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达、工业发展迅速一直是江苏的标签,然而时至今日污染问题已经凸显,2016年12月江苏省出台 《“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工作方案》针对江苏污染问题进行一次彻底的整治。
政府相关部门,应做好“绿色的管理者”。污染的潘多拉盒子,是我们亲手打开的;要想遏制、消减它,同样需要我们自己来实现。作为公共环境的管理者,是真治还是假治,是坚决整治还是消极应对,是“等风”、“等雨”、“等投资”还是拿出实实在在的“断腕”行动,在产业结构升级和能源结构调整上争取实质性进展,决心和态度很关键。朱林镇今年要按照严格的《“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工作方案》进行对照治理,管理者应首先驱散观念上的“污染”,思考如何从政策、将治污落到实处,落实到每一家企业、每个行政村、每一条河道、将污染的严重性传达到每位公民,使其重视到污染的严重性以身作则。
企业要做“绿色的生产者”。企业是要立足于社会的,与社会有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联;企业经营者不仅仅是自然人还是社会人,也要恪守其责,因为污染之下谁都无法独善其身。企业要有社会责任感,遵纪守法,积极控污减排。产品绿色、技术环保、生产低碳,在绿色经营的基础上生产、获利,应该成为企业的自觉追求。只有这样,才做得长久,才能既有益于社会也有益于自己。结合朱林镇现有企业的情况,2017年环保站将针对有污染的企业有的放矢的开展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污染固然困难重重,然而“办法总比困难多”,就看管理者有无壮士断腕的决心,有无铁腕治理的举措。只要撸起袖子加油干,“环保猫”才能真正抓住“污染鼠”,蓝天白云才是真正可期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