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常州市金坛区人民政府网站!
 
当前位置: 政务公开 > 镇、开发区 > 经济开发区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规划计划报告 > 内容
 
信息名称 金坛经济开发区2015年工作计划
索引号 014139222/2015-00002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体裁分类 其他 组配分类 其他 经济开发区 规划计划报告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开发区
生成日期 2015-01-21 公开日期 2015-09-15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 金坛经济开发区2015年工作计划
 
金坛经济开发区2015年工作计划

 

       2015年开发区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和市人大十六届四次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加快发展主旋律主基调,以建设国家级开发区为标准,以常州市省级以上开发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试点为契机,突出项目兴区,持续优化发展环境,集中精力主攻项目引进和项目建设,加快工业化进程,力争在省内一流园区方阵争先进位。

      2015年开发区工作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工业开票销售收入增长30%以上;工业实际投入80亿元,同比增长77.4%;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22%。围绕这一目标,突出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以项目引进建设为重点,着力夯实经济发展基础。在继续全力以赴抓好招商引资的同时,更加注重招引项目的建设推进服务工作,力求在项目引进和项目建设上取得更大突破。一是强攻招商引资。进一步完善招商体系,健全项目分析、洽谈推进、评估准入等机制,认真算好成本账、效益账和风险账,保证招商引资质量。重点引进产业链长、投入量大、成长性和带动性强的重大工业项目和外资项目,全年力争在百亿元大项目上实现突破,加快引进一批总投资超10亿元的精尖项目(10个以上),迅速集聚一批高成长性科技型项目(20个以上),协议总投资200亿元以上。二是加快项目建设。全力推进之前招商引资签约项目的开工、竣工以及当年招商引资项目的落地、开工工作。对已签约项目,最大限度缩短审批时间和建设周期,降低企业落户成本,对重大项目开辟审批绿色通道;对已开工项目,跟进后续服务,在资金、土地、审批、用工等方面予以重点扶持,力促2015年排定的81个工业建设项目早竣工、早投产,加快形成工业经济新的增量。三是强化企业服务。建立政企对接新常态机制,经济服务下倾、力量下沉、重心下移。一方面,围绕现有产业和新兴产业,全力服务好落户企业和项目,发挥企业家的人脉优势,吸引产业链关联企业落户开发区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倾斜生产要素、协调化解难题等举措,引导企业加快创新驱动步伐,支持企业做大做强。

      二、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着力改善园区功能形态。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速度推进的原则加快园区建设,继续坚持以科学规划引领开发建设,突出长远谋划和科学布局。一方面,进一步完善35 平方公里成熟区(S240以东、S340以南、金尧公路以西、延政西路以北)以及S340以北与化工区之间开发区原建成区的配套功能,提升整体形态,力争达到一流园区的标准;另一方面,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东部6.85平方公里的产业区(金尧公路以东、S340以南、外环路以西、金武路以北)和北部2.1平方公里的化工区,按照“七通一平”的要求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满足优质项目、大项目的承载需要。围绕这一目标,一要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对排定的75个政府性投资项目按时间节点进一步进行细化,加强对工程项目的组织、监督和管理,在施工进度、施工质量上保持高速度、高标准,要严格按照规划设计的要求,使路灯、绿化、标志标线、城市家具等配套工程随道路建设同步实施,确保项目按计划科学有序推进,早日建成投运。二要进一步完善园区功能配套。按照提高标准、提升形象的要求,加快园区道路、绿化景观、路灯、标识标志的形象建设。加快推进青年公寓三期专家楼、智谷科技园、腾创科技园、丰泽公寓一期等功能平台建设,确保今年开发区的整体形态得到全面提升,达到一流园区的标准,为企业和项目入驻创造有利条件。

      三、以强化内部管理为重点,着力提升行政服务效能。坚持深化改革,围绕提升服务效能的总体要求,着力理顺各种关系,逐步健全完善机构设置合理、人员管理科学、运行机制良好、队伍素质强化的政务环境。一是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进一步推进区、街道机构职能重组,逐步优化整合重叠职能,建立完善统分结合、相互协调的管理模式;借助管理信息系统推行企业化运作,建立开发区网上管理平台(ERP系统),设置招商引资、规划建设、企业服务、投融资等7大模块,实时监控工作执行情况,进一步解决职能边界不清、工作流程不畅等问题。二是进一步完善用人机制。一方面,要把好人才引进关口,通过公开招聘、联系相关专业部门选派人员来区挂任职、分专业对接知名院校来区设立实习基地、在全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选调等方式优化队伍结构。另一方面,要搭建人才成长平台。建立完善的开发区机关、尧塘、东城人事管理系统,推进区、街道人员轮岗交流,逐步形成长效机制;区级培训和部门内训相结合,深化员工培训工作。三是进一步推行绩效考核分类研究建立开发区薪酬体系,健全优秀员工职务、薪酬提升“双通道”,出台不胜任现职人员的调整办法和中层管理人员到龄退出职位的办法,对工作较差者予以降档降薪、调整解聘;建立KPI+GS业绩考核指标,实行岗位聘期目标制,采取年初定标、年中督查、年终考核的方式,加大对岗位聘任制人员的考核管理,考核结果作为岗位聘任人员奖惩、续聘或解聘的重要依据;严格执行待岗下岗二十条、请销假等制度,通过精细化管理加强员工队伍的能力作风建设。

      四、以深化规范运作为重点,着力提高要素使用效率。要牢固树立财政管理意识、成本意识和经营意识,进一步规范对资金、土地、资产等要素资源的管理和使用,切实提高要素的使用效益和效率。一是多措并举整合土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好土地资源,根据项目实际需要释放土地,杜绝土地浪费。在用好存量土地的同时,开展土地清查工作,按计划分步对江苏晨阳电缆、勤畅塑业等22家企业进行土地收储,盘活现有闲置、低效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另外用好土地点供、独立选址、增减挂钩等政策,拓展建设用地供给渠道,尽力争取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为重大项目建设提供保障。二是千方百计筹集建设资金。要对今年及未来几年资金需求做好总体安排,加强对政府融资的研究,及时根据政策变化创新融资方式方法,积极寻求与政策性银行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为全区加快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一方面,要做实融资平台。按照“真公司、真资产、真项目、真支持、真偿债、真现金流”的六真原则,把作为开发区主要融资平台国发公司的主营业务做大做强,加快推进国发公司运作模式从融资向经营转变。同时,顺应新形势和新要求,探索新的融资方式,积极拓展融资渠道,科学防范和化解财政金融风险。另一方面,要加强资金管理。全面强化资金使用的成本意识和经营意识,在确保园区建设和民生事业刚性支出的前提下,全面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同时,要规范资金管理操作流程,确保资金从融资到使用统一调度、科学有序。

      五、以民生社会事业为重点,着力巩固和谐稳定态势。要把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更好地结合起来,切实提高社区管理服务水平,统筹推进社会事业和农村工作,全面巩固和谐稳定态势。一是深入推进社区优化工作。根据开发区社区建设管理工作三年规划,开展“社区管理服务提档升级年”活动,着重理顺社区管理体制,构建服务体系。推行社区“一委一居一站一办”服务管理体制;选优配强社区工作人员队伍,鼓励社区工作者参加统一考试,力争实现“一社区一名专业社区工作人员”的目标;开展网格化管理,严格落实社区党组织、居(村)委会的服务管理责任,大力推行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二是大力实施民生实事工程。完成尧塘道路修建、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街道拓宽、学校修建等12项民生工程;完成东城学校建设、城中村整治、安置小区基础设施完善3项民生工程。三是全面巩固和谐稳定态势。继续完善保障体系,落实好社会保险扩面征缴、被征地农民进保障、强农惠农资金发放、最低生活保障、慈善募捐、扶贫救助等工作;继续完善公共服务,积极开展就业服务工作;以街道综合文体站为平台,不断丰富群众文化体育生活;继续推进平安创建,加强法治宣传和教育,加强街道、社区(村)调解员队伍建设;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坚持领导干部联系基层群众常态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