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常州市金坛区人民政府网站!
 
当前位置: 政务公开 > 镇、开发区 > 金城镇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业务工作 > 内容
 
信息名称 金城镇二〇一三年安全生产工作意见
索引号 014139214/2013-00001
主题分类 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监管 体裁分类 意见 组配分类 安全生产 金城镇 业务工作
文件编号 镇政发〔2013〕15号 发布机构 金城镇
生成日期 2013-01-30 公开日期 2013-09-18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 金城镇二〇一三年安全生产工作意见
 
金城镇二〇一三年安全生产工作意见
镇政发〔2013〕15号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推动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做好2013年全镇安全生产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根据国务院、江苏省、常州市和金坛市政府安全生产工作部署和会议精神,现就2013年全镇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为指导,以深入开展“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为载体,以突出预防、落实责任、强化双基、抓住重点、务求实效为主要措施,以进一步减少事故总量、有效防范较大事故、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为目标,坚持 “常规性工作抓深化,基础性工作上台阶,创新性工作求突破”的工作原则,突出抓好 “八个强化”,努力推动全镇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二、工作目标

  全年安全生产各项指标控制在金坛市安委会下达的考核目标以内,杜绝重特大事故,遏制较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努力实现事故总量和死亡人数双下降。企业自我管理和本质安全水平明显提升,基层基础工作得到明显加强,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秩序得到进一步改善。

  三、重点工作

  (一)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一是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通过严格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实施分类指导和重点监管、跟踪落实整改措施以及警示约谈、责任追究等方法途径,督促企业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要强化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把安全生产作为企业固本强基的重要内容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健全规模企业、高危企业安全管理机构和规章制度,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加强技术改造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二是严格落实部门监管责任。镇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发证、谁负责”的原则,负责本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要按照安全生产职责分工,切实加强对本部门、本行业、本系统安全生产的综合组织、协调和督导检查工作,强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联合执法工作机制,严厉打击非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同时,自觉接受安委会办公室的协调指导,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三是严格落实属地管理监管责任。各村委会要严格落实村委主任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建立健全村委领导班子成员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度。要按照《安全生产法》、国发[2011]40号、国发[2010]23号、坛政发[2012]120号等法律法规和文件规定和属地管理的原则,落实辖区内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监管职责。要加大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支持力度,加大安全生产投入,配备足额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二)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基层基础。一是继续开展安全生产长效考核。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为核心,以加强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为重点,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和村、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履职为主要内容,细化对村和单位安全生产履职情况的考核。通过对村、有关单位和被抽查企业的安全生产长效管理考核,落实企业的主体责任,村委和单位的监管责任,提高企业的本质安全度。二是继续推进安全标准化创建。严格按照《国务院安委会关于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安委[2011]4号)要求,在重点行业领域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面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安全标准化培训,建立企业达标建设基础档案,实行动态管理,提高企业安全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水平,努力完成达标任务。三是继续深入排查治理事故隐患。要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理念,建立健全企业全员排查、专家检查、动态分析、登记报告、分级治理等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严格落实隐患销号制度,确保整改治理到位。各村及有关单位要加大对重大隐患整改的监控监管力度,建立本地本行业领域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台账,做到排查治理责任、措施、资金、时间和预案“五落实”,并对重大隐患实行挂牌督办。

  (三)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在深入开展事故隐患排查和治理的同时,对易发事故的重点行业继续开展专项整治,全面排查治理安全隐患,提高行业安全生产水平。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全面实施交通安全生命保障工程,进一步完善道路交通安全长效管理机制;严格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优化企业布局,严格化工集中区安全管理,提升危险化学品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深化建设工程领域安全专项整治,按照“谁发证、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安全监管责任;加强冶金铸造行业安全监管,抓好危险生产环节的专项治理;落实校车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强化校车安全监管;各村要大力实施社会单位消防“四个能力”建设,按照《江苏省关于乡镇(街道)推行消防网格化管理实施意见》,坚持六有标准,全面推进消防网格化管理;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严厉打击未经注册登记非法使用行为,规范电梯联保行为和电梯联保市场秩序。

  其他行业领域要结合各自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隐患排查治理和专项整治工作。

  (四)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执法监察。一是加大安全生产执法检查的工作力度。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安全生产监管年度执法工作计划编制办法的通知》(安监总政法〔2010〕183号)要求,安监部门按照统筹兼顾、突出重点、量力而行、提高效能的原则,结合本镇安全生产实际,编制执法计划,并严格执行上报备案制度。各村及其他负有安全生产行政执法职能的单位,也要认真编制执法计划或方案,集中主要力量,加强职责范围内安全生产监察执法工作,营造安全生产监察执法的强大声势。二是加大打非治违的工作力度。巩固和深化2012年“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的成果,进一步完善“打非”工作机制,加强村、单位间的协调与配合,着力推进源头治理,健全“打非治违”工作长效机制。按照“四个一律”的要求,以更加严密的组织方式,更加有效的执法监督,严厉打击无证生产经营建设行为以及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擅自生产、关闭取缔后擅自恢复生产等非法违法行为。坚持元旦、春节、“五一”、“十一”等重大节日领导带队检查制度和冬、夏季事故高发季节专项检查以及重大活动敏感时段重点检查等制度。三是加大联合执法的工作力度。各村、单位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大联合执法的工作力度,形成工作合力。要认真组织开展对危化品、人员密集场所、道路交通、特种设备、燃气等行业领域安全生产联合执法工作。四是加大安全生产事故的查处力度。对企业发生的安全生产亡人事故,依据《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依法追究事故单位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同时,严厉查处迟报、拖延不报或瞒报事故的行为。

  (五)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一是广泛开展安全文化宣传。加强安全生产形势政策宣传,宣传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深入持久地宣传贯彻国发〔2011〕40号、国发〔2012〕30号和省政府〔2012〕112号文件精神,形成有利于推动安全生产工作的文化氛围。继续深入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月”、“《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安康杯”竞赛、“青年安全示范岗”等活动,培育和塑造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安全文化活动品牌。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广泛开展宣传教育,使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二是深入开展安全教育培训。认真落实安监总局44号令和《国务院安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培训工作的决定》(安委[2012]10号)要求,按照“整合资源、拓展范围、提质增量、快速发展”的思路,依法加强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工作,把安全教育培训纳入目标考核和执法检查的主要内容。在做好“三类人员”持证上岗培训基础上,切实抓好企业技术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企业班组长、易燃易爆易泄漏点责任人等新增人员安全生产培训工作。建立并规范从业人员培训档案,做到一人一档。三是不断丰富安全文化载体。围绕加强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大力推进安全文化建设示范创建活动,努力建设一批安全文化实体工程。深化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创建活动,力争在各个行业选树一批有特色的示范企业。加快安全社区建设,力争在中心集镇安全社区、企业主导型安全社区建设上取得突破。加强与媒体的合作,开辟安全生产公益宣传专栏,提升安全文化传播效果。

  (六)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源头管理。一是严格高危行业安全生产行政许可。严格非煤矿山、危化品、烟花爆竹、特种设备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备案、审批和审核,认真执行安全生产许可制度和产业政策,严格技术和安全质量标准,严把行业安全准入关。认真执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和使用)制度。二是完善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机制。全面贯彻执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进一步明确相关许可等权限及规定。认真落实国家安监总局186号文件要求,以“两重点一重大”(重点危险化工工艺、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为重点,加强监管,落实措施。建立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联席会议制度,推动各相关职能部门进一步明确监管责任。结合第三轮化工整治,开展提升危险化学品领域本质安全水平专项行动,有效规范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建设行为,进一步提高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三是健全职业健康监管模式。严格执行《职业病防治法》,认真实施国家和省职业病防治规划。切实做好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职业健康监护、职业病危害重点行业专项整治、职业病危害事故查处等专项工作。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建立健全信息通报发布机制、职业病危害监测预警机制和重大事件联合督查应急机制。

  (七)进一步强化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一是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认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应急资源普查,充实和完善包括高危行业企业应急预案、应急队伍、应急专家、应急物资、应急医疗等信息的应急资源数据库,并且建立健全数据共享、调用的协调机制,确保信息资源的安全性、时效性和准确性。二是完善安全生产应急工作机制。加强部门的协调配合,提高应急处置效率。依托大型企业、公安消防等救援力量和专业应急救援小分队,逐步建立以消防专业队伍为主体的应急救援机制。加强应急救援装备建设,强化应急物资和紧急运输能力储备。三是加强应急预案管理和演练。进一步强化和规范应急预案的编制、备案、修订、演练等工作,切实增强应急预案的针对性、操作性和实效性。各村、各单位要认真分析本地区、本行业面临的主要事故风险,按照简明扼要、管用有效的原则及时优化应急预案,为快速处置各类事故提供保障。加强企业预案与政府相关应急预案的衔接,定期组织开展应急预案演练,切实提高事故救援实战能力。督促企业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培训责任制度。使从业人员熟练掌握本企业应急处置程序、安全生产规程和自救互救常识,避免盲目指挥、盲目施救。

  (八)进一步强化安监队伍建设。按照十八大关于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部署和要求,紧密联系安全生产工作实际,进一步加强教育、管理和监督,切实抓好安监队伍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争做安全发展忠诚卫士,创建为民务实清廉安监机构”等主题实践活动,着力建设作风扎实、业务精通、严格执法、廉洁奉公的安全监管监察队伍。

  金城镇人民政府

  2013年1月30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