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2015年是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确立的“常金一体、东扩南移、苦干三年、强基进位”总目标的关键之年,也是“城乡建设三年行动纲要”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见成效之年,我委将紧紧围绕上述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学习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确保全年重点项目按计划实施和重点工作有序高效推进,坚定不移走“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城乡统筹”发展之路,高标准、高强度开展新一轮城乡建设行动,加快建设现代化的滨湖新城。
(二)工作目标
2015年我委以“开展一项创建、实施二大行动、突出十大重点”为总体工作目标,以四大举措为保障,全年组织实施31个城建项目,计划完成投资55亿元。其中:准备项目1个,计划完成投资0.1亿元;新建项目10个,计划完成投资15.1亿元;续建项目17个,计划完成投资39.1亿元;养护项目3个,计划完成投资0.7亿元。资金需求为60 亿元,其中:还本付息23亿(还本18.7亿元,息4.3亿元);往年工程应付款2.8亿元;本年度工程应付款34.2亿元(保障性住房16.2亿元,城乡统筹建设15.6亿元,房屋征收1.7亿元,养护资金0.7亿元)。
(三)主要工作
1.开展一项创建。即:围绕“十二五”确定的争创中国人居环境奖的目标,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出发点, 以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完善提升为突破口, 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实施、全民参与的原则,全面启动中国人居环境奖创建工作,进一步提升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增强城市环境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实施二大行动
(1)实施能力作风优化行动。在系统内大力开展能力作风建设,完善责任追究机制,严格纠正少数干部大局意识不强、办事拖拉、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无所作为的现象,解决“思想梗阻”问题。严厉查处故意刁难、吃拿卡要,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才办事的人和事,解决“廉洁执政”问题。把治理“中梗阻”问题制度化,对有“中梗阻”行为的相关责任人员所在单位追究相应的领导责任。进一步加强干部教育,从队伍素质建设上解决“中梗阻”问题。
(2)实施工程治劣专项行动。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住建部、省住建厅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指示精神和工作要求,规范全市建筑市场秩序,建立和完善常态化的综合管理体制和机制,严格源头控制和过程监管,着力督促建设各方落实好主体责任,加大检查查处力度,有效保障工程质量安全,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
3.突出十大重点工作
(1)突出推进滨湖新城建设。2015年是滨湖新城建设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加快新城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提速之年。将重点实施“一河一带三路”工程,一河,即新城河道水系工程,对丘荡路、拓荡路、钱资湖北侧等处的河道进行开挖及驳岸;一带,即钱资湖风光带景观工程;三路,即重点建设金坛大道、钱资湖大道、环湖路三条景观大道。同时进一步配套实施支路网和绿化、亮化工程,新建汇贤路南延、纵三路、横三路等道路工程。开展好钱资湖大桥、东二环南延、下塘河五期(南二环-钱资湖)项目的前期工作。计划通过一年的努力使滨湖新城面貌有较大的改变。
(2)突出新城功能项目完善。行政服务中心建成投运,规划馆、图书馆基本建成,医疗卫生中心和四所学校有序推进,红星美凯龙家具广场、新城城市综合体吾悦广场、江南商业银行、五星级酒店等项目加快建设,以城市标志性建筑为目标的中央商务区全面开工,高档品质地产项目落地建设。老城区新天地城市综合体开工建设。
(3)突出加强住房保障工程。进一步规范全市安置房的建设与管理,规范工程招标投标活动,完善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及项目交付验收机制,提升保障性住房的品质。加快推进九洲里花园、岸头佳园、新城东苑四区、徐塘四期建设力度,力争在2015年年底前完成主体工程施工,让广大居民早日搬进质量优良,环境优美的新家园。加大向上争取资金力度,并全面完成省市下达的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目标。
(4)突出统筹城乡一体发展。以保障和提高城乡供水质量和安全为目的,全面推进城乡供水、污水一体化建设,组织实施水源地达标建设工程,加快长荡湖水厂、第二污水厂建设,推进一污厂、指前污水厂移址新建工程。加快乡镇水厂回购和镇内支管网、用户网改造工程,让广大居民用上放心水、安全水。
(5)突出园林生态环境优化。加强城市园林景观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全年计划启动建设丹金漕河景观一期工程;实施下塘河金谷华城段和华苑二村段、峨嵋菜场西三角地等地块的园林绿化工程;对景潭花园三角地、圣东福地西南角等地块实施提升改造。组织做好南洲公园二期工程前期工作。
(6)突出市政设施功能提升。从完善老城区功能出发,进一步加快老城区改造步伐。实施西二环道路改造,启动金城镇工业园四中区域、宋庄河范围等地块的城区雨污分流,金胜河、下塘河排口截流改造一期工程。对城区华城路段、马家路南段等地块实施内涝整治,对西轿巷、矢巷等背街小巷和东门大街、华城路、东二环、一中路等处的人行道进行改造。改造建成一批停车位和停车场。
(7)突出加快旧城改造步伐。进一步完善征收工作政策体系,规范运行,科学运作,加快推进老城区和城中村改造步伐。妥善处理老城区拆迁遗留问题,全面完成徐塘村委地块、南二环道路拓宽征收项目、金虹纺织有限公司地块旧城改造项目;实施东社村、后岐村动迁安置工作。加快实施钱资湖北侧、南侧的清障工作。
(8)突出物业照明燃气管理。贯彻落实物业管理属地化管理格局,加快老小区整治工作,对虹桥小区、翠园新村等10多个老小区进行单元防盗门、监控设备安装及维护,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保障市民安全。实施道路亮化提升工程,对城区联城路、学基路等道路照明质量不达标的设施进行改造、补装。进一步深入开展燃气行业整治工作,加强燃气充装市场的监管,保障市场规范有序、安全。
(9)突出招商引资工作。主动对接项目,做好协调服务,对己签约的项目,抓紧对接,主动服务,在土地转让、项目招标等方面要在履行法定程序的基础上,继续简化手续、优化环境、搞好服务;对正在洽谈的项目,加快推进地块的拆迁、收储、附着物清障等工作;对意向项目努力加强联系,决不放弃一个有效项目和客户。进一步立足资源优势,做好品牌招商,利用我市丰富的山水资源优势,重点围绕水库、钱资湖、茅山等开发利用,精心包装筹划一批具有吸引力的优势项目,全方位向外推介,做好品牌招商文章。
(10)突出强化行业监管。坚持质量为本,切实把工程质量和安全放在建设工作的首要位置。加大对工程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力度,强化日常巡查和抽样检测,建立与各镇建设管理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对查出的问题要求立即整改,坚决纠正,对违法行为严肃处理,不断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整体水平,提升广大居民对住宅质量的满意度。进一步完善工程招标投办法,积极发展招标代理、工程监理、造价咨询等社会中介机构。进一步优化施工图审查服务工作,全面规范建筑施工许可审批,切实提供优质服务。落实好鼓励建筑业发展的优惠政策,适应形势发展,加大扶持力度,引导企业在拓展市场上花大力气,坚持强强联合,坚持人才为本,走资本运作之路,进一步发展壮大企业实力,走转型升级之路,在更大的市场和空间中寻求发展。
(三)强化四大保障措施
1.强化组织保障。围绕“层级分明、畅通高效”的原则,全面动员、全程跟踪、全速推进。按照年度目标要求,逐级分解、落实工作责任和建设任务,构建分工明确、部署科学、推进有力的工作格局,实现又好又快推进。严格落实项目奖惩、效能问责等工作机制,对完成工作较好的干部要加大奖励力度,对办事拖沓、工作不扎实的干部进行处罚。切实做到提神、提速、提效,确保各项既定任务圆满完成。
2.强化资源保障。进一步加大对工程项目管理方面的优秀人才引进力度,充分调动在职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完善投融资机制,深入开展对PPP项目的研究和挖掘,与社会资本合作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继续加大以保障房建设为主向上资金争取力度;加强与各金融机构的对接工作,把握政策精神,掌握金融机构对项目支持政策和项目主体的要求,积极争取市相关部门的支持,加强土地等资源配置,确保项目融资需要,努力在融资渠道上有所突破。全年共需要筹集资金60亿元。
3.强化制度保障。严格按照中央八项规定、市委十项规定的要求,健全完善项目廉政建设责任制,将廉政建设与工程建设的任务同步部署、同步检查、同步落实、同步考核,形成拒腐防变的良好氛围,切实增强住建系统全体干部职工贯彻落实各项禁令的自觉性、坚定性,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的要求上来,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同时按照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工作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公务接待、会务管理、公车使用和财务收支等规定,形成完善的工作运行机制。
4.强化人才保障。通过对下属事业单位的资源整合,对部分单位进行职能归类,强化部分机构设置,减少本位主义,促进人力资源统筹优化,切实提高服务效能。进一步加大对工程项目管理方面的优秀人才引进力度,充分调动在职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对接和服务市重点项目,加强对镇(区)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业务指导和学习交流。进一步拓宽选人用人范围,造就一批年富力强、扎实肯干的住建事业科学发展正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