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常州市金坛区人民政府网站!
 
当前位置: 政务公开 > 政府部门 > 民政局 > 业务工作 > 内容
 
信息名称 2015年民政工作总结
索引号 014138908/2016-00002
主题分类 民政、扶贫、救灾 体裁分类 其他 组配分类 其他 民政局 业务工作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民政局
生成日期 2016-01-08 公开日期 2016-01-26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 2015年民政工作总结
 
2015年民政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区民政工作在区委、区政府和常州市民政局的正确领导和关心下,紧紧围绕“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紧扣全年工作目标任务,以创建现代民政示范区为抓手,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各项工作扎实推进。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2015年重点开展情况

  1.社会救助工作取得新突破。我区出台了《常州市金坛区社会救助实施办法》,进一步规范了我区社会救助工作。建立起与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直接挂钩的城乡低保标准增长机制,从2015年7月1日起,城乡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46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590元;农村五保集中和分散供养标准分别由每人每年7200元、620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8100元7100元;农村五保、城乡低保、孤儿、城市“三无”老人医疗救助年度累计限额从3.5万元提高到4.5万元,其他救助对象(重残),年度累计救助限额从2.5万元提高到3.5万元,平均医疗救助比例达65%。

  2.社区建设取得新突破。加大社区建设力度,制定出台了《金坛区2015年城乡社区工作意见》。推进城乡和谐社区创建工作,到2015年底城乡省和谐社区达标率为90%、98%,其中创成1个全国和谐示范社区、1个省和谐示范镇、25个省和谐示范社区、26个常州市和谐社区。开展社区信息化建设,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城乡社区信息网络规范化建设的意见》,为市、区、镇、社区实现“四级联动”服务体系奠定良好基础。举办了社区读书月活动,社区大家乐文艺活动及“八一”文艺演出,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氛围。区委、区政府联合出台了《关于推动城乡社区减负增效的实施意见》,全面推行“减负增效”和“政社互动”工作。协调解决了部分社区办公用房问题,截止目前,东城街道6个新增城市社区和西城街道5个老城市社区办公用房已全部到位;农村社区中尧塘街道的西华、下庄、汤庄等农村社区也已启用了新办公用房,社区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进一步推进二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今年,西城街道、儒林镇、直溪镇、薛埠镇已建成镇级服务大厅并已投入使用,全区共建有6个镇(街道)级服务中心并达到标准化要求、城乡社区管理服务站合格率达到95%以上。

  3.养老机构建设取得新突破。加大养老机构床位数建设,全区拥有养老床位数共5641张(养老机构床位数3916张、居家养老床位数1725张),每千名老人拥有机构养老床位数为46.4张,社会力量举办和公建民营养老机构床位数占养老机构床位数比率71.5%,护理型床位占养老机构床位比率50.51%。为改善我区农村敬老院服务机构的生活设施和保障条件,不断提升供养服务水平,计划从2014年起,用三年时间,投入5000万元,全面实施农村敬老院“三有三能六达标”建设,实现硬件和软件同步提档升级。开展全区养老机构消防安全专项检查,通过全面清理整治,全区基本符合安全要求的养老机构13个,需立即整改的养老机构17个,严重不符合安全要求养老机构12个,采取机构人员分流和关停取缔,实行分类处置,目前已取缔了2家严重不符合要求的养老机构。开展养老(福利)机构综合保险参保工作,全区参保床位共2083张,共缴纳参保费93735元。

  4.民政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投入1100万元的金坛革命烈士纪念馆于9月30日建成开馆,纪念馆位于区烈士陵园内,展示了134名烈士的生平事迹。启动殡仪馆移址新建及配套建设工程,该工程总投资为50136.79万元,建设规模为总占地面积546亩,其中区殡仪馆迁建工程占地76.5亩,建筑面积15835.61㎡;殡葬服务区配套建设工程占地面积36亩,建筑面积4319.52㎡;生态殡葬区建设占地面积433.5亩,生态殡葬开发面积为25万㎡,其中骨灰堂及配套建筑面积5987.26㎡,预计年前开工建设。加大区公墓环境建设力度,对墓区道路、停车场等基建工程实施改造。

  5.福利彩票销售取得新突破。我区福利彩票销售2014年、2015年连续两年突破亿元大关,今年我区预计销售彩票1.35亿元,销量同比增长25%,彩票市场占有率达60%以上,在全省县级市排名第9位,我区已连续六年进入全省县级市前20强,2015年首次进入全省县级市前10强。

  二、工作中困难和问题

  1.社区办公用房达标问题。今年虽然解决了部分社区办公用房问题,但还有几个老城市社区未能解决。各镇(街道)已提出意向性方案,正在协调解决中。

  2.社区“减负增效”“政社互动”工作不够深入。少数部门存在思想顾虑,担心“减负”后影响基层社区对相关工作的配合。还有一些部门后续跟进措施不到位,如取消社区盖章事项中有关单位仍要求社区出具相关盖章证明,社区事务准入制度还需全面落实。社会组织进驻社区较少,提供专业化服务能力弱,影响了“政社互动”工作的深入开展。同时还没有建立健全对基层政府和群众自治组织双方履职的双向考核评估机制。

  3.养老服务队伍人才少,专业化程度不高,总量不足与结构性矛盾并存。一方面培训人员流失率大,另一方面人们不愿意从事这个行业,这是目前非常大的制约因素。建立养老行业人才的培养、评价和使用激励机制十分紧迫。

  4.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能力不足。近年来我区社会组织发展迅猛,但是社会组织专业素质不够高,独立运作能力较弱,筹集和整合社会资源能力不强,这些问题成为制约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工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推广政府购买服务改革中,急需将提升社会组织公共服务能力作为开展政府购买服务的基础性工作,支持和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承接政府购买服务中的主体作用。

  三、2016年工作计划

  1.逐步提高社会救助工作水平。继续提高社会救助对象保障标准,尽快实现保障标准与常州主城区三年内并轨目标。根据省、市重点惠民工程要求,2016年全面实施对全区自然灾害综合保险参加投保工作。制定出台《金坛区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实施意见》,加大对全区困境儿童救助工作。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力争创成1-2个防灾减灾示范社区。

  2.加强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全面推进城乡社区建设,争创省级城乡和谐社区达标率分别为95%和98%。深入推进城乡社区“减负增效” 、“政社互动”“三社联动”工作。做好第十一届村委会和第五届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扩大直选面、换届选举一次成功率100%。

  3.深化双拥优抚安置工作。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巩固双拥成果,坚持军民融合式发展;广泛开展双拥模范城创建活动,为创建江苏省双拥模范城“五连冠”打好基础。继续落实部分优抚对象自然增长机制的调标工作,逐步提高优抚对象的生活补助标准;进一步完善《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办法》,切实解决重点优抚对象的看病难问题;完善退役士兵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建立承训学校的年检制度,加大督促检查巡视力度;为退役士兵就业搭建平台,举办退役士兵就业专场招聘会;加强烈士陵园的基础建设,争创省级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4.增强社会事务管理能力。创新社会组织管理,加快购买服务机制建设,酝酿出台民政购买公共服务清单和购买服务的社会组织名录。建立健全区、街道(镇)社会组织培育孵化基地网络,加强对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建设,发挥好孵化基地作用。重点培育养老便民、公益慈善、社区服务等社会组织。开展全国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编制两地图一系统,进一步提升地名信息化服务能力。继续推进殡仪馆移址新建及配套工程建设。根据金坛区殡葬设施布局规划,开展殡葬设施项目建设。进一步规范婚姻收养登记工作,争创国家3A级婚姻登记处,继续做好1990年以来婚姻登记历史数据的补录工作。计划投资1000万元,实施救助站改扩建工程。

  5.推动社会福利事业发展。根据金坛区养老设施专项规划,大力扶持社会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力争在公建民营、公建民助模式上有示范性的突破,引领全区养老服务业向更制度化、规范化、社会化方向发展;继续实施农村敬老院的三年提升改造计划,全面落实“三有三能六达标”建设提升目标。积极推进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机构建设,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协同的医养融合性服务体系。加大福利彩票销售力度,力争完成销售目标1.4亿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