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半年,区政务办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两个加快推进落实年”工作要求,推进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一办四中心”政务服务体系建设,不断优化服务环境,努力打造“一流的服务、一流的效能、一流的形象”政务服务平台。
截至6月底,政务服务中心共办理各类行政审批服务事项47.22万件,同比增长53.72%。其中即办件41.53万件,占87.95%,同比增长53.48%。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共完成交易总数405项,交易总额118.54亿元,其中:政府采购类交易数142批次,交易金额1.65亿元,节约资金0.29亿元;工程建设类项目157项,交易金额26.86亿元,节约资金3.59亿元;挂牌出让成交各类用地96宗,成交金额90.02亿元;农村产权交易项目10项,交易金额0.0084亿元。公共服务中心受理各类诉求共计22480件,向部门派发任务单5773件,办结5617件,办结率为97.3%,满意率99.66%。现总结如下:
一、2017年上半年主要工作
根据上级政府要求,我办围绕“放管服”改革部署和要求,围绕五大改革、二十项目标任务,进一步理清各项清单,削减事项,压缩时限,努力提升服务效能。
(一)强化政务服务中心职能,改革行政审批制度
1.调整审批事项。主动对接不动产登记交易中心,梳理该部门进驻事项。现梳理出不动产事项13大类58个小项,部分事项审批手续进一步简化。截止目前,全区37个职能部门共有440个审批服务事项(许可161个,管服190个,上报件89个)。
2.开展项目跟踪服务。为加快项目进程,我办党政领导人人与项目挂钩,凡是列入区重点范畴的项目全部责任到人,主动深入跟进,实施零距离服务。目前,已上门服务江苏儒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金城镇江苏保华置业管理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受到一致好评。
3.推行项目全程代办制。我办制定了全程代办工作意见和镇(区)审批代办工作考核管理办法,及时掌握项目审批进展情况。2017年,我办响应主要领导推广“全程代办”的要求和指示,安排了专门区域用于代办员集中办公,定期汇总项目进度,绘制审批进度表,实施“挂图作战”。
4.群策群力推动放管服。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审改工作,5月4日,我区召开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三网”建设改造工作会议,区领导沈东、陶伟参加会议并讲话。会后,我办联合相关部门和单位,加快推进电子政务外网、政府网站群、政务服务一张网建设改造工作,梳理“一张网”权力库项目、“不见面”和“见一次面”等事项清单。
(二)搭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改革交易方式
1.推动机构建设。我办在结合考察调研、部门建议的基础上,拟定了平台建设实施方案上报区政府,3月5日区政府办下发实施方案。3月20日,按照区领导布置的时间节点,涉及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土地使用权出让、政府采购和农村产权交易四块公共资源交易业务的操作和监管人员,以物理组合方式进驻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2.实现平稳运行。目前,四类公共资源交易项目全部进场交易,交易使用场地由我办统一安排。为有效监督公共资源交易行为,我办十分重视信息化建设,先后投入数十万元,建立了电子全程监控系统,开标室、评标室均有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控,为监管部门的后序监管提供完整的历史数据。平台组建以来,各项交易工作平稳运行,得到了区委区政府的充分肯定。
3.推进人才培养。为确保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从物理组合向化学组合实现平稳过渡,我办结合“三大一实干”活动积极开展驻点调研活动,精心挑选10名学习能力较强、基本素质过硬的同志,通过一人双岗模式深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各业务科室,进行为期三个月的驻点调研学习,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共同筑牢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人才储备基础。
4.开展课题调研。随着公共资源交易专业人员的进驻,我办从专业运行、阳光运行、网上运行三方面开展课题调研,确保交易行为规范有序。针对目前仅14名专业技术人员现状,我办努力发掘产权交易、水利、交通领域方面的专业人才。结合省市要求,加快研究开发公共资源交易对外服务平台和电子交易系统,为实施电子化交易和监管创造条件。
(三)推进“三网”建设,改革电子政务体制机制
1.电子政务外网改造。根据省、市要求,对院外单位的网络现状进行摸查及方案修改,V8版方案已得到常州市认可,并作为其他兄弟区网络改造的样板。方案共分为三大块,一是全网安全保障升级,二是院内用户业务分离改造,三是院外用户的网络改造与业务分离。网络改造预算总投入约438万元,6月7日按照单一来源方式完成采购,最终成交价358万元。
2.网站群集约化建设。根据中央、省、市相关文件和工作会议要求,我区党政群机关及相关下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政务网站,一律不得单独建设,必须整合纳入区政府网站群统一管理。截至目前,政务办根据43家政府部门、镇区街道反馈的需求,编制完成项目建设方案及项目招标文件,采购方式为公开招标。目前,37家单位已在本单位网站发布网站关停公告。
3.政务服务“一张网”建设。一是“列清单”,加快梳理政务服务清单。梳理完成在线办事政务服务事项清单,组织梳理便民服务及行政代理类事项清单,配合区编办(审改办)完成第一批“不见面”和“见一次面”的政务服务事项清单。根据省政务办对“一张网”建设的要求,与省统一身份认证系统进行对接,现已实现政务服务事项85%以上的在线率。二是“快对接”,改造整合政务服务流程。制定了平台与各级部门系统对接的方案,现已实现各部门自建系统与政务服务“一张网”对接,完成了与邮政EMS系统的对接。三是“多宣传”,加大政务服务平台推广使用。截止6月5日,我区已完成APP下载量10832、用户注册量3257、实名认证量1001。
(四)整合热线号码,改革公共服务中心体制机制
1.整合热线客服号码。我办结合省“把12345作为统一的政府服务电话号码、整合部门服务热线”要求,稳步推进部门热线整合工作,提升热线集中受理功能。目前,全区公务用车、行政执法车辆上,监督号码已统一使用“12345”,“12345”热线成为群众与参与社会管理和监督、促进部门依法高效履职的好记、高效的热线。
2.提升办件质量。各承办单位明确专人办理,各镇区、街道将热线办理网络延伸到村委、社区等下属机构,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全方位联动工作网络。上半年,热线就道路破损、线杆倾斜、噪音扰民、违章搭建等问题,会同新闻媒体单位开展多次现场联合督办,有效促进了疑难问题的协调解决。
3.拓展收件渠道。“12345”热线坚持推进热线整合工作,在“12345”热线处理系统具备比较完善的电话录音、登记、分类、统计、网上交办等功能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热线整合的有效途径,加快形成一个号码服务群众的新格局。
4.提升“12345”美誉度。在“三大一实干”活动中,我区将印有12345热线号码的联系卡发放给广大群众,切实发挥热线联系群众和区委、区政府的桥梁纽带作用。与新闻媒体深度合作,在第一时间开播连线12345专栏,提升热线知晓度和美誉度。
(五)加强党建工作,推动政务服务工作持续创新争优
1.以党建带群团,提升队伍凝聚力。随着地税、不动产等整建制进驻,中心部门和人员增至384人,党员人数增加16名。为有效提升队伍凝聚力,我办工青妇在党工委的大力支持下,联合开展首届“职工文化艺术周”活动,组建书画、马拉松、篮球等兴趣小组,积极参加茅山马拉松、区级机关篮球联赛等活动,充分展示我办的蓬勃朝气和团队凝聚力。
2.以活动为载体,加强职干思想政治建设。持续开展以“金坛发展我担当大讨论、四访四求大走访、有激情重责任敢担当守规矩大转变、实干为民”为内容的“三大一实干”主题活动,主动深入基层、走近群众、倾听民意、汇聚民智、解决民忧。开展“服务走在前,效能大提升”主题活动, 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升服务效能;积极参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全体机关工作人员积极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开展责任路段和责任小区的交通秩序整治、环境整治、设施维护等工作,提升全区文明城市建设水平。
3.加强警示教育,增强拒腐防变能力。我办及时召开党风廉政建设推进工作会,深入学习贯彻上级纪委全会精神,明确2017年政务办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严格履行党风廉政“一岗双责”制,推进落实“两个责任”。先后组织青年党员干部走进看守所,听违法犯罪羁押人员以身说法,观看警示教育片《打铁还需自身硬》,帮助党员干部增强拒腐防变能力。
4.完善规章制度,用制度管钱、管人、管事。进一步优化考核办法,科学规划完善本单位高效履职细则,将全办行政工作与区部门(镇区)考核挂钩,作为年度考评优秀的依据。坚定执行评先评优、大宗物品采购、重大资金支出等工作实施“三重一大”、“四不直接分管”民主制度,民主决策,公开透明。
总结半年来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照群众的期盼、对照发展的需要、对照上级的要求,仍然存在不少难点和问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解决:一是行政审批服务“三集中、三到位”还需进一步推进;二是网上并联审批亟待加强;三是12345热线工作机制尚不完善;四是“一办四中心”机构编制方案尚未批复。需要今后一段时间加以协调推动。
二、2017年下半年工作计划
下半年,我们将在上半年的基础上,继续深化各项改革,加快“一办四中心”建设,推进各项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一)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一是加强“三集中、三到位”,与国土局进一步商讨国土政务服务事项进驻。二是加快推行“多图联审”,以区住建委审图中心为基础,成立区多图联审中心。制定出台施工图联合审查实施意见,实行“一桌会审、多方协商、统一意见”工作机制,大幅压缩审图时间。
(二)规范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一是突出建章立制。加紧建立健全公共资源交易相关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制定各项管理考核办法。二是突出信息化平台建设,依托现有平台基础,推进各类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化、网络化,并逐步与省、市公共资源交易系统互联互通。三是突出监督监管体系建设,探索建立区政务办综合管理、行业主管部门行政监督、纪检部门行政监察、社会监督的四位一体监管体系,确保各项工作在制度的约束和规范下科学有序运转。
(三)深化电子政务中心建设。一是全力推进“三网”建设改造工作,统一对接“一张网”平台,加快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进程;推进电子政务外网改造,实现办公网络和互联网的有机分离;有序推进网站群集约化建设,10月底前完成建设目标,提交试运行。二是制定出台电子政务三年规划行动方案,明确电子政务未来发展方向。三是做好云数据计算中心前期准备工作,为“一办四中心”发展运行提供技术保障。
(四)提升12345热线知晓率和满意度。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各种渠道和平台,宣传推广好12345经验做法,扩大热线影响力。二是加大督办考核力度。加强上门督办、领导批办,完善“日督办、月通报”制度,引导承办单位自我联办,有效减少推诿扯皮现象。三是加大工作创新力度。结合常州市热线工作总体规划,整合部门热线,提升集中受理功能。强化舆情动态综合分析,加强对市民投诉问题的总结、归纳和分析,及时向区委区政府领导上报社情民意,提升自身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