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区“加快项目引进、加快项目建设”的攻坚之年。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加快发展主题,全力打造“一城一区一山一水”四大板块,较好地推进了各项工作,为“十三五”城乡规划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一部分 2016年上半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统一思想认识,落实“两个加快”工作
(一)传达精神、统一思想
1.传达区委区政府精神。我局第一时间召开推进会,传达区委区政府《关于2016年度全区“两个加快”目标管理考核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理清当前规划工作思路,部署下阶段重点工作任务,将思想统一到“两个加快”工作上来。
2.进行“两个加快”目标任务分解。出台《区规划局关于下发2016年度加快项目引进、加快项目建设目标任务分解》,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明确工作任务,促进我局加快项目引进、加快项目建设工作。
(二)落实责任、发挥作用
1.深化园区规划研究,提高园区竞争力。优化开发区用地布局,完善华科园城市设计。,在原先基础上结合土地利用及城乡规划管理新要求,优化各版块、各镇工业园区总体布局,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
2.优化“一站式”服务机制。“一站式”服务实行以来,窗口负责“一条龙”包办,除特殊情况外办理相关事项,只需盖规划行政审批专用章。此外,通过整合部门职能,完善咨询服务体系,实现了“客户——窗口”的直接对话。通过优化“一站式”服务,缩短了审批时效,增强了服务的灵活性,从而加快项目的落地投产。
3.全面开展区规划局“强责任、勇担当”主题活动。围绕“一看二写三讲四做”开展“强责任、勇担当”主题活动,组织工作人员参观我区各版块、各镇工业集中区、重点建设项目,参观学习周边地区城市发展情况,同时撰写心得,交流感想。通过开阔视野,提升水平,推动规划工作再上新台阶,为“两个加快”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二、强化发展引领,提质规划编研
(一)注重规划编制扩面提质
1.从“四个方面”谋定2016年度重点规划编制计划清单。经过多轮内部讨论、部门沟通、专家咨询,报请区政府批准后最终从进一步提升城区首位度,优品质,塑特色;进一步提高园区竞争力,优载体,促集约;进一步培育茅山吸引力,优环境,提品位;进一步谋定长荡湖发展,优定位,强基础四个方面确定了《2016年度金坛区重点规划编制计划清单》。我区本年度重点规划编研项目共32项,其中由我局牵头组织的编研项目共有12项,包括3 个续编项目和9个新编项目。
2.组织推进各项规划编研项目。一是在各镇产城融合规划基本完成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各镇总体规划方案;二是在深化完善长荡湖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的同时,指导并开展了市政专项规划、核心区城市设计的编制工作;三是跟踪对接沿江城际铁路和镇宣(连淮扬镇南延)城际铁路(金坛段)的选址及站点方案研究;四是在老城更新、停车指标研究等专题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老城区各类土地使用的控制与引导要求,继续推进老城区更新规划;五是为加快配套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改善城市市容面貌,提升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编制完成了2016年“931”综合整治规划。
(二)加强规划编研服务作用
1.编制局部地区控规、为项目落地提供规划保障。目前已完成小地块控规9宗地,在编完善程序的14宗地。其中茅山北部地块控规已基本成形,局部特定地区的控规依据项目策划完成小地块控规法定流程,从而依法加快项目建设的步伐。
2.开展重大项目选址工作。为保证项目建设尽早落地,完成我区垃圾焚烧和动物无害化等处理项目的选址、“三老中心”的选址、文化大厦、传媒大厦、体育中心等“三大中心”的选址、大学常州校区的选址、金坛城市实际开发边界方案等项目。
3.出具规划条件。截至目前,共出具工业规划条件31宗地,经营性规划条件12宗地,融资规划条件155宗地。包括碧桂园二期、老政府地块、中景博道等区重点项目的规划条件的出具。
三、整合各方资源,优化管理服务
(一)完善制度建设
一是为强化内部管理,理顺工作流程,讨论研究《关于执行公车改革政策相关问题的实施意见》和《规划局关于项目引进工作流程》等;二是组织召开各层次规划审议会议。根据规划分级审议制度,认真组织召开各层次规划审议会议。今年上半年共组织召开4次规划评审委员会和18次局规划审查例会。
(二)强化规划管理
加强“一书三证”、规划总平图、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的审核、审查工作,截至目前,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51份;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56份,总规划用地面积约162万平方米;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93份(不含临时),累计建筑面积约144万平方米;严格执行批后监管,截至目前规划验线34项,竣工核实37项(其中市政基础设施竣工验收7项),核实面积约56万平方米,规划论证5项。
(三)提供测绘保障
上半年共完成28.1公里拟新建道路的中桩放样、纵横断面测量,总长13.6公里新建道路的竣工测量,总长284公里地下管线竣工测量,65个项目159栋建筑的放样测量,经营性项目59栋建筑的规划监督测量,56个项目213万平方米(占地面积)的竣工测量,54个工业项目51万平方米的房产测绘,建筑面积24.9万平方米的面积测绘以及其它规划测量、工程测量等工作。
(四)规范档案管理
截至目前,共整理2015年档案1602件,上半年做好档案的收集、整理、查阅工作,编页、折叠装订、扫描、打印归档目录、输入电脑再上架。扫描档案施工图纸330张、扫描文字材料1207张、折叠施工图纸1224张。查档138人次,利用档案354件,将2015年所有规划档案整理上架并输入电脑,扫描2015年的业务审批单,同时将2015年和2016年业务科室移交的档案同步进行整理。并且做好各类档案分别向金坛区档案馆和金坛区城建档案馆移交的前期准备工作。
四、 加力信息化建设,增强规划基础
(一)加强信息化建设
1.完善规范制度,加强网络信息安全建设。一是认真做好网络与信息日常管理和自查工作,确保计算机硬件安全;二是进一步规范系统修改程序,严格把控系统流程,确保系统稳定运行;三是启动信息系统风险安全评估工作,从硬件管理、网络安全、系统应用三个方面,对全局各类硬件设备、网络设备及应用系统进行全面检查,目前已做好此项工作招标的前期准备,预计7月份开始此项工作。
2.加强应用系统运维管理,充分发挥技术保障作用。一方面认真做好局服务器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确保系统稳定运行,确保关键数据安全,另一方面认真做好“双公示”服务工作,在局网站上开设了“双公示”专栏,确保“双公示”工作的顺利进行。
3.继续加强数据建设,丰富数据库内容。数据是系统的灵魂和基础,今年以来完成了开发区总规、茅山度假区总规、滨湖新控规及部分小地块控规数据的入库,进一步丰富了我局数据库的内容,为我区规划审批、规划编制等提供了数据支撑。此外还配合省住建厅及时完成镇村布局规划的入库工作。
(二)强化基础测绘
1.完善园区测绘服务责任人机制,优先保障园区项目测绘服务。针对园区测绘服务责任人工作机制运转两年来出现的一些问题,今年上半年,经客观分析各园区建设情况、梳理机制中存在的不足,综合考虑设备、人员素质和能力等各方面因素,实时进行了调整,进一步强化了园区责任人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同时,提高了园区项目服务时限要求,放样测量原则上当天完成,预约、收件过晚则隔日完成;竣工测量不超过3个工作日完成,遇特殊要求的项目则加班加点满足项目建设要求,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
2.进一步修改、完善了测绘成果质量、成果标准等管理制度。重点强化了过程质量控制以及成果检查、校核和审核的相关制度,基本实现了管理制度化、作业流程模块化、成果标准化。
3.地下管线补查、补测工作有序开展。上半年组织开展了供电、路灯、排水、供水、燃气等地下管线的补查、补测,部分项目正在野外采集数据。同时,加强与管线权属单位的沟通,建立了港华燃气公司的高、中压管道、供电公司35KV以上管线建设同步跟踪测量、10KV管线工程、排水处、自来水公司新建管线的定期测量更新机制。
五、加强自身建设,改进机关作风
围绕党建工作要点,以班子建设为重点,层层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统筹抓好党风廉政、干部队伍、精神文明各项建设,不断转变工作作风。
1.扎实开展中央、省委巡视整改工作。以强化督查为抓手,坚持上下联动、开门整改,对反馈意见中涉及规划工作的问题进行销号式管理,通过统一思想认识、边整边改、立行立改,确保整改工作落到实处。
2.进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加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组织领导和部署推进,活动开展以来共举行一次专题党课、一次党组专题学习、两次党员集中学习,并组织手抄党章和撰写心得体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
3.狠抓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工作责任制,签订责任书,进一步强化了各科室“两个责任”履职意识。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不断深化行政权力监督内控,强化党风廉政工作监督检查,反腐倡廉取得实效。
4.深入推进队伍建设和文化建设。精心组织工作人员培训工作,进行干部谈心谈话,优化全局人力资源配置,同时,春季运动会精彩纷呈、青年团员活动形式多样、扶贫帮困工程富有成效、读书交流活动继续推行,规划队伍的工作水平和整体活力显著提升。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城乡规划工作仍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一些规划编研项目的进度慢于原先计划。由于规划编研项目采购程序日益要求正规,而采购周期较长,导致一些项目开展较晚,对今年目标任务的按期完成会有一定的影响。
二是技术型人才缺乏。我局规划编研方面的人员队伍比较年轻,干部断层现象严重,还需在工作中加强技术的磨炼、经验的积累,提高工作能力与效率。
第二部分 2016年下半年工作思路与重点举措
当前,全区上下“项目引进持续突破,项目建设持续发力”的氛围相当浓厚,在规划引领下,要发展、快发展的意愿十分明显,我局将有条不紊开展下半年工作,为实现“十三五”城乡规划工作新跨越夯实新基础,打开新局面。
一、创新服务水平,持续推进“两个加快”工作
1.进一步深化园区规划研究。在开发区、各镇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继续深化开发区控制规、各镇城市设计及控规的研究与编制,以进一步优化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标准厂房等的布局与建设,同时完善邻里中心等生活配套设施体系,保障资源集约利用,发挥规划龙头作用,为“两个加快”提供指引。
2.优质服务再创新。建立健全相关机制,持续优化“一站式”服务,不断提高服务质量。针对项目引进、项目建设的实际需要,继续创新服务,注重特色的挖掘与提炼,增强成果的宣传力与感染力,为项目引进和项目建设提供保障、支撑与服务。
二、加强规划编研,打响“十三五”规划编研攻坚战
1.启动金坛空间发展规划。深化完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启动金坛空间发展规划,以切实推进我区城市发展模式转型和产业优化升级,从而积极应对规划编制审批权上移和规划督查全覆盖,统筹安排有限的土地资源,实现区委区政府的“两个加快”和“1281”的经济目标。
2.推进各镇总体规划的完善,启动各镇区控规及城市设计的编制。在各镇产城融合规划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推进各镇总体规划的编制,更好地指导各镇中心区城市设计及控规的编制,引导各镇中心区城市形态,同时提出土地开发利用相关要求。
3.启动滨湖新城控规局部修编工作。完善滨湖新城地区城市功能和公共配套设施,结合招商需求与实际建设情况对滨湖新城控规成果进行滚动更新,更好地指导滨湖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后续维护工作。
4.指导茅山、长荡湖板块深化完善各类规划。通过上位规划及相关指导,完善茅山和长荡湖板块的各类规划,以优化茅山和长荡湖环境,培育其吸引力,谋划发展定位,增强基础。
三、强化规划管理,保障规划工作优化创新
1.全面梳理完善,加强制度建设。全面梳理现有制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健全规划编研、规划管理、规划信息化等相关制度,明确印章管理、规划论证组织形式、固定资产和物资采购管理流程等,以加强内部管理,更好地推动全区规划工作的合理有序开展。
2. 继续配合,做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按照省、市政务改革要求,各单位建有独立和管理系统的,原则将行政审批事务的审批数据与政务电子系统进行实时对接,我局将根据实际情况,尽量处理好数据对接的相关工作。同时按照市、区政务办要求,重大项目实行联审联办制度,我局将根据实际情况尽量做好联审联办工作或者协调工作。
四、做强规划基础、提高信息化水平
1.加强信息系统风险安全评估建设。对我局所有硬件设备、网络设备及应用系统进行信息安全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控制由于系统漏洞、病毒、黑客攻击等原因引起的重大网络危害,排除风险点,确保我局数据、系统及网络的安全。
2.努力推进三维展示平台的建设。我局将在二维系统项目及三维数据制作的基础上,建设三维规划展示系统,充分发挥二三维联动效能,为城市规划、方案审批、政务决策提供重要技术支撑。同时继续加强规划数据的建设,进一步与各部门配合,及时将各类规划编制数据入库,为建设“数字城市”、“智慧城市”打下坚实的基础。
3.加快推进基础测绘、数据库建设。积极争取专项资金,提高大比例尺地形图覆盖范围,满足规划编制、规划管理需求。组织实施地面沉降监测、地下管线补测、地下空间普查等专项数据建设,完善基础地理信息资料。加快数据库的实用性转化,为相关部门提供分发服务,提升基础地理信息的综合应用、分析和辅助决策能力。
五、深化自身建设,提振规划部门精气神。
1.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在学党章党规基础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加强理论武装,统一思想行动,同时争做合格党员,践行党的宗旨,发挥模范作用。为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
2.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断加强依法行政。履行好“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不断巩固深化全局惩防体系,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加强依法行政,针对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加强对权力运行过程的监督管理,进一步规范网上审批行为,确保规划有效实施。
3.加强队伍和文化建设。拓宽途径,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专业人才的培养,鼓励年轻干部到周边调研学习,提升现有队伍整体能力素质和业务水平。加强文化建设,开展第三届羽毛球比赛、读书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增强队伍凝聚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