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省环保厅《关于加强环境舆论监督和引导工作的通知》(苏环办[2011]68号)和《关于印发<江苏省环境舆情监控工作方案>的通知》(苏环办[2012]274号)要求,为进一步规范环境舆情监控工作程序,加强环境舆论引导,促进环境问题解决,经研究,特制定《金坛市环保局环境舆情监控工作方案》,现印发给你们,希认真遵照执行。
附:1.金坛市环保局环境舆情监控工作方案
2.环境舆情登记表
金坛市环境保护局
2013年3月8日
附1:
金坛市环境舆情监控工作方案
为及时掌握环境舆情信息,加强环境舆论的监督和引导,对各类媒体散步和传播的一些突出环境问题能够及早发现、及早介入、及早处置,防止因突出环境问题引发公共危机和政府公信力下降,建立起完善的环境舆情收集、研判、报送和处置工作机制,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及时掌握各类广播、电视、报纸、网络、数字媒体以及网民在论坛、博客、微博上发布的有关我市环境保护方面的报道及评论,特别是新媒体和网民关注的环境热点和焦点。进一步加强正面引导,释疑解惑,化解矛盾,消除不良影响,树立环保部门良好的对外形象。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环境舆情监控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市环保局舆情监控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诸葛林
副组长:钱 炜 薛金华
成 员:倪友华 钱雪莲 徐 俊 吴耿瀚 王 芳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陈为民、林丽丽、王洁、朱蔚、徐敏、蔡彧翔、周珉瑾、柏文斌、许燕、陈云伟为办公室成员,具体负责组织开展环境舆情收集、报送和回复等工作。
有关科室职责分工如下:
办公室:做好环保政务信息的发布工作,侧重负责网络环境舆情的收集、跟踪、登记、报送。每天至少2次对网络论坛进行浏览和搜索,发现环境舆情信息,及时上报局主要领导批阅。
宣教法制科:负责各类广播、电视、报纸、网络、数字媒体以及论坛、博客、微博中环境舆情的收集、跟踪、登记、报送。每天至少2次对上述媒体进行浏览和搜索,发现环境舆情信息,及时报送局办公室;紧急情况下,可直接上报局主要领导批阅。对于可能引起群体事件的重大环境问题和有关信息,负责填写《环境舆情登记表》,经局主要领导审阅后上报省环保宣教中心。(省环保宣教中心联系人:顾宇辉,电话/传真:025-86514261,E-mail:xixw@jshb.gov.cn)
综合室:及时向局办公室报送环境监察执法工作信息,侧重负责网络环境舆情的收集、跟踪、登记、报送。每天至少2次对网络论坛进行浏览和搜索,发现环境舆情信息,及时报送局办公室;紧急情况下,可直接上报局主要领导批阅。
信访室:负责收集各类媒体中有关环保投诉的帖子和信息,并做好登记、报送、落实核查和解释答复工作。每天至少2次对网络论坛进行浏览和搜索,及时报送局办公室;紧急情况下,可直接上报局主要领导批阅。
其他部门要配合做好舆情监控工作,安排专人收集、整理媒体和网民关注的全市环境热点和各类环境事件信息,发现环境舆情信息,并及时上报上述4个科室,建立信息互通共享机制,形成全方位的监控工作网络。
三、程序及工作方法
(一)网络舆情监控的基本程序
收集舆情—核实舆情—报送舆情—处置舆情。
(二)工作方法
1、对各类广播、电视、报纸、网络、数字媒体以及网民在论坛、博客、微博上发布的环境舆情进行查询、收集,对新出现的环境舆情及时下载,对不良舆情进行监控,做好记录、梳理等工作,及时上报,正确处置。
2、利用百度、google等搜索引擎对舆情进行搜索,对主要门户网站、政府网站、新闻网站网友留言、网上论坛、博客、即时通讯等互动性栏目,通过网页逐条浏览或者通过关键字词全网搜索等形式,收集相关舆情信息和留言,并将收集到的网络信息材料及时报送。上报内容包括网络实名、舆情和网友留言大概内容等。
3、局办公室按照局主要领导批示将监控到的舆情信息进行分转交办,责任部门要按照“快速反应、确认事实、妥善处理”的原则及时对环境舆情进行分析、判断、评估,准确查找舆情信息产生的原因,认真核实舆情反映的问题,对舆情走向作出正确的判断,对舆情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客观、全面评估。
4、在对舆情作出初步研判后,责任部门要以发帖、跟帖、撰写评论文章、介绍事实真相等不同形式进行回复,积极释疑解惑,化解矛盾,消除影响,矫正视听,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回复重在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同时要注意用语艺术,做到心诚貌恭,讲理不失礼。回复内容须经分管领导审阅,并由局主要领导审核,按照统一的口径发布,让正面信息先声夺人,为市民群众提供权威声音,营造有利舆论。按照“及时、准确、公开、透明”的原则,不论是舆情初步形成,还是舆情已成热点,都要主动澄清事实真相,争取市民理解支持。重大舆情处置后,要密切关注事件进展情况,防范负面舆情出现反复。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开展环境舆情监控工作,对舆情进行跟踪了解、分析汇总、回复反馈,有助于及时了解舆情动态,有助于接受社会监督,有助于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反应迅速。环境舆情监控工作要着眼于“快”字,既要及早发现苗头问题,又要找准问题的根源,迅速制定应对措施,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处置,防止造成负面影响。
(三)及时总结。要及时总结工作得失,提高工作水平,对舆情反映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要迅速查实并落实整改措施,注重后续跟踪报道,真正做到关心群众诉求、着力为民解忧、切实取信于民。
附件2:
环境舆情登记表
单位: 签发人:
舆情标题
|
|
发生地点
|
|
媒体名称
(网址)
|
|
舆情
摘要
|
|
联系人
|
|
联系电话
|
|
传真
|
|
手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