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将《金坛市创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金坛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3年4月27日
金坛市创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实施方案
为有效开展创建国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落实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和社区行动的防控慢性病的有效策略,按照<<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指导方案>的通知>>(卫办疾控发〔2010〕172号)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
(一)总体目标
2013年全面启动创建工作,召开创建启动及动员大会,各项保障措施到位,各部门前期准备工作到位,部门间通力合作,力争通过省级慢性病防治示范区的验收考核。
2014年申报国家级示范区,在通过省卫生厅组织考核验收的省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各项创建工作,力争创成通过卫生部组织考核验收的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二)工作目标
1.建立市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专业机构支持、全社会参与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机制与体制。
2.建立和完善慢性病防控工作体系,加强慢性病防治队伍建设,提高专业人员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3.规范开展慢性病综合监测、干预和评估,完善慢性病信息管理系统。
4.探索适合于我市的慢性病防控策略、措施和长效管理模式。
(三)主要指标
1.知识知晓率:人群慢性病知识知晓率达到70%以上;自我血压水平知晓率达到70%,自我血糖水平知晓率达到30%。
2.健康行为形成率:成年男性吸烟率控制在60%以下;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低于8克;平均每天运动量6000步以上的成年人的比例达到35%以上。
3.慢性病早期发现率:高血压、糖尿病登记率不低于本地调查患病率或全国平均患病率的60%;干预人群重点癌症早诊率不低于50%。
4.慢性病管理率:人群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率分别不低于35%和30%。
5.慢性病控制率: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血压、血糖控制率分别不低于30%和25%。
二、主要工作内容
(一)收集基础资料,开展慢性病相关社区诊断
收集、整合并分析全市基础信息和资料,建立全市基础信息数据库。分析本地主要慢性病及危险因素流行情况,确定重点目标人群和优先领域,明确主要策略和行动措施。
(二)建立和完善慢性病监测系统
逐步建立和完善覆盖我市全人群的慢性病监测系统,至少包括死因监测、肿瘤登记、心脑血管事件报告、慢性病危险因素监测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信息等基本内容,不断提高监测质量。建立慢性病信息管理平台,定期发布全市慢性病预防控制相关信息。
(三)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在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作用,突出我市特色,围绕控制烟草消费、推动合理平衡饮食、促进健身活动等重点内容,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建立长效运行机制。基本要求如下:
1.在《金沙周刊》设置固定慢性病宣传专栏,广泛开展慢性病预防宣传教育。
2.市疾控中心每年为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提供健康教育资料模板和核心信息,并且能够达到相关数量要求。
3.各村(居)委会为村(居)民开展健康讲座和咨询,设立慢性病综合防控知识宣传栏,发放慢性病防治相关宣传材料,普及慢性病防控知识和理念。
4.学校为学生开设慢性病相关健康教育课。利用幼儿园家长会等形式,举办合理膳食、口腔保健等知识讲座。
5.市政府组织社会各界,积极支持并参与全国高血压日、联合国糖尿病日、肿瘤防治宣传周、世界无烟日、全民健身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日、全国爱牙日等宣传日活动。
(四)深入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面向全人群,深入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推广简便技术和适宜工具,提高居民自我管理健康的技能。基本要求如下:
1.政府组织,多部门参与,广泛开展群众性健身活动,鼓励群众广泛参与健身运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建设有利于身体活动的支持性环境,组织职工开展群体性健身活动,落实工作场所工间操健身制度,实施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
2.推广食品营养成分标签,鼓励并引导食品生产企业开发和生产低糖、低脂和低盐等有利于健康的食品,通过宣传合理膳食的知识以及发放控油壶、控盐勺等措施,科学指导居民合理营养、平衡膳食。
3.政府部门带头,全社会开展控制吸烟行动,创建无烟场所、单位。
4.创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示范社区、示范单位、示范食堂或示范餐厅。
(五)重视慢性病高危人群,采取预防性干预措施
1.全市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定期为职工提供体检,及早发现慢性病高危人群和患者。在有条件的场所建立健康指标自助检测点,提供体格测量简易设备。
2.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落实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制度,提供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血糖等服务。
3.对超重肥胖、血压正常高值、糖调节受损、血脂异常和现在每日吸烟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实施管理和健康指导。
4.在有条件地区开展以儿童为重点的口腔龋齿检查,对检查中发现患有龋齿的儿童及早进行充填,开展适龄儿童窝沟封闭。
(六)加强基层慢性病防治,规范慢性病患者管理
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加强慢性病患者规范化管理,提高社区高血压和糖尿病的登记率和管理率。建立慢性病管理信息系统,开展慢性病管理效果评估。强化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作用,推广“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等模式。针对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康复期等慢性病人,以社区居委会(村委会)、工作场所为单元,组织患者学习慢性病知识,交流防治经验,逐步提高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三、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
成立创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领导小组,建立多部门合作机制。领导小组组长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市卫生、发改、财政、人社、宣传、教育、民政、公安、环保、科技、文广体、住建、经信、工商、药监、城管、团市委、工会、妇联、残联等相关部门分管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卫生局,负责工作规划与计划制定、组织实施、协调管理、督导检查和考核评估。根据工作需要,定期组织召开联席会议,督促落实相关部门的职责,统筹协调解决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成立由预防保健、慢病治疗等方面专家组成的技术指导专家组,负责技术指导和决策咨询。
(二)经费保障
慢性病示范区创建工作纳入市政府的议事日程,列入市政府工作的任务。慢性病防控工作经费纳入市财政预算,安排专项经费。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力量支持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经费保障机制,保障慢性病防控工作长久可持续发展。
(三)政策保障
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出台相关的政策,支持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基本内容包括媒体公益宣传,推动合理膳食,低盐饮食,促进身体活动,加强烟草控制,方便慢性病高危人群和患者早诊早治和双向转诊。
(四)能力建设
加强慢性病防控队伍建设,市疾控中心设立慢性病防控专业科室;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有专人负责慢性病防控工作。市人民医院、中医医院同时负有慢性病预防控制的任务。
建立指导和培训制度,市疾控中心、人民医院和中医医院要定期为全市各基层医疗机构提供规范化培训和技术指导。市人民医院、中医医院要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对口帮扶指导关系,提高基层卫生人员慢性病综合防控能力和诊疗技术水平。
四、督导与评估
创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制定督导检查制度,组织对慢性病防控工作进行经常性督导检查与考核评估。邀请省、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及省、市慢性病综合防控考评组定期或不定期对我市创建工作进行现场督导检查,对防控措施及效果进行评估。
附件:金坛市创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领导小组名单
附件
金坛市创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领导小组名单
组 长:丁荣余 市长
副组长:王艳红 副市长
成 员:徐忠敏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外宣办(市政
府新闻办)主任
李志芳 市卫生局局长
傅小平 市发改局副局长
于东亮 市经信局副局长
陈金娣 市教育局副局长
陈林凤 市科技局副局长、知识产权局局长
贺国洪 市公安局副局长
聂卫斌 市民政局副局长
江忠平 市财政局副局长、金融办主任
王金华 市人社局副局长
殷 俊 市住建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吕 品 市文广体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袁永炜 市卫生局副局长
陈 云 市环保局副局长
陈 旭 市城管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马迎俊 市药监局副局长
史悦平 市综合抽样调查队队长
张 群 市总工会副主席
张 婕 团市委副书记
钱永锋 市妇联副主席
周延卫 市残联副理事长
邓奋华 市工商局副局长
杨小平 市疾控中心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卫生局,袁永炜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