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上午9时许,泰州靖江市开发区江苏德桥仓储有限公司一交换泵房发生火灾事故,造成重大社会影响。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领导重要指示批示要求和《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加强“五一”节日期间和汛期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安委办明电〔2016〕6号)、《省政府办公厅关于立即开展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大检查切实做好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苏政传发〔2016〕99号)精神,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现就立即开展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大检查,切实做好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紧急通知如下:
一、吸取教训,立即部署开展全区安全生产大检查
各镇区(街道)、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以危险化学品和易燃易爆物品为重点,以“零泄漏、零火灾、零爆炸、零死亡、零事故”为目标,迅速制定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方案,立即部署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检查要覆盖所有化工企业,要对危险化学品和易燃易爆物品在生产、经营(带仓储)、使用、运输等方面的事故隐患进行全面排查,把石油化工企业、化学品罐区和易燃易爆物品场所作为重点,突出对涉及“两重点一重大”装置设施的自动化改造、设计缺陷、特殊作业安全管理等环节进行检查。督促企业对储存规模大、易燃易爆品种多、位于人口密集区周边的仓库、罐区,组织定量评估,采取措施降低安全风险;对自动化改造不到位、设计不符合规范要求的装置设施要推动改造升级,提高风险防范水平,督促企业建立完善事故隐患自查自改自报机制,落实班组岗位隐患排查制度,形成事故隐患闭环管理。安监、交通、市场监管、消防等部门要认真组织专项督查,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对于存在重大隐患的单位,要采取坚决有效措施,整改到位,严防隐患整治不力酿成事故。
二、坚守红线,切实加强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组织领导
“五一”小长假将至,高温汛期即将来临,安全生产进入风险突发期和事故易发期。各镇区(街道)、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坚守“发展绝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条红线,切实加强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要按照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要求,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督促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树立强烈的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切实身体力行,抓好当前各自分管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排查整治隐患,推动责任落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要督促企业把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和每个员工,确保安全责任全覆盖。各企业要认真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格遵守和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技术标准,依法依规加强安全生产,做到安全生产责任“五落实五到位”,确保全区安全生产形势平稳。
三、举一反三,深入开展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
各镇区(街道)、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针对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特点,认真制定专项整治方案并加以组织实施,切实加强安全生产检查巡查,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力度。集中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整治,突出硝酸铵、硝化棉、氰化钠安全整治。要深入持久开展化工企业特殊作业专项整治,切实落实检维修和开停车环节的安全措施。道路(水上)交通等管理部门要加大源头管控和路面(水上)巡查力度,严厉查处无证驾驶、超速超载、酒后(疲劳)驾驶等严重违法行为,坚决防止道路(水上)交通群死群伤事故发生。建筑、水利、交通等管理部门要加强露天施工以及供水、排水、燃气等市政公用设施工程等重点项目的安全监管,加强对深基坑、高支模、脚手架、起重机械、高边坡以及房屋拆迁等施工部位和环节的隐患排查治理,对易受强风、暴雨等影响的工地、临时宿舍和大型设备,建设单位要提前采取防护措施。公安消防部门要联合相关部门,针对气温升高、火灾易发的特点,集中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检查,加强对危化品储存场所、“三合一”和“多合一”场所、高层建筑和地下空间、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出租屋等重点场所的消防安全监管,及时消除各类火灾隐患。旅游管理部门要强化景区景点、旅游项目和设施的安全监管,全面排查整治旅游交通运载工具、大型游乐设施等高风险环节的安全隐患,确保万无一失。商务管理部门要加强商场、市场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管理工作,协同有关部门开展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确保安全。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民爆器材、特种设备等行业领域管理部门要结合各自特点,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针对性措施,加强监督管理,坚决防范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四、强化管理,不断提升突发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各镇区(街道)、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应急管理制度和应急处置预案,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严格执行24小时专人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要密切关注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和雨情、水情、汛情等情况,根据有关部门发布的预警信息,督促指导有关单位提早做好台风、强降雨等自然灾害引发的各类生产安全事故防范应对工作。要健全应急协调机制,畅通信息报送渠道,遇到突发事件或重要紧急情况要立即请示报告,负责同志要第一时间赶赴现场,靠前指挥,指导险情控制、医疗救护、事故调查、善后处理、舆论引导等工作。要强化应急处置力量准备,加强交通组织和社会动员管理,提高抢险救灾工作效率,确保遇有突发事故,信息畅通、指挥得当、协同有力、处置到位,切实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
常州市金坛区安全生产委员会
2016年4月2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