。他关心的是卫生医疗问题,西岗卫生院被拆之后,西岗只剩几个乡村医生,看病需要去朱林或者进城,十分不方便,希望能在西岗设立医疗点。
    目前我委正在对收集到的问题建议进行梳理,并将尽全力帮助基层解决一批问题,做好群众的“通信员”与“服务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