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1日在常州市金坛区第十六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区财政局局长 李留清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大会书面报告201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6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宝贵意见。
一、2015年预算执行情况
2015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财政部门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确定的工作重点和目标,牢牢把握“矢志不渝抓发展、强基进位见成效”的主基调,充分发挥财政职能,积极组织财政收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强财政管理和监督,财政运行平稳有序。
(一)一般公共预算
区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2015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算为359200万元,实际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61508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0.6%,增长20.0%。其中,国税部门完成71170万元,地税部门完成258729万元,财政部门完成31609万元。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完成311871万元,增长17.7%,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86.3%。非税收入完成49637万元,增长37.3%,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13.7%。
2015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计完成464393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6.9%,增长24.0%。
按照现行省与市、县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结算的财力,加上上年结余结转、地方政府债券、上级专款以及调入资金,全区一般公共预算可用财力预计为570305万元,安排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64393万元、债务还本支出18500万元、预算稳定调节基金72412万元(其中镇级35238万元),区镇两级财政滚存结余结转15000万元。
2015年全区财政实现收支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2015年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662521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60.8%,下降2.7%。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预计完成664024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98.1%,下降4.1%。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加上上年结转收入10476万元、专项债券收入18300万元、上级专项转移支付收入14721万元,减去上解支出45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可用财力预计为705973万元,安排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664024万元、债务还本支出18300万元、调出资金10613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结余结转13036万元。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2015年全区社会保险基金收入287696万元,增长48.6%,社会保险基金支出预计为188492万元,增长26.3%。本年收支结余99204万元。
以上执行情况为预计数,目前财政决算正在编制中,待财政决算正式编制完成后,再报请区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
(四)2015年全区财政主要工作
1.注重财源培植,支持经济发展
财政部门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重点,大力支持全区经济发展,全力培植财源。全年落实惠企资金183700万元,其中,各级财政安排的资金达82000万元。一是全力支持经济发展。安排6000万元用于鼓励企业做大规模、实施品牌战略、标准化建设、开拓市场、企业上市、总部经济以及常州市“三位一体”配套资金等。安排600万元用于服务业和旅游业引导资金。二是全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人才优先战略。全年安排6920万元用于科技创新和市“龙城英才计划”、区“金沙英才计划”的实施。三是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会同相关部门向上申报各类项目994个,争取资金163193万元,增长46.9%。其中,支持企业发展项目381个、32300万元。四是加大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支持和考核力度。帮助地方银行、小贷公司、担保公司向上争取引导资金,强化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量化考核,通过考核来配置公共财政资源,引导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更好地支持区域经济发展。
2.注重民生改善,优化支出结构
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优化支出结构,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加大民生投入,确保年度预算安排的各项民生支出落实到位。全年民生累计投入299182万元,增长21.2%。一是支持城乡一体化发展。全年安排各类支农资金70963万元。其中,安排3000万元用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农民增收行动计划和新农村建设,安排4310万元用于重大动物疫病防疫、农业品牌和标准化、农机化发展扶持、农业保险补贴、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等项目,安排20052万元用于水利工程建设,安排6255万元用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安排4854万元用于发放各项涉农补贴,安排2126万元用于农村一事一议和农桥建设。二是支持社会保障事业。全年安排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1776万元,用于提高财政补贴标准,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其中,安排1580万元用于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安排1100万元用于残疾人救助,安排1340万元用于两节临时救助,安排11100万元用于居民养老保险政策的实施,安排11410万元用于征地保障转城保生活补助,安排971万元用于加大就业支持力度。三是支持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全年安排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45408万元。其中,安排8000万元用于第二人民医院的基本建设,安排10692万元用于公共卫生、公立医院改革、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安排14900万元用于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安排3707万元落实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特别扶助等政策。四是支持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年安排教育支出85305万元。其中,安排13000万元用于校安工程建设,安排3000万元用于教育相关政策补贴,安排14035万元兑现教师养老保险政策,安排6630万元化解高中学校和华罗庚实验学校债务。五是支持办好重大民生实事项目。安排34122万元大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安排5500万元加大城乡公交客运经营亏损及车辆更新的财政补贴,安排3000万元用于环保治理补助和农村环境连片整治。
3.注重财政改革,强化预算管理
继续贯彻《关于加强财政预算管理的意见》,加大财政改革力度,加强预算管理。一是积极推进预决算信息公开。除涉密部门外,区级所有部门的部门预决算、三公经费、培训费及会议费预决算信息全面公开。同时,全面梳理现有财政专项资金,向社会公开区级财政专项资金目录清单。二是加强收入征管。营造法治、公平、有序的税收环境,做到依法征收、应收尽收。完善非税收入征缴制度和监督体系,杜绝乱收费、乱罚款。规范土地出让金收支管理,按规定的标准计提各项规费及基金。三是强化预算的编制和执行。细化预算编制,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提请区政府出台了《常州市金坛区区级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管理暂行办法》,设立区级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继续贯彻厉行节约要求,硬化预算约束,严控预算追加,确保重点支出统筹安排、优先保障,预算追加同比下降30%。四是完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规范国库资金管理,提高国库资金收支运行效率。加强银行账户规范管理,先后撤销11个社保基金专户和5个其他财政专户,完善了账户管理制度。五是清理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按照财政部、省财政厅开展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的相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区实际,清理盘活存量资金101217万元。其中,安排当年支出48674万元、安排2016年度部门预算支出2356万元、核销预算单位内部往来42290万元、区财政收回增加预算稳定调节基金7897万元。六是加强政府采购管理。严格政府采购程序,切实规范政府采购业务流程。全年实施集中采购371批次,节约资金9488万元,资金节约率达20.1%。七是建立健全财政资金应急响应机制。修订完善了《常州市金坛区突发公共事件财政应急保障预案》,在夏季洪涝灾害发生时启动应急预案,调度1200万元防汛应急资金用于全区的抗洪救灾工作。
4.注重绩效管理,强化财政监督
继续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建立财政、审计和业务主管部门共同参与的绩效评价工作机制,形成绩效评价工作合力。对2014年度区级财政专项资金15个绩效管理试点项目进行第三方满意度调查,满意度均在85分以上。委托中介机构对涉及民生类、惠农类的8个项目进行第三方重点评价,并将评价结果运用于预算编制。积极营造财政“大监督”氛围,全年组织了财政综合检查、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涉农资金专项整治行动等五大类检查,检查单位312户,延伸检查15户,下达整改通知书37份,提出整改意见73条。同时,强化镇区财政资金监管,监管项目435个,资金达76600万元,组织各类抽巡查199次,下达监管信息69条,提出监管建议47条。
5.注重风险防控,加强债务管理
为有效防范政府债务风险,认真做好政府存量债务清理甄别工作,规范政府举债行为,严格执行政府举债审批程序,从严控制政府债务规模,合理编制政府性债务收支计划,逐步将地方政府性债务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将省财政厅分配我区的地方政府置换债券额度成功置换存量债务,将新增债券额度及时按规定用途安排到位。加强融资主体的管理,继续优化债务管理信息系统,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组织财务会审,针对会审中发现的问题,下发13份整改通知书,提出整改意见24条,促进了投融资主体的统一规范管理。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拓展项目建设融资渠道,确保在建项目后续融资。在省示范项目——金坛供水及管网改造工程实施的基础上,会同相关部门,在新建、扩建、改建项目中筛选出27个拟采用PPP模式的项目,报送省财政厅PPP中心核准备案。其中,列入省PPP项目库17个,占全省项目的9%,列入省试点项目4个。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各项成绩的取得,是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和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全体财税干部职工凝心聚力、扎实工作的结果。成绩来之不易,但困难和问题也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增收的基础还不稳固,收支压力加剧,预算平衡难度加大;财政资金“重分配、轻管理”现象仍然存在,使用绩效有待进一步提高;财政管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等等。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扎实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6年预算草案
2016年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区委十二届十次全会精神,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从严从紧编制预算,继续坚持厉行节约,严格控制“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重点向支持经济发展、改善民生倾斜,确保区委、区政府重点支出的需要。加强全口径预算管理,硬化预算约束,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继续落实预算信息公开要求,着力构建公开、透明、规范、完整的预算制度。
按照《预算法》规定,地方政府应编制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等四本预算。
(一)一般公共预算草案
根据经济增长预期和支出安排需求,建议2016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算安排415800万元,增长15.0%。其中,国税部门83800万元、地税部门291500万元、财政部门40500万元。
按照现行财政体制测算,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加上级专项补助、上年结转等,扣除上解上级支出后,2016年一般公共预算财力为476000万元。建议安排债务还本支出4500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71500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安排上年结转专项支出15000万元、上级专项补助支出110000万元、区级部门预算支出171308万元、预备费5000万元、区级财政专项资金116472万元、转移支付支出53720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草案
2016年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建议安排468000万元,增长13.6%。按收入预算数加上年结转、上级专项补助,剔除按规定上解收入,建议安排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494086万元,增长15.1%。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草案
根据我区的实际情况,2016年安排区级国有资本经营收入预算600万元,主要是区属国有独资企业上缴利润。
按照“零基预算,不列赤字”的原则,安排国有资本经营支出预算600万元,用于其他国有企业资本金注入支出。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草案
2016年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算建议安排296418万元,增长3.0%。社会保险基金支出预算258997万元,增长37.4%。本年收支结余37421万元。
三、坚定信心,扎实工作,努力完成全年财政目标任务
2016年是“十三五”发展开局之年,全面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至关重要。财政部门将凝心聚力,奋勇争先,扎实有效推进各项工作。
(一)促发展与强征管并举,进一步夯实财政增收基础
继续支持企业发展,培植可持续税源。加大重点项目支持力度,力促在建项目早建成、快产出,确保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税收的持续增长。全力支持科技创新和人才优先战略,提升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加强与上级部门沟通,继续争取国家、省、市项目资金,支持全区经济发展。加快推进税收征管保障体系建设,深入排查税源,强化收入征管,落实增收措施,确保全年目标的实现。
(二)调结构与保民生并举,进一步增强财政保障能力
继续完善以“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为目标的区镇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切实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将有限的财力更多地投向民生事业。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大力压缩“三公”经费,切实降低行政运行成本。认真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完善城乡一体的社会管理和保障机制,不断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支持老年人和残疾人事业,完善养老和残疾人保障补贴机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府补助标准,完善基本药物制度,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校车安全工程,进一步加快新建学校的建设进度。支持文化惠民工程,丰富城乡居民文化生活。推进保障房建设,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支持城乡公交一体化,完善城乡公交客运亏损补贴政策。支持节能环保,改善生态环境。
(三)重改革与强管理并举,进一步提升财政管理水平
全面落实新《预算法》和财政改革各项措施,加强政府预算体系建设。完善政府全口径预算体系,探索中期财政预算规划工作,结合债务纳入预算管理的要求,寻求财政动态平衡机制。继续做好财政预决算、部门预决算、“三公”经费、培训费及会议费预决算信息公开工作,确保信息公开常态化。推进存量资金清理工作经常化,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强化财政监督,健全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工作机制,完善区级政府专项资金管理清单。加强政府采购管理,加快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进程。
(四)强规范与严控管并举,进一步防范政府债务风险
坚持政府性债务“谁举借、谁偿还”的原则,规范政府举债行为,严格举债审批程序,强化政府性债务的统一管理,防范债务风险。根据政府性债务余额限额管理要求,合理确定政府性债务年度收支计划。积极向上争取年度置换债券和新增债券额度,合理置换政府存量债务。继续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优化政府债务结构,控制政府债务规模。强化投融资主体的管理,推进投融资主体实体运作,创新融资方式,控制融资成本,并积极探索建立“政府决策管理、企业独立经营、项目市场运作、财政补贴防范、资产良性循环”的经营机制。继续完善债务管理信息系统,强化政府性债务风险管理,建立偿债预警机制。
(五)优素质与强作风并举,进一步强化干部队伍建设
全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机关作风建设,努力打造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敢担当的财政干部队伍。继续加强财政干部的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继续加强廉政教育,梳理完善办事流程,健全财政内控机制,确保人员资金两安全。继续推进法治财政标准化建设,制定“七五”财政普法规划,巩固法治财政建设成果。
各位代表,2016年财政工作任务十分艰巨。财政部门将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依法接受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全面完成预算目标任务,为我区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