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常州市金坛区人民政府网站!
 
当前位置: 政务公开 > 政府部门 > 交通运输局 > 业务工作 > 内容
 
信息名称 金坛市交通运输局2011年工作总结
索引号 014138967/2012-00016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体裁分类 其他 组配分类 其他 交通运输局 业务工作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交通运输局
生成日期 2012-03-22 公开日期 2012-03-26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 金坛市交通运输局2011年工作总结
 
金坛市交通运输局2011年工作总结

    一、攻坚克难,逆势争先,2011年全市交通运输工作实现“开门红”。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全市交通运输行业应对挑战、攻坚克难、成效显著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交通运输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交通广大干部职工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保发展、保重点、保民生、保安全、保开局,交通运输投资建设快速推进,运输生产持续增长,养护运营跃上新台阶,行业管理实现新转折,较好地完成了年度各项目标任务,奋力实现“十二五”开门红。

    (一)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发展思路更加完善。围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一总目标总任务,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实施的“创新驱动、开放带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可持续发展”四大战略体系和推进“四大功能板块建设”、建设“五个金坛”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以先行跨越和引领发展为己任,不断完善发展思路。修改发布了《金坛市“十二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金坛交通运输跨越发展的思路更加清晰,重点更加突出。

    (二)公路建设快速推进,路网结构明显改善。积极应对资金压力大、工程推进难等挑战,继续保持公路建设加快发展的良好势头。常溧高速公路金坛段16.57公里,累计完成投资1000万元,完成了沿线房屋拆迁,鱼蟹塘占用面积的调查核实,以及儒林、尧塘两镇的房屋拆迁评估和土地勘界工作,并对坟墓进行了迁移。S241省道北延伸段工程累计完成投资6500万元,前期工作中房屋拆迁全部完成,三杆、鱼塘、苗木等,完成大部分迁移补偿,基本满足工程施工要求。农村公路完善工程累计完成投资4746万元,新、改建薛埠上阮路、直东线延伸段、环湖路二期、乾元观金顶路、尧夏线等公路21.3公里,改造农危桥7座。公路建设加速的同时,管养水平也迅速提升。全市干线公路优良率达100%,公路技术状况指数为96.4。2011年全国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会议在南京召开期间,S340省道被全国公路考察团列为唯一一条现场观摩的普通干线公路。去年10月20日,国家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冯正霖率领各省市交通运输行业领导、专家数百人到S340省道金坛段现场观摩,称赞该路段是全国公路改造管养的样板。

    (三)港航建设全面展开,水运能力加快提升。去年是我市水运振兴成绩非凡的一年,丹金溧漕河航道整治工程的全面实施,标志着金坛迈入向水运强市跨越的新征程。作为省市重点水运工程之一,丹金溧漕河航道整治工程金坛段去年累计完成投资4.98亿元,完成投资超2011年年初确定的4亿元目标9800万元。城区改线段12公里航道、桥梁、船闸累计完成施工产值3.08亿元。农村段航道中标的两家单位进场施工。农村段剩余7座桥梁两个标段进场进行驻地建设。地方前期工作累计完成投资1.9亿元。市区改线段12公里征地拆迁及指前镇、金城镇洮西段房屋拆迁基本结束,今年年前启动了指前镇、朱林镇、金城镇洮西段及开发区境内的土地征用工作。港口运输呈现强劲增长态势,交通港口企业完成吞吐量80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3.3%。

    (四)运管物流提档升级,运输结构不断优化。积极促进道路运输行业调整优化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加强政策引导和服务企业。统筹推进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发展,城乡公共交通网络化、规模化、标准化水平稳步提高。投入1990万元,完成了66辆城市公交更新换型和城区9条公交线路的优化调整。投入3319万元购买了279辆出租车,完成274辆出租车更新换型,其余5辆因公司内部承包金问题没有换型。投入925万元实施了镇村公交,新购30辆镇村公交车,将全市通镇村公交的道路安保设施全部安装到位,建设完成126个站牌和55个站亭,并于2011年12月20日开通省厅下达给我市的朱林、儒林两镇9条镇村公交线路,其他五镇一区也同步开通了13条线路。优化服务物流园区建设。对建设中的江苏盐道物流、天誉物流进行跟踪服务和现场指导,对全市64家货运代理代办、信息配载等运输辅助企业进行调查摸底,引导其进入物流园区,向现代综合物流方向发展。

    (五)客货运输较快增长,安全生产总体稳定。交通运输需求迅速增加,交通运输生产呈现快速增长势头。去年1-12月份,全社会完成公路客运量1847万人次,旅客周转量107811万人公里,分别比2010年同期上升了12.97%和13%;公路货运量1213万吨,货运周转量65547万吨公里,同比上升了9.97%和11%;水路货运量681万吨,货物周转量106780万吨公里,同比上升了15.01%和15%。面对交通运输安全这个最大挑战,以创建“平安交通”为中心,着力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先后组织开展了春运、汛期、小长假、安全生产月、黄金周等多项安全专项整治,保持了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全市运输船舶未发生一起上报交通事故,实现零死亡,继续保持水路交通安全的好成绩。顺利完成了春节、“十一”黄金周等重点时段、重要物资和重大活动的运输保障任务,完成了抢通水毁公路、被撞桥梁等急、难、险、重任务。

    (六)依法行政效能提高,行业监管再上台阶。严厉打击公路超限运输行为,去年共依法检查车辆4669辆,卸载车辆177辆,卸载4898.6吨。以金坛超限检测站点为中心,对辖区内的S240、S340等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路面集中治超行动”,有效遏制了超限运输车辆上路。开展联合执法,不断规范运输市场秩序。联合公安部门,开展了城区“打击黑车”专项行动,重点对车站、体育馆、各大型超市附近的非法营运车辆进行了清理,成效明显。联合城管、公安、住建、质检等部门,对城区47辆建筑垃圾运输车辆进行了密闭化运输改造,取缔5辆未改装货车的建筑垃圾运输资格。联合城管、工商、公安、环保、水利、住建、质检等部门,对市区82户洗车业主进行全面规范整治,取缔非法经营7户,限期整改8户,规范达标换发许可证67户。

    (七)交通改革深入推进,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完成水监体制改革,成立了水上执法大队,全市港口(码头)管理权由运管处向航道处移交。积极探索公共交通企业改革,组建了注册资金1亿元人民币的金坛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专门经营城市公交和镇村公交,公司现有员工131人。航运企业成功转型,由金坛市盐业化学工业总公司与金坛市航运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的江苏盐道物流有限公司是目前我省内河航道业务最为完善的物流公司,经过近半年的运作,实现利润总额614.98万元的可喜业绩,为交通企业改革和做大做强提供了借鉴。

    (八)大力加强勤政廉政,干部队伍展现新貌。以反腐倡廉长效机制建设为目标,全面推进“廉政交通”主题教育、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和政风行风建设,进一步规范权力运行。坚持落实《关于开展主要负责人“四不直接分管”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和《金坛市交通运输局主要领导“四不直接分管”相关制度的通知》,持续加强权力内控机制建设,做好廉政风险防范工作。继续加强对重点建设工程项目的监管,成立了丹金溧漕河改造工程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站,与市监察局、市检察院联合开展监督。组织开展全市交通工程建设管理人员廉洁教育,制定并下发了《金坛市交通工程建设管理人员廉洁行为规范》。围绕“政府所想、部门所需、群众所盼、交通所能”的要求,大力开展政风行风评议工作,主要领导两次走进政风热线电台直播,并参加了省市政风热线走进金坛活动,为群众解答交通出行难问题,在全系统营造了勇担责任、求真务实的良好风气。

    (九)窗口服务惠民利民,创先争优成果丰硕。坚持民生为重、服务为先,大力开展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圆满完成镇村通公交工作,基本实现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三年工作目标,经评议,镇村公交在2011年度全市10大民生工程中获得较高满意率,并获得常州市局重点工作优胜项目奖。路运公司“三心服务在旅途”、儒林收费站“阳光收费站”、公路处“畅优路政365”、航道处“三色航道”、金坛收费站“心系车主、六心服务”等服务品牌,为社会、为群众提供了优质、和谐的交通服务,实现了交通效率、服务、形象的大跨跃。航道处、路运公司获得“2011年度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路运公司客运站青年集体被团省委授予“江苏省青年文明号”;S340常州金坛段被省交通运输厅评为“十一五全省公路养护管理优秀路段”;华夏公司被省交通运输厅授予“2011年春运农民工平安返乡先进集体”;运管处党支部被省交通运输厅党组授予“先进堡垒党支部”;海事处被省地方海事局评为“全省地方海事船检先进集体”等,全系统2011年共保持和新创省级荣誉10个,金坛市级及以上荣誉19个,涌现了一大批先进单位和个人。

    2011年,全市交通运输系统财务审计、工会、共青团、统战、综合治理、交通战备、老干部等方面工作都得到了加强,为交通运输事业跨越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二、认清形势,抢抓机遇,全面开启金坛交通运输事业科学发展新征程。

    应该清醒地看到,推进金坛交通运输跨越发展,我们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和严峻的考验,必须引起重视。其中最主要的有五个方面:

  一是要素制约压力大。资金筹措仍然面临很大难度,资金短缺在一定时期难以从根本上缓解,交通建设用地计划、耕地占补平衡等矛盾越来越突出,土地的刚性约束越来越强。

  二是维稳任务更艰巨。交通历史遗留问题和管理体制缺陷,所造成的出租车换型不到位、城乡公交科学补偿机制缺失、改制企业人员为待遇上访等。加上近年来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和体制机制改革出现的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使行业稳定、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压力加剧。

  三是行业监管有困难。超限超载查处难、黑车打击取证难、企业码头监管难、车辆绕道收费难等等,行业监管的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四是创新能力待提高。由于交通队伍人员老化、人才缺乏,无论是在技术层面还是在工作方式上、服务领域中,都显现出创新不足、创优不多的状态。

  五是与群众需求有差距。交通运输的公益属性与市场化发展路径及企业利益追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人民群众要求享受更高品质的个性化交通运输服务,又对交通运输服务水平、质量提出了更高标准,交通运输行业面临来自企业和社会的双重压力。

    二〇一二年三月二十二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