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和部署,2014年8月我镇被确定为全市唯一整体推进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试点镇。自开展试点工作以来,在市领导和多部门的关心指导下,我镇从强化领导、强化宣传、强化保障等多方面入手,扎实推进土地确权工作,遇到了一些问题,也积累了一些经验。我们的体会是:
一、组织领导是保障
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主要领导亲自部署、亲自检查、亲自落实。成立了专门的办公室,具体负责确权登记工作的信息录入、数据汇总、上下协调、总结上报等工作。确定了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业务指导组和矛盾协调组,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承担具体的工作任务,密切配合,合力推进。各村也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班子,每个村挑选由3-4名懂政策、懂法律、对土地承包现状比较清楚的老党员、老干部或知情群众成立理事会,负责农户信息登记、承包地块指认等工作。
二、群众参与是核心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涉及千家万户,工作量大、任务艰巨、业务要求高、问题十分敏感复杂,广大农民群众的理解、支持和参与,是搞好工作的前提和关键。因此,从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在镇级层面及时召开了驻村机关干部、全体村干部和大学生村官参加的动员会议,在村级层面召开了村组党员干部及村民代表参加的工作动员会议,并对参与试点工作的村干部、村民代表、村理事会成员等相关人员进行了多次关于资料整理、政策解答、勾图填表等方面的业务知识培训,编制了两期《指前镇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相关政策解答读本》,让每个工作人员熟悉情况,掌握政策,了解流程,精通业务,保证工作按计划、按步骤顺利推进。在镇、村、组会议宣传的基础上,印发了《致农民朋友一封信》10000张,让广大农民了解此次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目的、意义、内容和原则,最大限度地争取广大农民的理解和支持。
三、化解矛盾是要点
这次确权重要目的之一是化解目前农村土地中的矛盾纠纷,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工作中我们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矛盾,要求工作人员必须按照相关法律和规定,依法登记,合法确权。我们充分发挥镇业务指导组、矛盾调解组和驻村干部的作用,要求他们走到村,下到户,工作“重心”下移,与群众“零距离”、面对面沟通,第一时间听取群众意见,第一时间向群众解疑答惑,第一时间化解矛盾。同时,紧紧依靠村级组织和村组党员干部的力量,多向他们了解情况、征求意见。对土地承包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空间位置不明、档案不全等普遍存在的情况,我们通过现场查勘、档案查验、知情人查询、政策查找等多种途径反复核实,做到大到一个村、小到一块田,逐个过堂。针对个别村二轮延包沉积的土地不均、权属不清以及农户之间自行置换土地等问题,切实做到尊重民意,民主决策,在不违背政策、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通过民主协商的方式,实行一组一策的办法研究解决。确保在这次确权登记工作中不留死角,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利益。工作开展以来,共调解各类矛盾462起。
四、操作规范是关键
先后召开村组干部、村民党员代表参加的座谈会5次,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建议,出台了《关于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实施意见》并拟定了《实施方案》、《勾图须知》等资料,明确确权登记的目标任务、实施步骤和工作要求,严格按照“前期准备,入户调查,测量制图,公示审核,登记颁证,建档入库”六步走的流程开展工作。在工作流程中,我镇以原小组为单位,组织2-3名有威信、知情况的老干部、老党员深入村组的每块耕地开展权属调查,逐块勾划出地块边界,标示出地块空间位置,标注地块编码,形成地籍草图,再将土地承包农户户主及共有人、实测面积等信息分户打印出公示表,在村组集中公示7天,对有异议的,及时核查修改无异议后由农户签字确认后签订土地承包合同,建立农户承包台账,并对在确权工作中取得的纸质文档和电子文档,由镇农经站统一分类整理,装订成册,归档保管。目前已完成原指前9个行政村,143个村民小组的前期资料整理、入户调查、勾图制图,现正在公示、审核、签字阶段,截止1月底,我镇共整理出承包档案445卷,参与调查承包方11178户,实测地块数21121块,实测承包面积64909.4亩,其中家庭承包地块19901块,家庭承包面积29312.43亩,合同签字率达80%。
五、监督考核是推力
为确保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依法依规、公开透明、阳光操作,我镇严把监督关,专门出台了《关于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中严肃相关纪律的通知》、《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考核奖励办法》等文件,做到奖罚分明,并与村年终考核挂钩。实行每周工作例会和月度汇报会制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权益。
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必须按照上级要求,规范操作,到边到位,不打折扣。目前这项工作还没有完全结束,下一步,我镇将继续一着不让抓好扫尾工作,以最快时间全面完成好市委、市政府交给我镇的试点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