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常州市金坛区人民政府网站!
 
当前位置: 政务公开 > 企事业单位 > 供电公司 > 其他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内容
 
信息名称 金坛市供电公司2014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索引号 73570156-1/2015-00001
主题分类 国土资源、能源 体裁分类 报告 组配分类 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供电公司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供电公司
生成日期 2015-03-02 公开日期 2015-03-18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 金坛市供电公司2014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金坛市供电公司2014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特向社会公布2014年度金坛市供电公司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本报告由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情况、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共六个部分组成。

  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一)电力供应信息

  金坛供电公司担负着金坛市1个经济开发区和7个镇的供电任务。公司现有全民在册员工301人,其中金坛运维站87人;集体人员105人;农电员工349人;服务客户总数达29万户。

  截至目前,金坛电网共有35千伏及以上变电所28座,其中:500千伏1座,220千伏5座,110千伏15座,35千伏7座;运行中主变压器64台,主变容量536.45万千伏安。220千伏线路 21 条,长度272.15公里;110千伏线路39条,长度342.52公里;35千伏线路41条,长度312.44公里,10千伏配电线路总计184条,长度2263.6公里;10千伏配变4216台,容量115.11万千伏安。

  2014年1-12月份全市全口径全社会用电量45.77亿千瓦时,比上年同期42.92亿千瓦时增长6.64%。1-12月份全市全口径工业用电量38.56亿千瓦时,比上年同期35.34亿千瓦时增长9.13%。

  2014年1-12月份全市供电量43.73亿千瓦时,较去年同期40.94亿千瓦时增长6.81%;售电量42.21亿千瓦时,较去年同期38.90亿千瓦时增长8.53%;供电最高负荷79.87万千瓦,较去年同期80.39万千瓦降低0.52万千瓦。

  截至2014年12月31日,供电公司连续安全生产5159天,完成了年内3个百日安全无事故周期,实现了“八个不发生”目标。全市全社会用电量45.7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64%;公司完成供电量43.7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1%;完成售电量42.2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53%。网供最高负荷79.87万千瓦,日最高电量1490.91万千瓦时。线损率3.45%,同比下降1.53个百分点;实现城市综合电压合格率99.999%,供电可靠率99.985%;农村综合电压合格率99.657%,供电可靠率99.93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767.20万元,其中电网基建投资6973万元,年度计划完成率均达到100%。在所属评价区间的全省41家单位中,公司同业对标综合管理排名第1位,业绩对标居第1位,管理对标居第2位,连续两年同时荣获“业绩标杆”、“管理标杆”、“综合标杆”,4项专业管理有3项获得专业标杆。

  2014年,供电公司及时向社会各界公布电力供应信息、有序用电通告,印发《电力供应服务手册》共5000余册,内容包括计划停电、负荷情况、预期情况及分析、供应原则和目标、主要措施和电力供应服务电话号码等内容,并召开电力大用户座谈会,使广大群众进一步全面知晓、了解电力供应信息,赢取社会各界用户的理解,争取社会各界用户的支持,科学用电,节约用电,共同维护好电力供应秩序。同时,供电公司根据电力供应情况,多平台发布停电公告,及时让群众知晓停电信息,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二)公布电力年鉴和大事记

  电力年鉴作为电力部门每年的一个重要政府信息,供电公司在市政府要求的有关时间内及时编制,内容包括企业概况、电力概况、人力资源、电力建设与发展、经营管理、安全生产、营销工作、科技与信息化、体制改革、帮扶工作、优质服务等,对电力行业政府信息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论述,在政府公开信息刊物上发布,及时让社会公众知晓电力信息。

  二、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统计

  没有收到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三、同意公开、部分公开和不予公开政府信息的分类情况统计

  同意公开的政府信息为:电力供应信息和电力年鉴两类,不属于部分公开和不予公开的政府信息。

  四、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及处理结果

  没有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改进情况

  (一)公开信息没有形成定期发布的常规机制,公开信息的发布是随电力供应工作的安排部署进行,对公众知晓电力部门公开信息有一定的滞后性。

  (二)公开信息工作处于摸索起步阶段,对公开信息内容的编制还没有形成体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