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金坛质监局将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市局关于年度质监工作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质监工作全局,以服务加快转型升级为主线,大力实施质量强市战略,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监,着力建设法治质监、科技质监、服务质监、廉洁质监、和谐质监,为促进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质量保障。全年要着重做好三个方面工作:
(一)推进质量强市战略,加速从抓“产品质量”向促“发展质量”转型提升。推进质量强市就是要围绕全市工作大局,强化质量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障作用,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为突破口和着力点,创新质量发展机制,完善质量发展政策,优化质量发展环境,全面加强质量管理,努力实现质监工作从抓“产品质量”向促“发展质量”迈进。要重点突出两个抓手:
一是抓大质量工作机制的构建。2014年,要加快配套完善质量强市相关工作机制,加强对质量强市的统筹规划和组织领导,协调各镇区、各部委办局建立相应工作制度,把质量强市纳入区域发展规划,明确促进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配套政策和措施;用质量强市战略凝聚人心,引导动员更多企业成为质量提升的实践者、受益者;制定质量强市绩效考核评价办法,与市现行的科学发展绩效考核体系配套,以强化导向、推动落实。
二是抓质量管理的水平提升和工作创新。大力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引导和推动企业管理与国内先进水平接轨,重视追求卓越绩效的业务流程管理,培育树立行业质量标杆。推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健全计量、标准、质量管理体系,强化生产经营过程的质量控制和管理,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督促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引导企业建立健全生产经营全过程质量安全控制体系,推进全面质量管理和质量工程师教育,提高企业综合素质。发挥认证认可市场的优势,推进质量、环境等管理体系认证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的实施。加强认证执法监管,规范认证市场秩序。
(二)严守安全底线,维护社会生态和民生健康安全。质量是基础,安全是底线。全系统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监管为民的理念,狠抓四项措施落实,严守安全底线。
一是加强风险管理。充分利用OA平台,建立以预防为主的风险管理机制,把风险分析和管理作为保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建立产品质量信息库,定期对全市产品质量举报投诉状况进行分析,关注老百姓举报投诉的热点、焦点问题,把握全市的质量、安全和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区域性、趋势性问题,对重大安全隐患做到早发现、早研判、早预警、早处置,避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和行业性质量安全问题。
二是严格市场准入。充分发挥生产许可、强制性产品认证等市场准入制度对产品质量安全的屏障监督作用。结合实际规范工业产品生产许可省级发证产品的受理工作,规范审查流程,严把准入条件,严守准入门槛。
三是突出过程监管。切实加强对获证企业生产加工重点关键环节的监管,根据企业质量和产品风险等级,认真落实分类监管、日常巡查、驻点监督等措施。严厉打击无证生产行为,严厉查处使用非食品原料、擅自扩大食品添加剂使用范围、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等违法行为。进一步完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体系,推进安全监察、检验检测、使用管理等责任落实,加大责任追究力度,优化安全监察组织网络,提高安全监察效能。深入开展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落实隐患治理措施,消除盲区死角。
四是着力执法打假。认真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产品专项行动,集中整治重点产品、重点行业、重点地区,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围绕食品、农资、建材、强制性认证产品等重点产品,适时组织专项执法打假。通过法技结合,加强案件信息研判,开拓新的执法领域,努力挖掘案源。加强稽查执法案件分析,提高专项整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抓好大案要案的查处工作,严厉查处社会危害性大、性质恶劣、涉及面广、涉嫌犯罪的案件,确保我市质量安全始终保持良好平稳态势。
(三)加强基础建设,提升服务转型发展的支撑力。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主线,寻找积极作为、服务转型升级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加强基础建设,加大服务力度,促进转型升级科学发展。一是提升技术检测服务的能力。技术机构要从着重从产品质量检测检验逐步向质量诊断、风险预警、技术攻关和检验方法研究、促进科技创新等方面转变。积极面向企业,建立和完善开放式的检测服务体系,将质量技术检测实验室的物力资源,智力人才资源、技术信息资源进行最大限度的开放和利用。二是提升计量基础支撑服务的能力。强化重点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监管,推进以集贸市场、餐饮业、出租车、加油充气站行业为重点的民生计量诚信体系建设,完善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管理,提高抽查合格率。强化监督执法,创新监管模式,引导消费维权,切实解决社会群众普遍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