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常州日报头版头条《我们需要这样的服务——大走访中听到的声音(1)》中报道,金坛区指前镇村民王海顺是远近闻名的养殖大王,他反映不少本地村民不愿学习先进养殖经验,导致年年养、年年亏。他建议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对养殖户的培训力度,通过科学养殖顺利致富。我局党委获悉后,连日来组织局领导班子成员广泛征求分管条线、乡镇农服站和各类新型经营主体的意见和建议,在深刻剖析原因、凝聚各方智慧的基础上,达成共识、对症下药,力争通过“两转两调两带”,切实提高农民培训效果。
“两转”:一是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坚持问题导向,深刻检视内因,摒弃任务意识,提高实际效用。农民培训不仅仅盯着指标、任务,对参加过相应培训,明显达不到效果的,突出重点对象和实际需求,及时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提升,让培训技能真正“用得上”、“ 用得好”。二是加快转变培训方式。根据节气和农事安排,安排好年度计划,把握好“提前量”,及时更新“金蟹宝”、“南农易农”、“农技耘”APP移动终端内容,让农民时刻享受“指尖上的培训”。 农民培训不装“门面”、不搞“摆设”。
“两调”:一是全力调优培训菜单。通过大走访“搭天线、接地气”,把农民培训需要技术、喜欢什么方式摸清楚,调整优化培训菜单。根据各镇、街道产业发展的差异和农民实际需求,“缺什么补什么、急需什么培训什么”,变“上大课”、“满堂灌”为“因需施教”、“灵活施教”。二是着力调整培育重点。对“经验主义”、不愿参加培训,增收致富能力又不强的种养大户,纳入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示范户重点培育对象,通过专家、技术指导员送培训到田头塘口,和种养能手“结对子”等办法,用实实在在的效果使农民培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两带”:一是大力增强基地带动作用。充分发挥长荡湖生态观光渔业科技示范园、金坛稻麦科技示范中心、江南农耕园等市级以上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全区15个实训基地的良种良法优势,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富,让农民一看就服、一学就会、一用就灵。二是大力增强龙头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市场竞争优势,鼓励和支持种子公司、江南制粉、永强水产、三德利牧业等一批带动当地农业支柱产业发展的重点农企,稳步订单生产面积,加快良种良法推广应用和按标生产全面普及,实现产品增值溢价,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