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常州市金坛区人民政府网站!
 
当前位置: 政务公开 > 垂直管理部门 > 生态环境局 > 业务工作 > 内容
 
信息名称 金坛区环保大检查工作总结
索引号 014139054/2015-00017
主题分类 城乡建设、环境建设 体裁分类 其他 组配分类 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局 业务工作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环境保护局
生成日期 2015-12-20 公开日期 2016-06-20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 金坛区环保大检查工作总结
 
金坛区环保大检查工作总结

  2015年,按照全省环境保护大检查工作部署,我区坚决落实“全覆盖、零容忍、明责任、严执法、重实效”要求,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精心安排部署,在全区范围内扎实开展环境保护大检查工作,取得了预期的效果。现将环境保护大检查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落实保障,强力推进

  1.强化组织领导。2月份全国环保大检查全面启动,我区立即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市政府的要求,强化组织领导,落实保障措施,细化督查考核,确保环保大检查行动取得实效。

  2.严密制定方案。根据上级关于环保大检查的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关于开展金坛市环境保护大检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坛政办发[2015]24号)文件,统一部署环保大检查工作。为进一步落实方案,我区通过发布公告、发放通知、上门走访等多种形式,指导和各镇区、街道组织对全区排污单位开展自查、申报和整改。

  3.严格落实责任。为确保大检查工作取得实效,完善督查考核机制,在区委区政府印发的《2015年金坛市生态文明在行动督查考核办法》中,将环境保护大检查工作的推进、完成情况纳入各镇、区、街道办生态文明在行动目标任务考核,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做到工作与绩效挂钩,责任与奖励对等。

  二、对照要求、严格执法

  我区严格按照“全面排查、摸清底数、梳理问题、分类处理、认真整改、确保安全”要求,针对七个方面重点,紧扣工作任务,高频次开展执法检查,对发现的问题一查到底,整改治理到位,确保大检查实效。

  1.所有排污单位污染排放状况。2015年,结合我区制定的污染源监察计划,对212家排污单位分类开展全面检查和重点检查等现场监察工作。采取全面检查方式时包括环境管理手续检查、生产设施与污染治理设施检查、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检查、污染物(固废及危废规范处置)排放情况检查、环境应急管理检查等六方面内容;采取重点检查方式时包括污染治理设施检查、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检查、污染物排放情况检查、环境应急管理检查等四方面内容。

  重点检查纺织染整、化学工业、造纸工业、钢铁行业、电镀行业、食品制造工业、火电、燃煤、水泥等行业的工业企业,污水、危废、垃圾、医疗废物等污染物集中处置单位,共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154起,移送案件2起,下达责令改正书84起。

  2.各类工业园区污染防治情况。重点对我区经济开发区和培丰化工园区污染防治情况进行检查。经济开发区规划环评已编制完成报省厅报批,园区依托城区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实现了污水、垃圾集中处理。经济开发区内涉及卫生防护距离内群众已全部搬迁完成。培丰化工集中区园区规划环评已编制完成报省厅预审,所有园区企业实行清污分流和污水依托双惠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达标排放,一厂一管建设落实到位。

  3.违法违规建设项目清理情况。共排查项目323个,其中未通过环评审批项、未经同意“试生产”擅自投产、未通过“三同时”验收项目数88个。针对存在问题,区环保局责令对上述企业环境违法行为进行立案处罚并限期整改,要求企业必须完成环评审批及企业环评审批、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等工作,各企业均制定了整改方案,明确了整改措施和时限。

  4.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情况。经排查,我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内尚未发现新增建设项目和违法违规排污口。

  5.各类资源开发利用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情况。我区先后对向阳水库水源涵养区、茅东山地水源涵养区、四棚洼生态公益林、方山(金坛区)森林公园进行排查。生态红线保护区范围内未有工业企业,茅山主要景区的餐饮企业都进行了污水接管,统一处理。同时,我区还加强对生态红线区内生态修复,复绿300余亩、新建污水管网3500余米。对茅东水源涵养区、四棚洼生态保护区进行了生态提升方案的制定。优化调整我区生态红线区由8个增加为9个,总面积202.92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0.78%。

  6.阻碍环境监管执法土政策清理废除情况。检查期间,按照监察部,环保部《关于进一步清理违反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错误做法和规范性文件的通知》要求,经认真梳理,检查中未发现以减轻企业负担为名违反环保法律法规尤其是阻碍环境执法,降低环境准入条件和违反排污收费等规定性的“土政策”。

  7.重点环境信访案件化解和突出环境问题整治情况。大检查期间,我区对环境反映强烈的区域性环境问题进行集中整治。针对后阳园区废气污染投诉较多的情况,组织对园区企业进行废气整治提升,对3家废气超标排放企业依法查处。对丹金漕河、尧塘河、薛埠河、通济河等开展河道巡查,开展黑臭河道排查整治。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环境保护大检查开展以来,我区高度重视,积极完善工作举措,全面深入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还存在个别企业认识不足,自查自纠措施不到位,一企一档审核工作滞后等问题。下一阶段我区将把环境保护大检查作为环境监管的一项长期工作任务来抓,紧紧围绕环境大检查工作重点,积极探索环境保护长效管理机制,做到工作再延伸,措施再具体,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1.进一步梳理整改大检查排查出的问题。我区将按照“全面排查、摸清底数、梳理问题、分类处理、认真整改、确保安全”的总体思路,严格依法处理到位。针对面广量大的建设项目问题,将严格按照省《关于全面清理整治环境保护违法违规建设项目的通知》要求,关停一批、登记一批、整治一批;对大检查的成果,加以充分应用,建立统一规范、动态更新的“一企一档”污染源监管信息平台,为环境管理工作提供坚实的基础信息。

  2.推行环境监管网格化管理。按照《江苏省建立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的指导意见》,深入推进环境监管网格化管理,按行政区域将全区划分二级网格,网格长由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担任。同时,成立若干监管工作组,由党委、政府和区有关部门的领导组成,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上下联动、部门协同的环境监管机制。

  3.进一步完善联动执法机制。环保部门主动与公检法等部门联动,进一步完善联动执法机制,按照联动执法工作要求,提升现场执法取证能力。在环境执法工作中,请公安提前介入,严格按照有关案件移送及联动执法要求,以刑事案件取证标准开展执法工作,在此类案件的查处上有所拓展,进一步增强环境执法威慑力。

  我区将以此次环保大检查活动为契机,认真总结防控环境风险、保障环境安全的经验,不断提高风险防范和监管水平,坚持铁拳治污,始终保持对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的高压态势,在全区形成环境责任社会共担、环境污染社会共治、环境违法社会共管的新局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