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时期,是我区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重要阶段,更是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实效的关键阶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要求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2016年及“十三五”时期全区卫生计生工作要在“五大发展”理念引领下,从“大健康”的高度出发,全面深化医改,落实重点任务,同心同德描绘我区“十三五”卫生计生事业宏伟蓝图,提升全民健康水平。
总体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区委十二届十次全会部署,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根本宗旨,进一步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多层次和多样化,让人民群众共享更高水平的卫生计生服务,为金坛实现基本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
具体要求:抓住“一个中心”、突出“两个抓手”、注重“三个发展”、建设“四大体系”,完成“十项目标任务”。
抓住一个中心:就是在民生幸福上打造新亮点,从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问题向促进和保障人民健康转变。
突出两个抓手:就是以深化医改和完善生育政策为抓手。一方面,加大改革推进力度,积极探索解决医改难点重点问题的有效路径和办法,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另一方面,积极稳妥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建立完善家庭发展支持系统。进一步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加强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和出生人口素质。
注重三个发展:就是注重卫生计生整合发展,医疗养老结合发展,医疗、医保、医药联动发展。
建设四大体系:就是要建设现代医疗服务体系、现代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现代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现代医疗卫生监管体系,基本建成现代医疗卫生体系框架。
着重完成以下十项目标任务:
一是全面稳妥实施两孩政策,推行生育服务登记制度;
二是推进金坛第一人民医院新建工程;
三是全面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和县乡村一体化改革;大力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完善公立医院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四是年内通过国家卫生城市期满复核工作;
五是建设“江苏省群众满意乡镇卫生院”2家;创建省级示范乡镇卫生院1家,省级示范村卫生室3-5家;
六是全面落实卫生利民工程,大力推进智慧健康工程;
七是推进家庭医生、健康档案、健康卡“三个一工程”建设;
八是加大与三级医疗机构技术协作,加快省、市级重点专科创建;全面加强卫生人才引进与培养;
九是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开展执法人员培训,规范行政权力运行,提升综合执法能力;
十是严格落实中央、省、市、区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各项规定,加强党风廉政、行风建设,切实改变工作作风。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全区卫生计生2016年将做好以下工作:
(一)多角度谋划,全面编制卫生计生发展规划
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规划编制工作,准确把握规划定位,既立足当前,又谋划长远,从大健康大卫生的高度出发,突出规划的宏观性、综合性和战略性。要认真总结“十二五”规划的执行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围绕“十三五”卫生计生发展重大问题系统研究,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集思广益,厘清今后五年的发展思路,谋划好重大政策、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
(二)多渠道保障,全面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依法实施全面两孩政策。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决定》,切实做好新时期计划生育工作。坚持目标管理责任制和“一票否决”制。准确把握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新内涵、新任务。制定落实“十三五”目标管理责任制指标体系与创建活动。
提升计划生育家庭发展能力。坚持以创促建、项目引领、考评推进,进一步推进幸福家庭建设活动。落实各项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重点解决企业持证退休职工一次性奖励金兑付问题。深入开展“关爱女孩行动”,依法严厉打击“两非”行为。推进计生协会组织建设,大力开展计划生育困难家庭结对帮扶,新建春晖家园2个、生育关怀帮扶基地5个。
深化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均衡合理配置公共卫生计生服务资源,将流动人口纳入城镇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范围,实行均等化服务,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推进企业、市场等重点区域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新建企业流动人口康健驿站1个,常州市级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示范集贸市场1家。完善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区域协作机制,贯彻落实国家《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电子化,推进网上信息共享。
(三)多举措并行,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在公立医院改革上下功夫。推进县乡村一体化改革,推进分级诊疗模式,实行人、财、物统一管理。按照省卫计委等七部门《关于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指导意见》,制订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促进公立医院降低运行成本,提高运行效率,进一步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更好地为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提升公立医院服务能力,实施临床重点学科、专科培育计划,强化专科服务能力,集中力量在重点领域、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
在分级诊疗制度上下功夫。以群众健康管理和慢病诊疗为重点,推动资源下沉,重心下移。保障医保支付、价格收费、财政支持、收入分配、药品供应、信息化支撑等政策。二级以上医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性病医疗机构转诊人数年增长率达10%以上。县域内就诊率达到85%。
在控制医疗费用上下功夫。持续推进 “床日付费” 、“单病种付费”等复合式支付方式改革。新增10个单病种付费改革。做好药品集中采购价格谈判、基本药物配备使用、合理用药监管、短缺药品动态监测、基本药物和高值医用耗材供货企业积分考核管理。
在运行机制上下功夫。围绕落实省六部门《关于进一步深化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政补助方式和绩效工资政策,实行核定任务和定额补助挂钩,提高人员经费占业务支出比例,激发基层运行活力。
在完善“五大中心”功能上下功夫。按照集中集约的原则,依托现有公立医院资源,通过规模化、专业化、信息化,加快推进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区域化影像诊断中心、区域化病理诊断中心、区域化临床检验中心和远程会诊中心建设,切实解决基层设备、人员、技术问题,实现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资源共享,快速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和水平。
(四)多元化管理,全面提高公共卫生计生服务效能
合力推进公共卫生计生服务项目。2016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不低于50元。12类45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率和任务完成率达100%。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分别控制在5/10万和4‰以下,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控制在5‰以下。全面实施重大妇幼卫生项目,年内完成适龄妇女两癌检查2.5万人。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标准不低于500元/人。儿童口腔疾病干预项目全覆盖。
合力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和应急工作。传染病总发病率保持平稳。做好结核病、艾滋病、血吸虫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落实一类疫苗免费接种政策,疫苗接种率达95%以上,无接种事故发生。做好各类重大传染病、突发事件的卫生应急处置工作。开展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三位一体”服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合格率和使用率分别达90%、50%;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规范化登记报告率分别达95%、98%以上。进一步规范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确保通过省级绩效考核。
合力加大卫生计生监督综合执法力度。以生活饮用水全过程监管、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监管为重点,相继开展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专项行动和整顿医疗秩序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加强对采供血和临床用血、母婴保健专项技术等监督管理。开展打击“两非”专项治理活动。加强公共场所、学校卫生等公共卫生监管工作。全面落实好卫生监督稽查制度和卫生监督协管责任,全面推行“说理式执法”,在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方面均达到90%。
合力提升妇幼健康服务能力。进一步推进妇幼保健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资源整合,加大产科、儿科和助产士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加强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急救能力建设。依法强化助产技术监管。落实免费计划生育基本技术服务,提升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内涵质量。加强再生育咨询服务和技术指导,规范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以及避孕药具管理和不良反应监测。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做好优生优育全程服务,提升出生人口素质。
合力推进“三个一”健康工程。开展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创新试点,推进基层社区医生与城乡居民建立签约服务关系,扩大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实施覆盖面,年内完成家庭医生签约10万人口。加强电子健康档案动态管理,充分利用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加强卫生服务记录、健康档案和诊疗信息之间的动态数据交换和共享利用,做到真实性、唯一性、不重复性,确保年底向公众开放。推进居民健康卡建设工作,借助社保卡功能,将健康卡与其融合,逐步实现“一卡通”。
(五)多层次提档,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加快机构基础建设。加快直溪中心卫生院门急诊医技大楼新建工程、薛埠镇茅麓卫生院西阳分院原址新建工程。血站移址新建工程年内土建封顶并进入装饰。薛埠镇中心卫生院综合病房大楼、儒林卫生院五叶分院、茅麓卫生院和金城镇卫生院扩建工程要完成土地征用等前期工作。金坛第一人民医院新建工程年内开工建设。
加快机构提档升级。加强人民医院、中医医院三级医院创建工作和金城镇卫生院、薛埠镇中心卫生院和直溪镇中心卫生院二级医院创建工作。加强各级医疗机构与上级医院的技术合作。建设“江苏省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2家,创建“省级示范乡镇卫生院”1家,创建“省级示范村卫生室”3-5家。
加快医疗质量提升。落实“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40项措施,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和医疗服务流程优化。二级医院不少于10个专业55个病种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平均住院日≤9天,全面开展规定病种的日间手术。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内涵。科学、规范开展医疗质量控制活动,严格控制药占比和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开展医疗核心制度落实、医疗质量控制等明查暗访活动。完善医患纠纷处置“五位一体”长效机制。积极做好无偿献血工作组织宣传工作,确保血液安全零事故。院前急救120统一指挥调度执行率100%。
加快人才和专科建设。计划招录引进高层次人才20-25名,其中博士1-2名。从事临床医疗岗位的新录用医学本科生参加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率100%;2013级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结业率100%。每个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合格的全科医生2-3名。卫技人员继续教育学分达标率≥95%。年内开展3期基层业务骨干赴三级医院专题培训。加快专科科研建设。金坛人民医院神经病学科要加强市区共建重点学科建设。金坛中医医院皮肤科要完成江苏省中医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年内完成省适宜技术库推广应用项目3项,完成2项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引教下基层。年内区级以上科研项目立项≥8项,争创各级各类科技成果奖≥5项。
加快中医能力建设。巩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成果,深入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和“治未病”健康工程,实现100%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90%以上的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率达100%。其中朱林卫生院、水北中心卫生院年内要完成省示范中医科创建,儒林卫生院要完成省中医馆建设。推进实施中医药文化惠民工程,积极开展公益性中医药文化活动。
加快社会办医进度。落实发展社会办医支持政策,推进医养结合,鼓励公立医院医师到基层医疗机构、社会办医疗机构多点执业,非公医疗机构床位数和服务量有所提高。
(六)多部门协作,全面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
大力巩固卫生城镇村创建成果。爱卫会成员单位和各镇(街道)要充分发挥各自职能,全力以赴投入到国卫城市三年复审确认工作中去,做到各负其责,守土有责,确保国卫城市年内复审顺利通过。各单位要以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为抓手,注重卫生镇、村的长效管理,年内完成相关复审任务。
大力提升爱国卫生常规管理水平。上下联动,切实加强区域内水和环境卫生督查管理,积极做好农村自来水厂新、扩、改建工作,确保水质合格。全面巩固农村改厕和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水平。
大力开展健康城市建设。深入开展健康教育与促进活动,向全社会普及健康知识,因地制宜营造健康支持环境,做好各类健康素养项目监测工作,落实公共场所控烟各项举措,全力推进健康金坛建设。
(七)多功能整合,全面完善人口健康信息化体系
加强卫生和计生信息化整合。完善健康信息平台,完成市级平台数据交换,开展“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系统”研制,推进生育登记、孕产期保健、住院分娩、出生医学证明、儿童预防接种等信息共享,健全人口基础信息、流动人口动态信息共享机制。
加强信息化成果运用。制定信息化建设“十三五”发展规划。健全信息化标准体系,规范基层医疗卫生信息化应用,完善卫生计生六大业务功能。
加强卫生计生利民工程。开展智慧健康项目,推进“三个一”工程和远程医疗系统建设。积极探索“互联网+”、大数据应用,支撑绩效考核和服务监管。
(八)多方位统筹,全面提升群众获得感
推进党风廉政和行风建设。巩固“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开展《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学习活动。严格落实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完善医德考评制度,充分发挥医德考评软件作用。联合第三方开展满意度调查,完善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共防共治机制,塑造行业风清气正、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推进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工作。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责追责”的要求,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自查自纠、隐患整治、应急救援演练等工作,切实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大力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单位”建设,创新信访及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方式,促进全系统平安稳定。
推进卫生计生法治建设。健全和落实卫生计生依法行政工作各项制度规范,强化卫生计生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加强卫生计生行政审批政务服务工作,继续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事项,优化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加强卫生计生服务监管。切实履行全行业管理职责,全面加强对各级各类医疗卫生计生机构的监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