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规范决策气象服务流程,改进决策气象服务质量,提高决策气象服务的针对性、敏感性、综合性和时效性,全力做好2013年决策气象服务工作,根据常气发〔2013〕16号要求,结合我市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1、金坛市气象局2013年度决策气象服务方案
2、决策气象服务材料要求
金坛市气象局
2013年4月19日
附件1:
金坛市气象局2013年度决策气象服务方案
一、总则
1、决策气象服务是指面向党政部门需求所提供的专门气象服务,本局的决策气象服务对象主要为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市人武部和地方驻军部队及其所属的相关部门。
2、决策气象服务信息是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制定本市经济发展计划、指挥防灾减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性参考信息之一,气象部门责任重大。因此,决策气象服务是气象服务工作的重中之重。
3、决策气象服务工作必须遵循准确、及时、主动、科学、高效的原则。认真分析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需求,及时制作和提供针对性强、质量高的决策气象服务产品。大力开发决策气象服务产品研究,不断创新决策服务手段,推进决策气象服务由简单提供气象信息向直接提供决策建议的转变,把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放在突出的位置。
4、本局决策气象服务工作必须按“统一出口,分工合作,协调配合、资源共享”的原则,由各相关部门共同承担。市气象台是本局综合性决策气象服务的统一出口,负责制作、包装综合性的决策气象服务材料,经有关领导签发后,统一对外服务。其中,重要天气、中短期天气预报预警、短期气候监测预测分析评估、重要天气的相关资料统计和生态与农业气象、人工影响天气监测分析意见等材料由市气象台负责提供;雷电监测分析评估、雷电灾害情况分析等产品资料由局防雷中心负责提供。
二、决策气象服务关注重点
1、春季
灾害类型
|
主要影响
|
影响范围
|
大雪
|
影响交通,农田冻害,积雪压塌大棚等不牢固建筑
|
全市都可能发生
|
寒潮
|
大幅度降温,往往伴有大风,影响日常生活、农业生产、水运
|
全市都可能发生
|
低温冻害
|
越冬农作物
|
全市都可能发生
|
严重晚霜冻
(倒春寒)
|
影响越冬和春播农作物
|
全市都可能发生
|
高火险天气
|
森林火灾
|
各地林区出现干旱、高温、大风天气
|
雾霾
|
交通和空气污染
|
全市都会发生
|
低温连阴雨
|
渍害,影响早稻播种易烂秧,小麦油菜生长缓慢、易感染病虫害
|
全市都会发生
|
大风
|
强冷空气、气旋影响江面、湖面,造成建筑物、交通和水运事故
|
全市都会发生
|
局地强对流天气
|
内河航运、建筑物和人畜安全
|
全市都可能发生
|
春季暴雨
|
洪涝和渍害
|
全市都会发生
|
2、夏季
灾害类型
|
主要影响
|
影响范围
|
麦收连阴雨
|
初夏连阴雨影响小麦收晒、小麦变质霉烂
|
全市
|
早梅雨、长梅雨
|
早梅易造成烂麦场,长梅易造成洪涝和渍害
|
全市
|
伏旱
|
水稻移栽用水短缺,春、夏播作物生长受阻
|
全市
|
暴雨
|
城市积涝,农田渍害
|
全市都会发生
|
地质灾害
|
滑坡、崩塌
|
西部丘陵地带
|
连续高温
|
加剧旱情,水稻花丝易干枯,影响人民生活
|
全市
|
低温连阴雨
|
低温寡照,影响水稻光合作用强度效率,穗形变小,不利水稻开花结实
|
全市都可能发生
|
局地强对流天气
|
内河航运、建筑物和人畜安全
|
全市大部地区
|
大风
|
影响农业生产,造成建筑物、交通和水运事故
|
全市都会发生
|
台风
|
带来大风、暴雨、风暴潮等重大灾害
|
全市都会受影响
|
城市高温
|
人民的健康、生产和生活
|
城区
|
3、秋季
灾害类型
|
主要影响
|
影响范围
|
高温
|
温差小,水稻易早衰
|
全市大部地区可发生
|
台风
|
大风、暴雨、风暴潮
|
全市各地都会受影响
|
低温连阴雨
|
阴雨寡照,影响水稻子粒饱满,延迟成熟,易倒伏;秋收时发生易形成烂稻场
|
全市大部地区可发生
|
秋旱
|
秋播受阻、秋收作物后期生长不利
|
全市大部地区
|
寒潮
|
大幅度降温,往往伴有大风,影响日常生活、农业大棚、水运
|
全市都可能发生
|
大风
|
影响农业生产,造成交通和水运事故
|
全市大部地区
|
高火险天气
|
森林火灾
|
西部林区出现干旱、高温、大风天气
|
雾霾
|
交通和空气污染
|
全市都会发生
|
4、冬季
灾害类型
|
主要影响
|
影响范围
|
寒潮
|
大幅度降温,往往伴有大风,影响日常生活、农业大棚、水运
|
全市都可能发生
|
大风
|
建筑物、交通和水运事故
|
全市大部地区
|
冻害
|
越冬农作物
|
全市都可能发生
|
冰、雪
|
交通和农业
|
全市都可能发生
|
连阴雨、雪
|
影响越冬作物生长和仓储
|
全市都可能发生
|
高火险天气
|
森林
|
多林区
|
雾霾
|
交通和空气污染
|
全市
|
决策气象服务除应对以上灾害及影响进行跟踪服务外,还应关注市委市政府领导和百姓关心的热点问题,对与气象有关的突发性公共事件,如森林火灾、毒气泄露、空气及水污染等,做好应急救援保障决策气象服务,对重点工程建设和重大的社会活动提供专题决策服务。
三、决策气象服务产品
(一)决策气象服务产品分类
决策气象服务产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天气公报:指在中(短)期预报时效范围内,本市范围内将会出现的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天气的预报和监测预警信息,包括重要天气实况和灾情信息。呈送市委、市政府领导,报送市政府办公室、市防指、应急办、民政、民防、安监、水利、农委、交通、海事、水上搜救中心等部门单位。
2、气象信息专报:指常规或一般性天气气候预报预测、生态与农业气象监测预测、天气实况、灾情监测信息、天气气候综合评估、人工影响天气监测及其分析产品、重要的或综合性的气象信息以及对策建议等信息。根据产品具体内容分别呈送市委、市政府领导,报送市政府办公室、市防指、应急办、民政、民防、安监、水利、农委、交通等部门单位。
3、决策气象服务文件:对于重要的天气气候或大气环境事件、重大天气过程总结,以金坛市气象局的文件形式报送市委市政府领导以及相关部门。
4、三农服务专报:对当前天气对不同用户所处的关键农时、农事中可能遇到的天气灾害,以专报的方式送报市委市政府领导以及相关部门和个人。
5、约稿:主要指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召开会议或部署工作要求市气象局提供的相关素材。
决策气象服务产品名称及服务对象
产品名称
|
发布
频次
|
发送
方式
|
服务对象
|
重要天气报告
|
不定期
|
电子
纸质
|
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
|
气象信息专报
|
不定期
|
电子
纸质
|
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
|
决策气象服务文件
|
不定期
|
纸质
|
市委、市政府
|
约稿
|
不定期
|
电子
纸质
|
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
|
(二)全年各时段的决策气象服务产品
决策气象服务产品分为固定上报的决策气象服务材料和根据需要制作上报的不定期气象服务材料两类:
1、全年各时段固定上报的决策气象服务产品
时间
|
材料内容
|
产品形式
|
全年
|
周、旬天气预测、农气月报
|
气象信息专报
|
1月
|
全年气候影响评价
|
气象信息专报
|
3月初
|
冬季天气气候特点、影响评价
|
气象信息专报
|
5月初
|
冬、春季天气气候特点和夏季汛期旱涝趋势预测
|
气象信息专报
|
5-6月
|
夏收夏种期天气气候趋势预测
|
气象信息专报
|
6月初
|
春季天气气候特点、影响评价
|
气象信息专报
|
9月初
|
夏季天气气候特点、影响评价
|
气象信息专报
|
9-11月
|
秋收秋种期天气气候趋势预测
|
气象信息专报
|
12月初
|
秋季天气气候特点、影响评价
|
气象信息专报
|
2、不定期决策气象服务产品
综合性的决策服务产品:对一些重要信息(包括天气气候综合评估、天气气候预报预测、重大天气实况、气象灾情、雷电监测分析、人工影响天气监测分析等)进行综合分析形成的决策服务产品或者对某一专题内容进行全面研讨分析而形成的综合性专题报告。
天气分析和预报服务产品:主要反映全市大范围或区域性的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天气的预报信息、影响以及天气实况、灾情信息。
气候监测、分析、预测及应用产品:主要反映气候监测、气候分析评价,气候预测及其影响分析信息。
生态与农业气象及信息产品:主要反映全市旱情和不同时段农作物生长状况的监测和分析信息;反映主要农作物气象条件分析和作物产量、病虫害预告、预测产品。
四、决策气象服务产品制作流程
决策气象服务产品以金坛市气象局名义,由气象台报送。
1、天气公报制作流程
由局气象台主班预报员提出服务建议或由有关领导做出服务决定,由气象台主副班人员合作编写“公报”,送值班局领导审阅、签发。
2、气象信息专报制作流程
由气象台根据领导要求、重大天气、农时等需要,制作成《气象信息专报》送审稿,报送值班局领导审阅、签发。
3、决策气象服务的文件制作流程
重大天气气候和环境事件等,需要以局文件形式向市委、市政府报告的,经局领导决定后,由局气象台形成上报文件初稿,由办公室审核,报送值班局领导审阅、签发。
4、决策气象服务产品的签发和报送
《天气公报》、《气象信息专报》由气象台主班制作,局领导签发;决策气象服务的文件由局气象台起草,办公室审核,局领导签发。决策气象服务材料一般由气象台报送有关领导和相关部门。
五、决策气象服务协作与沟通
局各单位要充分发挥本部门优势,加强组织协调、分工协作。各单位主要职责如下:
气象台负责决策气象服务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和决策气象服务的具体组织和实施。
局办公室负责及时做好决策气象服务相关的后勤保障、部门引用、领导批示反馈及宣传报道工作。
附件2:
决策气象服务材料要求
一、继续不断提高决策服务的针对性。要把握好服务对象的需求,充分考虑决策部门的关注点,重点围绕决策部门关心的关键性、转折性、灾害性天气过程组织更有针对性的决策服务,可酌情减少常态化的日常天气预报材料报送,在遇有恶劣或重大转折性天气且政府防灾减灾决策部署需要时,加大报送气象信息的数量和频次。
二、想方设法提高决策服务材料的通俗性和可读性。注意减少专业性词汇,增强通俗性和可读性,精心设计服务产品的内容及表现形式,决策服务材料要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直观明了,注意篇幅,具体可以减少成因和发展过程等专业方面的描述,直接提供结论和建议,使各类气象信息更能在决策部门决策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材料中一般不得使用字母词,尽量使用汉字,如“mm”应为“毫米”等。
四、名词、单位、符号使用正确、规范,符合国家标准,图文一致,图表所表示的信息清晰、直观。
(一)对于已出现的天气过程次数,必须明确,不能使用“多次”等不确定的量词。同样不能使用类似于“许多地区”等词。
(二)图(如雨量图)中的等值线间隔须根据材料用途和便于表达、突出材料内容来确定。描述气象要素(如降雨量)跨度的文字须根据其影响确定。
(三)数量单位要采用国家规定的单位。
(四)符号应一致,如“30-60毫米”中的“-”使用“~”;“7月3日~5日”应写成“7月3-5日”,“7月28日~8月3日”写成“7月28日-8月3日”,“-”为全角符号。
(五)图表所表示的信息要清晰、直观,图表名应简单明了。
1、所有图都应有图框、图号、图名、资料单位、图例、资料日期(年月日用中文表述)和说明。
2、图号、图名在图的下方。表号、表名在表的上方。
3、资料日期和单位在图名下侧。
4、图例和说明在图的上方。
5、降水量从少到多,图中颜色从暖色调渐进到冷色调,降水量最大的中心(有可能灾害较大)可用红色,以示突出;降水距平百分率从偏少到偏多,图中颜色从暖色调渐进到冷色调;温度距平从偏高到偏低,图中颜色从暖色调渐进到冷色调。其他图的配色也都遵守这一原则进行,注意填图颜色要有一定间隔,保证打印和传真质量。
6、卫星遥感监测产品要标出箭头并文字说明,图名和时间应放在图的上方,图例和说明放在图外下方。
7、直方图横、纵座标所表示的意义必须标出,有必要时也可写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