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常州市金坛区人民政府网站!
 
当前位置: 政务公开 > 政府部门 > 住建局 > 业务工作 > 内容
 
信息名称 住建委关于2013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和2014年主要工作打算的报告
索引号 014138860/2013-00028
主题分类 其他 体裁分类 报告 组配分类 其他 住建局 业务工作
文件编号 坛建发〔2013〕175号 发布机构 住建委
生成日期 2013-12-09 公开日期 2014-01-08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 住建委关于2013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和2014年主要工作打算的报告
 
住建委关于2013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和2014年主要工作打算的报告
坛建发〔2013〕175号

  今年以来,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我委紧紧围绕 “常金一体、东扩南移、苦干三年、强基进位”的总体发展要求,认真贯彻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和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全力推进滨湖新城建设,积极开展城乡环境整治,组织实施民生工程,全面推进各项重点工程建设。现将2013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和2014年主要工作打算报告如下:

  一、2013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城乡重点工作目标完成情况

  1.经济适用房和安置房建设。全面有效推进住房保障政策体系省级试点示范工作,贯彻实施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并轨以及共有产权经济适用住房两个试点工作并通过省厅预验收。安置经济适用房300户,对23户困难住房家庭发放租金补贴9.8万元。开工建设1807套公共租赁住房,其中,1227套进入主体施工,580套进入基础施工。新开工建设382套经济适用住房。拆迁安置保障房建设顺利推进,8月份竣工交付了万士新村,共计18万平方米。预计到2013年12月底,南洲花园四期、新安花园、新城东苑二区,共37.2万平方米,可竣工交付。今年新开工建设新城东苑四区保障性住房、愚池新村三期以及用于安置钱资湖湖南侧动迁户的岸头佳园、九洲里花园两个安置小区。2013年已经争取到账省级以上住房保障资金6412万、区域供水72万,村庄环境整治补助资金668万,合计7152万元。

  2.区域供水工程。完成西阳供水主管、北环西路主管、钱资湖临时取水管道、直溪增压泵站、洮西镇内管网改造工程的建设任务。启动朱林至薛埠和花山主管、北环西路至后阳主管,西岗、茅麓片区管网改造、社头、白龙荡、城西、后阳、西阳、花山片区管网改造项目开工建设。乡镇水厂回购工作有所进展,今年共收回5个水厂,预计到年底共建设供水主管网26公里。支管网改造35公里。

  3.市政园林建设。汛期前完成望华新村、周家棚、金三角、冯庄等8处的防汛排涝工程。建设防汛管道5.8公里及小型提升泵站两座。全面完成春风西路、沿河东路(金谷华城段)、晨业路、纬向路(东一环—东三环可施工段)工程的建设任务;完成汇贤路改造、横街西段改造、文化路改造工程,全面开工建设南二环改造(金宜路—老镇广路)、纵十路、横一路、纬向路(东三环—汇贤路段)等道路;完成金坛大道西延、丘荡路工程的前期手续,为明年项目的快速推进做好铺垫。下塘河四期生态景观工程全面开工,年内完成土方等基础设施建设。

  4.村庄环境整治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按照常州市“三年任务,两年完成”和实施整体推进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全力推进村庄环境整治工作,严格按照省定标准,加大整治业务技术培训与指导,规划保留点村庄实行 “六整治、六提升”,非规划保留点村庄实行“三整治、一保障”。在6月底完成全部1667个村庄的环境整治工作。按照全市统一要求,做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相关前期基础调研工作,下发了《住建委2013年度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任务分解表》,棚户区改造、老小区整治、背街小巷改造等工作正有序开展,预计在年底前全面完成2013年整治任务。

  5.房屋拆迁工作。今年以来全力组织实施钱资湖南岸房屋动迁安置工作,深入开展了调查摸底和政策研究工作,先后完成了安置房规划选址、动迁力量组织、宣传方案制定、稳定风险评估、考核办法、人员培训等工作。该地块共有被动迁户3204户,60万平方米,现已全部签订了房屋动迁补偿安置协议。同时有效推进钱资湖北侧房屋动迁扫尾工作,除五干村1户外,其余170户已全部签约。老城区房屋拆迁结转项目也有了新的进展,查报站、金海湾项目已经完成,徐塘新村项目剩余1个企业尚未签约,县府路周边项目新签7户。

  6.城市排水工作。完成一污厂中控系统改造工程。服务开发区工业园区的金宜路污水泵站及管道完善工程正在全面推进,年内完成工程建设并交付使用。对金城镇片区老企业的污水接管进行规范整顿,有56家企业按照要求安装了排污口设施、铺设整改厂区内雨污管网、并办理了接管手续。严格新建企业污水的接纳管理,新增重点接管企业9家。完成了碧水华庭二期、左邻右里三期、华庭嘉园等小区生活污水的接管工作。

  7.城市燃气管理。全市拥有管道燃气用户5.8万户左右(比去年增加13%),工商业用户430户,供气规模6000万立方米(与去年持平)。目前总干管长度约490千米,2013年新建管道长度30千米。瓶装燃气用户14.2万户,年消耗液化石油气近7880吨(比去年增加7.94%)。加强学校用气规范化管理。对全市58所中小学学校食堂安全工作进行调研,对天然气管道经过学校食堂的安装管道天然气;对使用液化石油气的校园食堂实行统一配送服务,从源头上杜绝校园食堂安全事故发生。

  8.城市路灯管理。全年总计新装路灯1433基、拆装路灯274余基。完成了汇贤路、春风西路、沿河东路、晨业路及盐港路照明工程,全面开工建设S240、S241、S340省道的路灯工程建设。

  9.物业管理工作。根据新出台的《江苏省物业管理条例》组织了全市物业管理从业人员培训。完成春风二村等小区整治改造规划设计方案,对华城二村等小区进行零星维修改造共计16处, 配合城管部门对全市33个老小区的毁绿和乱堆放现象进行集中整治。全年共归集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约6000户,共计约2500万元。

  10.创建工作。加大创建工作力度,完善机构与网络,成立了住建委创建办公室,统一协调住建系统节水型城市、人居环境奖、人居范例奖等创建工作。今年1月荣获省节水型城市、省人居环境奖。3月“宜居工程建设”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目前全国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正在继续推进中。今年完成3家江苏省节水型企业、7家江苏省节水型单位、4个江苏省节水型小区的创建工作,截止目前共创建17家省节水型企业、17家小区。水环境治理和数字化城管两个争创省级人居环境范例奖项目申报材料已上报省厅。

  (二)房地产管理

  1.房地产市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把稳定房价和满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需求作为房地产重点工作。对全市范围内在建销售开发项目建立动态监测点,及时准确采集相关的信息,分析市场变化特征、预期市场走势。加大对售楼现场公示制度、价格备案制度、一价清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力度。1-11月份,新开工商品房90.57 万㎡,同比上升6.19%,竣工交付商品房102.39 万㎡,同比上升60.91%,实现商品房备案销售71.02万㎡,同比上升28.06%,其中商品房成交均价为6142元/㎡(不含安置房),较去年同期上升7.37%,商品住房为5787元/㎡,同比上升8.03%。1-11月份,完成房地产总投资31亿元,同比上升29%;商品房价格基本平稳。目前我市具有资质的开发企业共有53家,其中外地在本市设立分公司的一级企业1家(虹亚集团);二级(含暂定贰级)资质企业26家。

  2.产权产籍管理。全年共核发房屋所有权证和他项权证25890份,同比增长4%,面积800万平方米,发证准确率达100%。产籍管理方面,全年共整理、装订档案16763份,协助法院查、解封档案800余份;接待服务对象19009人次。全年共完成公房租金综合收缴率95.7%。为确保公房完好和使用安全,全年共维修公房75处,维修面积840平方米,房屋维修验收率和合格率均达到100%。认真做好房地产经纪机构的备案登记工作,今年新增备案的房地产经纪机构2家,目前全市共有网签经纪机构19家,全年共网签二手房5090套,全年共受理异地备案二手房评估报告1624份。

  3.房屋测绘工作。加强房产测绘审核,全年共审核商品房146.68万平方米,报告323份;单位产151.84万平方米,报告197份;私产4.19万平方米,报告179份,准确率100%。全年共签订白蚁预防合同176份,面积252万平方米,实际完成施工面积275万平方米;发放竣工报告168份,面积262万平方米;完成灭治项目131宗,面积1476平方米,较去年有大幅提高。新建房白蚁预防率均达95%以上,旧房灭治率达100%,有效地遏制了白蚁的危害。

  4.房屋安全鉴定。全年共受理出具住宅装修审定450户,约58500平方米;鉴(审)定房屋24处,面积约19445平方米。受理投诉举报80起,巡查11起,调查询问笔录23户,限期办理《通知书》44份。安鉴所顺利通过2012年度全省房屋安全鉴定机构规范化工作考核,并被江苏省房地产业协会评为2012年度房屋安全管理鉴定先进单位。

  (三)建筑业管理

  1.资质升级情况。全年施工人数稳定在7万人以上,全市建筑企业完成总承包一级3家、专业承包5家资质升级。全市目前共有建筑企业156家,其中一级总承包企业15家,二级总承包企业29家,一级专业承包企业5家,二级专业承包企业13家,设计与施工一体化企业2家,劳务企业51家。

  2.招投标监管。全年共完成275个标段项目招投标的监管,累计建筑面积330万平方米,累计工程造价达到 45亿元。通过招投标,共节约建设资金3亿元。大力推进电子化招投标,共有88个标段完成了全程电子化招投标。采用资格后审电子化招投标的项目,与非电子化模式相比,中标的让利率大幅度提高,同时对有效遏制围标、串标现象起到一定作用。

  3.施工图审查。严格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对施工图设计文件中涉及公共利益、公众安全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内容严格审查,完善了施工图审查内部管理规章制度。全年共审查工程项目800多项,审查面积为350万平方米,通过技术审查,共查出违反建设工程强制性条文数820条,违反强制性标准数2200条。从源头上保证了建设工程质量,也促进了各设计单位的设计水平的提高。

  4.工程质量监督。深入贯彻《江苏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质量监督实施细则》,进一步改进监督方式,重点强化质量巡查工作。全年共承担受监项目426项,面积415万平方米。推荐申报并评审通过2012年度常州市“金龙杯”优质工程7项,推荐申报2013年度江苏省“扬子杯”优质工程2项。全市建设工程质量处于较好的受控状态,未出现重大质量事故。特别是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推进有力,质量管理措施力度较大,质量通病控制措施落实情况较好,施工质量控制总体水平优于其他项目。

  5.建筑安全生产监管。全年新受监督工程320项,建筑面积445万平方米。组织召开起重机械设备的专项检查,对全市所有的起重设备及小型机械进行拉网式检查,封停塔机20台次,施工电梯5台,井架10台,开出局部整改停工通知书20份,检查意见书300份,对陈旧过期的设备进行了告知和公示并强令淘汰,确保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正常运转。狠抓“文明工地”建设,全市共创省级文明工地38项,常州市级文明工地13项。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

  6.工程档案工作。重新修订《金坛市建设工程档案编报手册》,使档案收集整理工作更加全面规范。全年现场预验收231次,开出现场预验收意见书195份,档案接收证明书193份,报送责任书206份。加强电子档案接收和档案数字化建设,对已进馆纸质文件进行扫描,以TIF或JPEG格式存储,目前已扫描并存储标准卷41896卷。推进声像档案工作,经过严格审核,目前有52个工程的声像档案被收集入库,接待外来人员查档205次,为城市建设、工程备案、房产办理、资质年审、司法部门取证、房屋维修等提供了大量的凭证和依据。

  7.建筑人才培训。依托建筑技工学校,开展建筑行业培训考核人员总计14325人次。配合市人社部门,在京津唐开展我市建筑单位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及技能鉴定培训计2900人。积极响应金沙英才计划,进一步提升住建行业专业人才综合学历,与中国地质大学联合举办的2012硕士金坛班开学,共有47人实施硕士学位的深造。

  8.农民工工资管理。今年我市的建筑工程多,体量大,民工工资清欠工作量也随之增大。为加大施工企业农民工工资发放监督力度,防止恶性事件发生,维护社会稳定,10月上中旬,分两个检查小组对全市在建重点监控项目进行了建筑用工专项检查。全年共受理调解民工投诉22起,涉及资金 664.02万元左右。

  (四)机构改革与投融资

  1.组建建设产业集团。根据坛政复[2013]32号文件精神,依托住建委现有资源,组建了以金坛建设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为运营主体的金坛建设产业集团,旗下有博盛园林公司、城市污水公司等6家子公司,以及受市住建委委托管理的城开公司、自来水公司等5家公司。正在组建金坛市城乡水务有限公司。根据集团公司的机构设置和主要职责,对城开公司、自来水公司、污水公司、金房物业公司的内设机构进行了优化整合,针对部分岗位设置,面向社会进行了公开招聘选拔,有效充实了各单位人才队伍,为集团公司的实体化运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2.融资工作初有成效。进一步加强融资平台建设,组建了以金坛建设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为运营主体的金坛建设产业集团,加强工程建设与管理,实行管建分离,全面理顺行政管理与企业运营之间的职责关系。围绕今年融资24亿元(不含企业债券10亿元)的工作目标,努力创新融资模式,不断拓展融资渠道,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积极主动地与省内外各级金融部门联系,深化合作,至11月底已融资到金额为 16.15亿,预计到春节前融资到账24.03亿,能完成或超额完成融资目标任务。全年总投资达28.9亿元,全面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此外,进一步加强地震监测管理、震灾预防、应急救援和科普宣传工作体系建设,提高应对突发地震灾难事件的能力。修订了《金坛市地震局地震应急预案》,进一步细化应急预案操作流程,组建了地震灾害应急救援队。建科院顺利通过了地基基础的计量认证工作,新增地基基础检测和开关插座、电工套管检测两大资质项目。

  总的来说,一年来住建系统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是存在一定的压力。主要是融资项目缺乏资源且成本趋高;部分乡镇水厂产权回购工作滞后,乡镇内部支管网改造难以实施;老城区房屋征收矛盾多,难度大,少数被动迁户拒不配合,需要攻克困局,化解矛盾;物业服务企业撤出现象增多,物管专职人员队伍不稳定,物业管理属地化机制尚未真正落实到位。

  二、2014年主要工作计划

  2014年住建委将继续围绕市委市政府“常金一体、东扩南移、苦干三年、强基进位”的战略目标和常州市委、市政府发展县域经济以及四个“西进”的重大决策带来的发展机遇,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建中国人居环境奖为抓手,紧扣“城乡建设三年行动纲要”这一中心、突出三个重点、巩固三项基础、强化四大保障”,加大城乡建设资金投入,实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强化城乡建设管理,初步建成较为完善的现代城镇基础设施体系;力争2014年创成全国节水型城市;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房地产市场规范有序,住房供应结构合理;大力扶持发展建筑业。

  (一)突出三个重点

  1.突出滨湖新城建设。将滨湖新城建设作为2014年城市建设的重点工作,进一步完善新城基础设施。完成钱资湖综合环境整治,钱资湖环湖风光带景观工程全面开工建设;完成钱资湖大道、纬向路、丘荡路及配套设施和南二环改造工程,加快推进金坛大道改扩建和钱资湖环湖路建设,开展钱资湖大桥和汇贤路大桥前期研究工作。

  2.突出城乡统筹建设。一是实现城乡骨干道路亮化全覆盖。做好城乡路灯调查摸底工作,对全市省道、国道尚未安装路灯的,全面实施亮化,连接周边县市区的道路全面亮化;从城区到各镇保证有一条路实现全面亮化。二是实现区域供水主管网全覆盖。启动建设供水能力为20万吨/日的长荡湖水厂一期工程,实施金武供水配套工程。加快推进中西部镇内管网改造工程,继续实施东部区域供水暨用户网改造工程,完成河头、尧塘、汤庄、岸头、五叶、儒林片区的镇内部分管网改造工程,推进西阳、花山、朱林片区镇内管网改造工程。三是实现燃气主管网全覆盖。根据城乡燃气发展需求,建设朱林至薛埠天然气主管工程和高中压调气站,实现燃气主管道镇区全覆盖。

  3.突出保障住房建设。进一步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完善公共租赁住房与廉租房并轨、经济适用房实施共有产权管理模式,切实做好省试点工作。制定出台我市的保障性住房共有产权管理办法和保障性住房退出制度,综合运用市场化手段,最大程度的满足和改善群众居住需求,全面完成省下达的经济适用房和公共租赁住房建设任务。加快推进岸头佳园、九洲里花园、徐塘新村、新城东苑三区、四区等保障房建设。

  (二)巩固三项基础

  1.老城功能提升。根据城市环境综合整治931方案,进一步提升老城配套设施水平,继续推进老政府周边地块危旧房改造,加大老小区整治力度,完成春风新村等老小区整治,逐步实施老小区单元门安装工程,提升居民安全感。完善城市防汛体系,有序实施排水管道、泵站建设,力争完成第二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启动一污厂扩建前期工作。完成小南门桥改造工程,提升城市节点景观水平。

  2.城市建设创优。进一步加大城乡环境建设力度,推广应用节水设施、器具,加强高耗水重点企业节水技术改造,创成一批节水型小区、单位和1至2个省人居环境范例奖,积极开展全国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同时,进一步完善城市慢行系统,加大公共步道建设力度,推广绿色出行,为创建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奠定良好基础。

  3.行业管理创优。加大对建筑业扶持力度,在滨湖新城内有序推进建筑企业总部绿色建筑示范园区建设。2014年新增总承包一级资质1-2项,专业承包一级资质1-2项。加大建筑业资源整合力度,加快推进建筑特级资质企业前期申报准备工作,力争三年内扶持培育一家建筑业特级企业。根据我市推动大开发大建设的实际,大力开展建设工程质量创优竞赛活动,力争三年内实现“鲁班奖”的突破。严格执行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加强房地产市场监测和市场秩序整治,以多种形式调整住房供应结构,通过市场化方式引进品牌开发商,提升住房品质和水平。进一步加强对存量房交易资金监管工作,降低风险和交易成本。燃气、自来水、建筑施工确保无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建筑施工质量严格受控。

  (三)强化四大保障

  1.加大资金筹集力度。强化融资渠道建设。提前做好重大城建项目的资金平衡研究工作,拟定切实可行的融资方案,保障重点项目顺利实施。及时谋划融资工作,积极加强与各金融机构的对接,通过整合资源,盘活存量资产,增强融资能力,为重点工作推进提供资金保障,推动城市建设发展。积极培育多元化城建投资主体,精心做好资金安排,统筹安排资金收支,尽可能降低使用成本、提高使用效益、保障资金供给。

  2.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加大督查考核力度。按照《住建系统重点工作考核办法》,对确定的重点工作全面实施月度、季度、年度考核,一着不让,抢抓进度。同时根据《住建系统机关部门事业单位能力作风建设考核细则》、《住建系统工作人员能力作风提升考核奖惩办法》,把加强干部能力作风建设与绩效考核、评先评优结合起来,奖励先进,鞭策后进。

  3.加强人才引进培养。大力实施“百千万”人才工程,出台住建系统人才引进培养管理办法,加大住建系统人才工作力度,规范人才的引进程序,加快人才的培养进程,提升人才的管理水平,拓宽选人用人范围,做好高层次人才引进,造就一批年富力强、扎实肯干的住建事业科学发展正能量。同时继续开展好工程硕士班的教学工作。并根据建筑企业发展需求,继续实施好建设行业关键岗位资格培训、建筑施工企业三类人员安全生产知识培训、技术工人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万人培训”计划。

  4.狠抓勤廉作风建设。加强廉政风险点排查和防控工作,梳理完善工程建设管理等重点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对关键岗位加强监督,严格按照市委十项规定的要求,切实增强住建系统全体干部职工贯彻落实各项禁令的自觉性、坚定性,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的要求上来。进一步完善公务接待、会务管理、公车使用和财务收支等规定,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意识和工作效率,进一步密切与群众的关系。坚决抵制不良风气的影响和腐蚀,严格执行有关廉政规定和制度,不断提高自加压力、主动服务、勇于负责、感于担当的责任意识。

  金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2013年12月9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