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市水稻将陆续进入抽穗灌浆期,也是多种病虫害发生危害盛期和防控的关键时期。为切实做好今年水稻穗期病虫防治工作,努力夺取水稻丰产丰收,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做好水稻穗期病虫防治工作的重要性
水稻是全年粮食生产的大头,抓好水稻生产对夺取全年粮食和农业丰收至关重要。水稻穗期病虫害对水稻影响极大,防治不力将会造成严重减产。据市植保部门调查分析,尽管水稻移栽以来已开展了两次总体防治,纹枯病、“两迁”害虫、螟虫等病虫危害得到较好控制,发生基数得到有效压制。但受8月初以来连续三个台风影响,“两迁”害虫出现明显补充迁入,田间虫量较台风影响前显著增加;螟虫残留虫量高,许多品种稻曲病抗性不强。预计,下一阶段水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螟虫、纹枯病、稻曲病等“三虫二病”都将达大发生危害程度。特别是水稻进入抽穗灌浆阶段后,自我补偿能力极弱,病虫一旦造成危害,基本没有补救措施。对此,各区镇、各有关部门要有清醒认识,坚决克服麻痹侥幸思想,紧紧抓住水稻破口抽穗期这一控制多种重大病虫害发生危害最为关键的时期,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关键措施,全力抓好穗期病虫害防治工作,努力夺取秋粮丰产丰收。
二、全力打好穗期病虫害防治总体战
水稻穗期病虫发生种类多、地区间不平衡性大,要根据水稻品种抗性、生育进程、田间病虫情,按照“综合分析、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的原则,因地制宜打好穗期病虫防治总体战,确保病虫危害损失控制在3%以内。对稻曲病等穗期病害,要立足预防,把握适期主动用药;对褐飞虱,要抓好大面积平衡防治。在全面准确掌握病虫情的基础上,对虫量高的田块或地区,重点抓好药剂防治,防止冒穿危害。对稻纵卷叶螟,要坚持“治早治小”的防治策略,抓好卵孵高峰期的防治,提高防治效果,控制对功能叶的危害。在8月下旬和9月上旬,根据纹枯病、“两迁”害虫等病虫害发生情况,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要坚持科学用药,农药品种应在“四主推”名录中选择,并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规定,做到安全用药。
三、进一步加强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
各区镇、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病虫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大宣传发动力度,狠抓各项措施落实。一是进一步做好病虫发生情况调查,准确掌握分析病虫发生动态,为防治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二是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加强宣传发动,努力营造病虫防治的浓厚氛围,迅速掀起防治工作的热潮。三是加强技术指导,防治关键时期,要组织广大农技人员,深入基层,联系重点镇村,分片包干,开展技术指导活动,实地指导农民科学开展防治;防治期间如果遇到多雨天气,要指导农民抓住晴好天气,突击开展防治。四是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组织、种植大户的作用,提高专业化防治和统防统治覆盖率,确保今年水稻重大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50%以上,水稻高产创建示范片达100%,全面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五是加强对农资经营户的信息引导,及时提供病虫害发生信息和对路农药品种信息,售卖配方药。加强农药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药的违法行为,确保农民用上“放心药”。
金坛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2年8月17日
金坛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2年8月17日印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