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三年翻番”的决战之年,我们将紧紧围绕目标任务,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以提升服务为抓手,继续调结构、促转型、谋发展,确保工业经济平稳快速发展。
(一)工作目标
规模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利税、增加值增长20%。
工业开票销售增长22%;工业投入增长20%;固定资产投资抵扣增值税额5亿元;销售超亿企业力争突破100家,其中:60亿元1家,20亿元2家,10亿元10家。
两化融合企业培育、企业节能降耗、民营经济升级完成常州市下达的目标任务。
力争关停并转化工企业10家。
(二)主要举措:
一是围绕转型升级,强化政策引导。强化对转型升级的引导,广泛及时宣传国家、省出台的产业政策和扶持政策,使企业把握转型方向。围绕我市新兴产业发展,加快拟订光伏产业三年提升计划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发展意见。以实施“小巨人”计划为切入点,发挥“小巨人”企业的专业化协作、配套等比较优势和作用,以点带面,全面推进中小企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邀请专家学者和我市企业家互动,共同探讨金坛工业的转型升级之路。组织部分企业家考察学习外地转型升级的好做法、好经验,开阔眼界,拓宽思路。深化“三名”工程内涵,高度关注我市转型升级的典型企业,及时挖掘总结并在全市企业大力推广。
二是围绕目标任务,强化预警预测。进一步加强与镇区的挂钩联系,深入企业,及时准确地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注重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进行预警监测。准确把握国内外市场经济动向,强化对各种影响经济发展因素的分析,努力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参考价值高的分析报告和建议。
三是围绕重点项目,强化量质同升。进一步强化领导挂钩联系制度,完善项目建设协调机制。对已开工项目,抓好责任落实,力争早竣工、早达产、早见效;对未开工项目,认真分析,找出原因,积极帮助协调解决,促进项目加快建设。力争中策轮胎、金昇埃马克、兴荣兆邦、鹿山新材等25个项目开工建设,亿晶西厂区、银晶、长航电缆、金湟纸业、凡登五期、盛利威尔二期、沃尔核材、常宝精特等20个项目竣工投产。完善项目考核机制,重点考核镇(区)在实际有效投入等方面完成情况。
四是围绕又好又快,强化要素集聚。优化生产要素和资源配置,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与项目投入有机结合,加大园区标准厂房的建设力度。充分发挥我市金坛担保有限公司和金坛科技担保有限公司的作用,有效解决企业融资难题,积极主动地与人民银行及各商业银行的协作沟通,多方位开展银企对接,构建银企保平台。
五是围绕节能降耗,强化有序用电。抓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及重点用能企业的节能降耗工作,进一步强化节能监测、能源审计,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清洁生产,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节能降耗目标任务。及时拟订有序用电预案和公布计划安排,对部分生产工艺特殊、生产任务紧张的企业尽量做好调控工作,切实做到安全用电、节约用电、有序用电,力争使限电对我市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
六是围绕化工整治,强化推进落实。认真贯彻《金坛市深入开展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整治及化工行业转型升级工作(2011-2013年)实施意见》精神,确保专项整治全覆盖,不留死角。不折不扣落实《金坛市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整治及化工行业转型升级(2011-2013)扶持奖励政策》,对转产的企业提供产业政策和新上项目的服务,积极帮助主动关停并转企业向上争取政策资金扶持。认真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化工园区(集中区)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精神,依据我市实际科学编制化工园区发展规划,加快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综合整治力度,淘汰落后产能,切实保障群众环境利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七是围绕两化融合,强化示范带动。研究制定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目标、重点行业和政策措施,加强产业分类指导,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支持。继续围绕省经信委的“百千万”工程,开展示范点工作,以点上工作推动面上企业两化融合的进程,争创省级示范园区和示范企业。
八是围绕品牌深化,强化服务提升。进一步深化服务品牌建设,以服务企业促进发展为主旨,以“环节最少、服务最优、成本最低、效率最高”为原则,形成立刻办、主动办、上门办、跟踪办、公开办的“五办”作风,千方百计、不遗余力的支持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对照“一企一策”标准,实行动态管理,不断扩大覆盖率,让更多的企业享受市委市政府政策扶持。强化服务企业责任制,围着企业转,跟着项目干,全力帮助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形成“一室一品”服务理念。加大跑部跑省市力度,千方百计为重点企业、优势产业、重点项目争取各级资金扶持,促进企业做大做强。
九是围绕创先争优,强化组织创新。在经信系统党组织和党员中继续开展“创先争优展风采,转型升级争一流”等主题教育活动,围绕“发挥三个作用,增强三个服务”来落实行动。开展“一企一品”“企企连建”等党建品牌创建活动,将品牌创建融入了企业和机关文化。合力推进“素质能力提升工程”“创新创业培训工程”“产业转型升级工程”“为企服务创优工程”“争先进位激励工程”五大工程建设,引导好党员、干部做转变作风、提高效能、服务企业和群众的表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