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科技局在金坛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建设“江苏省创新型试点城市”为目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努力构建具有金坛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全市科技工作取得了喜人的业绩。金坛第6次、连续12年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称号;成为全省首批10家“江苏省创新型试点城市”之一;金坛光伏产业园被省科技厅认定为“江苏省金坛光伏科技产业园”;市科技局被省科技厅评为“第二次江苏省R&D资源清查先进单位”;被省知识产权局评为2011年度知识产权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先进单位;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社会实践金坛基地被清华大学授予“清华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突出贡献奖”。
1.创新型城市建设取得突破
在2006年全市科技创新大会上,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战略目标。几年来,市科技局领导班子紧紧抓住这一目标,着力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不断增强区域核心竞争力。2011年3月15日,根据省科技厅要求,我局通过广泛调研、论证,精心起草了《金坛市江苏省创新型试点城市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初稿),按时按质将《方案》报送至省科技厅。9月7日,省科技厅王秦副厅长来金坛调研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情况,对我市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9月28日,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对我市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进行了论证。11月14日,省科技厅《关于同意首批江苏省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同意我市的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在试点方案完善的过程中,我们抓住省委省政府酝酿建设“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契机,努力把我市华罗庚科技园的建设纳入示范区的先导项目,争取一切资源,先行先试; 我们按照市第十二次党代会要求,广泛调研,数易其稿,精心起草了《打造“创新金坛”实施意见》,由市委、市政府颁布实施。
2.光伏研发平台建设获重大进展
金坛光伏产业园创为“江苏省光伏科技产业园”以来,全市光伏企业接近80家。市科技局为提升金坛光伏企业的整体研发水平,依托亿晶光电、华盛天龙,着力打造光伏公共服务平台。2011年9月1日,江苏省(亿晶)光伏工程研究院获得省科技厅科技服务平台专项立项,成为光伏行业全省第二家、常州市第一家企业研究院,获得经费1000万元,上海交大校长张杰院士启动了研究院的建设。11月22日,华盛天龙的“硅材料加工设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在金坛挂牌,2011年度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全省仅有七家,实现了我市国家级研发中心零的突破。
3.科技经费争取、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大幅增长
2011年,我市共组织申报省和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47项,常州市科技计划项目33项。有53个项目获得立项,争取到各级各类科技经费5255万元。金远药业的“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研发及产业化”和常州钛华的“基于气凝胶无机复合的超级绝热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列为省重大成果转化项目,分别获得800万元的经费资助。项目经费争取获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与此同时,积极为企业落实税收优惠政策,落实高企税收减免和“研发费用150%加计扣除”取得突破,2010年上述两项科技政策减免额1.3亿元,2011年1-6月减免金额已达0.8亿元,比上年有明显增长。
4.产学研合作日益紧密
按照“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校所企共赢”的原则,我们走出去、请进来,当好企业的“红娘”,积极探索为企业科技创新服务的新路径。全年举行17场产学研活动,签订合作协议82项。特别是今年7月2日的“江苏高校——金坛市政产学研合作推进会”,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省科技厅领导、全省48所高校的领导、教授、专家,我市市领导、企业负责人、技术人员共400余人参加活动。金坛市政府与南京理工大学等10所大学签订校地全面合作协议。顺利完成16名清华大学博士生在金坛的社会实践活动,在麦普龙仪器制造有限公司实践的博士生王涛,全力开发MPL-JM909A微生物鉴定/敏感药物自动分析仪,项目被省科技厅立项。2005年来已有七批69名清华大学博士生来坛实践,为企业架设了与清华大学合作的桥梁。
依托科技镇长团桥梁纽带作用,先后邀请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科研院所的领导、专家600多人次来金坛开展产学研合作交流活动50多场次。组织金坛有关领导和科技人员赴我省高校、湖南长沙中南大学、安徽大学等地开展合作交流、项目对接等活动20多次。达成合作协议88项,签订合同48份,合同金额3500万元。共建江苏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11家。超前准备,迎来第四批科技镇长团来坛挂职。
5.知识产权保护不断增强
认真开展《金坛市知识产权战略纲要(2005-2010)》实施的终期评估,积极推进第二轮“纲要”的制定。以“4·26”世界知识产权日等活动为契机,组织全局人员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培训,提高公众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积极推进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协同常州中院、金坛法院建立金坛市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联系点,并向广大企业发送《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法律规范》读本。鼓励和支持发明创造,着力培育企业在知识产权上的竞争力,两次组织企业人员参加常州知识产权工程师培训,亿晶光电专利授权量常州排名第三。今年1-10月我市专利申请1134件,授权专利397件,比去年同期有明显增长。
6.科技人才工作取得新业绩
按照“以项目引人才,以人才引项目”的思路,市科技局在市人才办的领导下积极推进科技人才工作。凡登钱海鹏团队被省委组织部、省科技厅确认为2011年度8个 “江苏省科技创新团队”之一,这也是常州市至今唯一的省创新团队,三年内可获得省财政2000多万元资金支持。花山化工的王贵宾被确认为省创新人才;金昇集团张贵宝等5人进入省博士集聚计划答辩程序,金坛是常州最多的一家。
7.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2011年1-10月,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59.6亿元,同比增长23%。全市申报省创新型试点企业5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高企复合8家,申报省自主创新新产品5只,省高新技术产品15只。全市新增省重点新产品10个,常州高新技术产品75个;新增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16家;6家企业入选常州市第一批科技创新领航和科技创业先锋企业;2家企业被评为江苏省科技型中小企业。
8.能力作风建设不断深化
今年来,根据市委开展“能力作风建设提升年”和“能力作风建设深化年”活动的部署,大力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创新服务理念,优化服务方式,落实服务措施,着力打造“创新服务、服务创新”的优质服务品牌,建设了一支“重实干、勇创新、敢担当、能奉献”的干部队伍。认真组织三个职能科室优化服务流程,践行服务承诺,积极争创星级优质服务科室。大力开展“三解三促”、“一进三促”活动,深入凡登等重点企业开展驻点调研,了解民情民意,破解发展难题。通过服务企业科技创新,推进了工作作风的转变、服务效能的提高;通过我们良好的服务,促进了企业转型升级,推动了光伏、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茁壮成长。2011年8月16日,在全市深化能力作风建设交流会上,市科技局作了题为“实施三大工程,助力企业创新”的经验交流。计划科获得“五星级优质服务科室”,戴超同志获得“优质服务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