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常州市金坛区人民政府网站!
 
当前位置: 政务公开 > 政府部门 > 教育局 > 业务工作 > 内容
 
信息名称 教育局2013年工作总结
索引号 014138844/2014-00010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 体裁分类 其他 组配分类 教育、科技 教育局 业务工作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教育局
生成日期 2014-01-15 公开日期 2014-03-11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 教育局2013年工作总结
 
教育局2013年工作总结

  2013年,全市教育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上级教育部门工作任务,紧紧围绕加快建设教育强市、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继续强化“安全、质量、公平”意识,改革创新,锐意进取,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新成绩。

  一、继续深化能力作风建设,教育责任感荣誉感普遍增强

  (一)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召开全市教育系统纪检监察工作会议,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的重点工作有序推进。开展教育收费和食堂财务的专项检查。加强对教育采购中的招投标活动的监督。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加强工作作风建设的规定,一些不正之风得到纠正。积极推进廉洁教育好学校、行风建设群众满意示范校、常州市廉洁示范工程的创建工作。

  (二)优化机关服务效能。深入开展走进学生家庭活动,出台《关于开展局机关工作人员“走进课堂、熟悉课堂、强化服务、优化服务”活动的通知》,局班子领导率先垂范,主动深入学校、课堂、家庭,广泛联系教师、学生和家长。局党委开展了以送教、送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党员“双送”下乡活动,并在外来工子女集中居住区设立“新市民子弟图书室”和“新市民子弟服务站”,定期送教、送学习指导上门。活动开展以来,机关服务学校、学校服务家庭、教师服务学生的意识和能力显著增强,赢得了广大师生、家长和社会群众的广泛赞誉。

  (三)保持好队伍纯洁性。继续加大师德师风建设力度,出台了《关于加强教育系统人员上网行为监管的通知》,教师职业操守得到进一步强化。严格执行《金坛市中小学教职工转岗、待岗、解聘处理暂行办法》,全年共处理教职工24人,其中劝其辞职16人,解聘2人,作自动离职处理6人。积极做好先进典型的选拔工作,组织开展了金坛市第十届“十佳师德标兵”评选活动。尧塘小学英语教研组荣获江苏省教育科技系统“五一巾帼示范岗”,唐王小学范琳琳荣获江苏省教育科技工会“五一巾帼标兵”,省华中谭瑞军荣获常州市“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

  二、继续坚持教育质量优先,教育整体办学品质持续提升

  (一)协调发展各类教育。一是学前教育加快发展。强力推进学前教育五年行动计划,通过搭建优质资源共享平台,成功创建常州市优质幼儿园7所,3所幼儿园通过了省优质园评估验收,全市常州市级优质园的比例达到83%。4所幼儿园高标准通过了省优质园五年回头看,华城实验幼儿园成功创建常州市特色幼儿园。二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启动了“教学常规达标”活动,拟通过三年的努力,促进学校及教师认真落实《金坛市中小学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提高教学常规执行水平。抓好各学段特别是毕业年级的教学计划落实、过程监控和效益提升,教学效率进一步提高。调整了殷雪梅小学和河滨小学的施教区,优化了教育布局。重视命题及考试分析工作,组建了中小学命题研究小组,有效地发挥了考试评价功能。重点抓好阅读教学和素质类活动,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举办了“宁、镇、常”三地语文联合教学研讨活动,我市的语文教学特色得到与会专家肯定。在省教育厅主办的“江苏省基础教育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 中,华罗庚实验学校毛海鹰老师荣获小学语文组一等奖第一名。三是高中教育优质发展。继续强化高中阶段以质量为核心的各项举措,不断加强过程管理,高考取得了历史性突破:2013年我市高考本二以上达线人数为1557人,比2012年净增223人;本二以上达线率为58.49%,比2012年增长15.29个百分点,实现了连续两年的高位增长,增幅连续两年位列常州之首。其中,省华中93.33%,市一中69.53%,市四中51.62%,金沙高中40.79%。四是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省金坛中专立足于“学技能、促转型、长本领”,狠抓创新创业能力教育,在2013年省技能大赛中取得了3金6银7铜的佳绩。积极推动校企合作,分批安排了850多名学生去江苏利步瑞、常州博瑞等大中型企业实习实训。学校的机电技术应用、服装设计与工艺两个实训基地成功创建为江苏省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同时,学校的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实训基地申报了国家级实训基地并获得通过。今年,金坛中专顺利创建成为江苏省首批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五是社会教育更加完善。积极实施各类农村教育培训工程,全年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0.65万人次,实用技术培训6万人次,进城务工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1.8万余人。积极开展社区教育实验工作,群体性受教育面达59.6%,促进了我市学习型社会的发展。积极推进社会办学管理科学化,开展社会办学培训3.2万人次,完成了59个社会办学机构年检。

  (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课堂教学、艺术活动、艺术特色学校创建为抓手,艺术教育内涵进一步提升。在金沙广场举行的庆六一教育专场文艺晚会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组织参加常州市各类艺术比赛获一等奖6个。不断强化体育教育品牌建设,青少年体校创建国家级后备人才训练基地顺利通过实地统评认定,市一中被苏州大学授予“国家级篮球精品课程实验基地”,岸头实验学校等2所学校创建成省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学校,朝阳小学等3所学校成为常州市级课程基地,华罗庚实验学校等3所学校被评为示范性体育项目特色学校。继续重视科技教育,华罗庚实验学校芮凡茜同学获省24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创造发明类”一等奖。在第二届扬子晚报杯作文大赛中,我市尧塘中心小学四年级姜玺等5位学生入围百名“超级写手”。组织筹办省第十五届“金钥匙”科技竞赛系列活动和金坛市第二届中小学科学节。

  (三)继续完善德育工作。开展了生命教育、预防毒品、环境等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实效明显。开展了第三届“美德少年”和省、常州市、金坛市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和先进学生集体”评选活动,一批先进典型受到表彰。成立了中学生义工联盟,服务社会合力进一步增强。以“生态文明示范学校”、“德育特色学校”、“绿色学校”的创建为抓手,进一步丰富了德育工作载体。组织参加了常州市“青春志·中国梦”青春诗会活动,金沙高级中学获特等奖。

  三、继续加大教育基础投入,教育现代化水平再上新台阶

  (一)扎实抓好项目建设。2013年是近年来我市教育经费投入最多、建设规模最大、实施项目最广的一年。全年共有在建和新建项目11个,总投入达3.57亿元。其中,5个跨年度项目竣工并投入使用,6个新建项目启动建设。同时,完成了6所农村学校运动场地塑胶化改造项目,塑胶化率达90%。完成了暑期加固、维修项目近200个,共涉及40所农村学校。总投入近8000万元的指前实验学校移址新建项目,于2014年元旦前正式完工并投入使用,这是我市首个十二年一贯制的农村实验学校;总投资8000万元的国家级示范性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和江苏省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项目,成功落户花山国防训练中心;规划投入9000万元、因应城市发展需要、缓解就学矛盾的开发区东城实验小学新建项目,也已启动建设。

  (二)加快教育装备更新。全年共投入1000多万元,集中为学校采购了近1000余台电脑和400余套多媒体设备。完成了多媒体网络教学“班班通”工程,确保每一个教学班都能全天候进行多媒体网络教学。在省教育厅对我市的教育技术装备督导评估中,我市成为全省4个优秀等级县域之一。

  四、继续高度重视教育公平,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

  (一)保障特殊群体受教育权利。继续保持公办学校100%接纳外来务工子弟,确保了所有外来务工子弟享受和本地学生就学的同等待遇。启智学校注重在学生智能发展、生活适应、社会实践、康复训练等领域积极探索并取得成效,组织“构建生活课堂,促进学生发展”为主题的研讨活动,得到省内外特教同行的高度赞赏。积极做好智障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和自我服务教育,全面开展全市残障儿童的调查摸底、登记建档工作,为送教上门打下基础。先后有16名智障儿童顺利走入社会,融入社会,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二)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广泛开展了各学科城乡“同课异构”、“送课下乡”、“送研到校”、“跨校结对”等研修活动,对相关学校的薄弱点进行点对点的帮扶指导,支持农村学校的发展。继续开展小班化教育研究,举行了小班化教育成果征集活动和小班化教学观摩活动。邀请了薛法根等专家来坛开展“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牵手农村教育活动”,引领我市农村教育向高层次发展。

  (三)加大教育资金帮扶力度。继续执行“教育救助”政策,全年发放助学金、学生乘车补贴等415万元,惠及学生近5000人次,确保没有一名学生因家庭贫困辍学。对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三年级在校学生免除学费,惠及学生2507人。审核发放大学生信用助学贷款95笔,总金额55.13万元。2012学年我市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在国家开发银行考核中获“优秀”。

  五、继续加强教育科学管理,教育改革发展活力明显增强

  (一)有效开展教育督导。依法对13所义务教育学校、8所幼儿园开展了素质教育督导评估和综合督导评估,为学校发展出谋划策。立足常态,开展了中小学作息时间、音体美课程开设以及节假日补课等情况的随机督查,促使学校规范办学行为。高标准通过了“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国家级督导认定,全市中小学办学条件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金坛市教育局2012年度教育工作在常州市级督导评估中荣获创先争优奖。

  (二)科学组织轮岗交流。通过对全市中小学学生规模、学科结构、教师编制等方面全面调查摸底,经科学研究和论证,出台了2013年教师交流工作方案。把流动过程放在阳光下操作,把选择学校的机会留给教师,校长、教师代表全程观摩,纪委、媒体全程监督,操作程序全程录像,最大限度地公开透明。83名教师通过自己的选择,都一一找到了各自的“娘家”。为此,《中国教育报》、《扬子晚报》、《江苏教育报》等众多媒体给予了专题报道。

  (三)稳步实施骨干支教。针对农村学校、边远地区学校薄弱学科,我市进一步深化骨干教师支教措施,出台了《关于骨干教师支教的通知》,从三个方面对支教工作进行了“提质”:一是学术层次提质。将支教对象由原来的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扩大到特级教师后备人才、特级教师以及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二是支教任务提质。实行目标责任制,由原来的带好一个班,教好一门课,逐步提升为带“新”一种观念,带“活”一门学科,带“优”一支队伍,真正起到支教一人、辐射一片、带动一方的作用;三是管理考核提质。支教工作考核获优秀等级奖励1.2万元,合格等级奖励0.6万元,不合格扣发奖励性绩效工资,同时对优秀支教教师在干部选拔任用、岗位晋级和评优评先等方面予以优先。

  (四)全面促进队伍成长。一是提升校本研训成效。以教育系统开展“好书伴我教育生涯”主题读书活动为载体,力求校本培训更贴近教师、贴近教学、贴近课堂、贴近学生,建立健全常态化校本研训机制,整体提升了校本研训水平。二是依托高校开展专业培训,分管德育的校长赴浙江大学,开展了以“新德育工作艺术探索”的研训活动,邀请南大童星教授、南师大傅宏教授等专家对教育系统干部进行为期三天的暑期培训,邀请江苏大学教授为我市小学英语教师开展培训,聘请外教对中学英语教师开展培训。三是以评促训、以评促培。2013年,新增金坛市第五批学科带头人99名,骨干教师148名,教学能手198名,教坛新秀118名;新增常州市教学能手25名,教坛新秀40名;评选出“金沙名教师”约25名。四是加强对学术团体的管理与考核。开展了对特级教师、特级教师后备人才的年度考核工作;对22个金坛市“名教师工作室”活动情况进行了中期评估和现场观摩;评选了2012年“新教师入岗培养工程”中成绩突出的优秀师徒 8对,并进行了奖励。五是完善“周末教育讲坛”为平台的培训体系,不断丰富“周末讲坛”的活动形式和内容,做到培训对象覆盖到全面,内容细化到学科,活动延伸到学校。全年举办“周末讲坛”20期,参训人员超过3000人次。

  (五)创新引进人才机制。我们积极探索多种途径招录教师。一是积极引进优秀在职硕士研究生2名;二是赴知名师范高校,采用“绿色通道”,特聘优秀硕士毕业生4名;三是按事业单位招录程序,通过笔试、面试等形式,录用新教师33名,同时对新录用的37名新教师,采用与骨干教师“一对一”的模式进行为期一年的跟岗培养。

  (六)扎实开展群团工作。工会服务教育能力进一步增强,召开了九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一批先进集体受到表彰。顺利完成了全市63个基层工会的换届选举工作。组织教职工参加《庆五一“劳动最美”全市职工书画展》,教师书画作品参展率、获奖率占全部作品的80%。共青团工作在创新中有了新发展,荣获2012年度常州市五四红旗团委、金坛市优秀团委。我局获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

  六、继续抓好校园和谐稳定,教育发展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一)抓好校园法治建设。认真落实学校的“六五”普法中期评估工作,建昌小学获得专家组好评。加强学校法制教育工作,先后安排8场法制讲座和法制展板,青少年法制教育向专项化、常态化发展。

  (二)抓好信访维稳工作。认真做好两会期间教育系统维稳工作,未发生一次越级上访和赴京上访事件。认真做好来信、来访、来电等接访工作,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截止目前,共收到信访件39件次,其中上级部门转交16件次,接访率和按时报结率100%。

  (三)切实维护校园安全。建立了教育系统安全工作例会制度和校园安全保卫工作培训机制,校园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提高。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安全管理,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见》,学前教育机构的安全意识明显增强。继续开展了学校食品、药品等安全专项检查,出台了《金坛市中小学食堂规范管理工作意见(试行)》,确保学校卫生安全。进一步规范接送学生车辆管理,加强了对在建项目的安全监管,高度重视学校安全隐患全面排查,投入1000多万元对排查出的292项各类安全隐患进行了整改,现已全部整改到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