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常州市金坛区人民政府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公共服务 >内容
关于2012年金坛市幼儿园、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入学及小学毕业工作的意见
发布时间:2012-05-18 浏览次数: 【打印】 【字体:

   

    根据《江苏省学前教育条例》《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以及《关于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和普通高中招生工作的意见》(苏教规〔2010〕2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做好2012年幼儿园、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入学及小学毕业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以教好每一位学生,办好每一所学校为目标,进一步严肃纪律,规范行为,确保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公平享有接受学前教育、义务教育的权利和机会,推进我市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和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1.推进教育公平。市教育局负责根据全市学校布局以及适龄儿童、少年的数量和分布状况,合理确定各学校的施教区范围和招生规模,保障施教区内每个适龄儿童、少年拥有一个相对就近的公办学校学位。
  2.实施免试入学。幼儿园入园以就近入园、方便家长和有利于幼教发展为原则。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按施教区相对就近免试入学。学校不得举行或者变相举行与入学相关的笔试、面试,不得将竞赛成绩、获奖情况或者考级证书作为入学的条件和编班的依据。新生入学必须坚持阳光分班、均衡分班,不得借各种名义违规编班。
  三、招生办法
  (一)幼儿园
  1.入园对象。凡具有金坛市正式户籍或在本市有稳定住所、稳定工作的流动就业人员随迁子女,2009年8月31日及以前出生,年满三周岁的幼儿均可入园。
    2.入园条件。幼儿入园需凭户口簿、婴幼儿出生证、儿童预防接种卡(由妇幼保健部门体检)和计划生育证明,到居住地附近幼儿园登记,经审核同意后,即可入园。任何幼儿园一律不得将入园资格和是否接受本园亲子教育挂钩。
  3.报名及招生时间。各幼儿园6月15日起张贴招生通告,6月30日至7月2日办理报名手续。
  (二)小学
  1.入学对象。2006年8月31日及以前出生、年满六周岁、具有本市正式户口的儿童和符合有关规定条件的流动就业人员随迁子女。
  2.入学条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携报名儿童,凭户口簿和合法固定住所证件、儿童预防接种卡等合法证件,到合法固定住所所在施教区内的小学办理报名手续。

符合有关规定条件的流动就业人员随迁子女在暂住地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持本人及适龄儿童、少年相应的身份证明、就业和居住证明,向居住地施教区所在学校申请就读,由市教育局和学校统筹解决。
  3.报名及招生时间。各小学6月15日在本校学区范围内公布经教育局审批同意的学区(市区小学学区划分见附件),并张贴招生通告。7月1日至7月2日统一报名。7月6日张榜公布新生名单,并发出《金坛市XX小学义务教育入学通知书》。
  (三)初中
  1.入学对象。除年满16周岁(1996年8月31日及以前出生)、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者外,凡经小学毕业考核,具有本市户籍的应届小学毕(修)业生和外地在金坛借读的应届小学毕(修)业生,均按施教区相对就近直接升入对口初中。年满16周岁但尚未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的小学修业生,提供必要证明后也可以升入初中。
  2.录取时间。各初中根据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核定的名单,在7月1日前向录取的新生发出入学通知书,7月7日至8日全市初中组织新生报名。

3.入学方案。遵循义务教育阶段“免试相对就近入学”的原则,继续采取小学和就近初中对接的模式,具体安排为:

华罗庚实验学校(初中部):招收华罗庚实验学校小学部毕(修)业生;

二中:招收金城镇中心小学、常胜小学、城西小学和后阳小学毕(修)业生;

三中:招收河滨小学、涑渎小学和朝阳小学毕(修)业生;

五中:招收华城实验小学和殷雪梅小学毕(修)业生。

农村初中招收2011年划定的施教区内对口小学的应届毕(修)业生(部分学生施教区调整办法见《金坛市2012年初中入学须知》)。

各初中除接纳对口小学毕业生之外,不得自行招收任何一名新生,尤其不得擅自招收本市其他初中学区内的小学应届毕(修)业生。违规招收的初一新生不能取得学籍。市局将追究有关当事人的责任,并且取消学校当年所有荣誉。

(四)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

流动人口随迁子女来金坛入学小学或初中,由其监护人持暂住证、户口簿、劳动合同、计划生育证明以及学生学籍资料等有效证件,到学区学校办理相对就近入学手续,由市教育局和学校统筹解决。

本市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因子女本人户籍在市区,或其法定监护人在市区购置商品房且实际交付使用的,要求入学市区小学、初中,监护人须根据学区内学校公布的入学要求,持相关有效证件到学校报名。有异议的,由教育局根据各校学额及就近入学的原则统筹安排入学。

(五)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

1.常州市聋哑学校负责金坛市所有听障儿童少年的入学。
  2.金坛市启智学校负责全市适龄智障儿童少年入学。
  3.视障儿童少年的入学,由学区内学校协助并推荐到南京或苏州盲校就读。

4.未丧失学习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的肢体残疾儿童少年由学区小学、初中安排随班就读。

四、小学毕业工作
  (一)小学毕业考核
  小学毕业考核是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一步提高我市小学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各校要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和评价观,建立完备、科学的发展性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综合素质评价。综合素质评价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方面,在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时,应力求内容全面、客观,程序科学、规范,关注学生全面协调发展,关注学生的特长和潜能。各校要完善综合素质评价细则,充分体现导向性、可操作性、公平性和发展性原则。要高度重视学生“成长记录袋”的实施和管理,充分发挥“成长记录袋”的教育功能。
  2.学业水平考核
  (1)小学毕业生学业水平考核,由教育局具体负责。

(2)金坛市教育局研训中心负责研制小学各学科学业水平考核和学科考查指导意见,全面指导各校做好小学毕业考核工作,并汇总各校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毕业试卷和质量分析,全面了解各校小学毕业考核情况。
  (3)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毕业考试时间为6月22日。英语口语测试由各小学于6月9日安排举行。考试当天因病或重大事故缺考者、考试科目考试成绩有不达标者,由各小学于6月27组织补考。
  (4)毕业考核成绩采用等级制,分A、B、C、D四个等级。
  (二)小学毕业
  各校要严格把握小学毕业标准。凡学生综合素质考核和学业水平(语、数、外)考核达标,体育及格,即准予毕业,并报经教育行政部门核准后发给小学毕业证书。考试科目毕业考试成绩有不达标者,经补考后仍有一门不达标或体育不及格者(因病、残免修体育的除外,但应在登记表注明)不予毕业,由小学报经教育行政部门核准后发给小学修业证书。
  (三)升学登记
  1.凡金坛市小学应届毕业班学生,均应填写《2012年金坛市小学应届毕业班学生登记表》(以下简称《学生登记表》),并参加小学毕业考核。
  2.在我市借读的小学应届毕业班学生,原则上在借读学校参加毕业考核,领取毕业文凭。对要求回户籍所在地参加毕业考核的借读生,借读学校应在5月底前出具学业证明,经教育局学籍管理部门审批后,密封转交其监护人。

3.各小学毕业班班主任要指导家长正确填写《学生登记表》有关信息。学校要指定专人负责审核,审核无误加盖学校公章后,报教育局教育科。学校要认真编制《2012年金坛市XX小学应届毕业生花名册》(式样见附件,花名册一式两份,一份自留,一份报市局),打印后加盖学校公章,于《学生登记表》审核时一并报教育局教育科。市教育局将对各小学上报材料的准确率进行统计并通报。

《学生登记表》和《2012年金坛市XX小学应届毕业生花名册》上交的截止时间为6月28日。

4.有金坛市区户籍在外地小学借读、要求回金坛入学初中的应届小学毕业生凭随父母亲户口簿、住房证件和在读小学出具的学业证明,于6月30日前到金坛市教育局教育科办理填表登记手续,同时交2寸近期免冠照片1张。
  各小学要加强学籍审核,严格学籍管理,杜绝随意转学、漏报学生等不规范情况发生。
  《学生登记表》采用七位数编号。从左到右第一、二位为年号(今年是12),第三、四位为学校学籍代码,第五、六、七位为学生顺序号。《学生登记表》编号必须与学生毕业考试的准考证编号相一致。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规范管理
  1.要加大教育政策的宣传力度,采取多种方式,让社会各界和广大家长充分了解有关政策及学区范围、收费规定,确保招生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
  2.要加强对幼儿园、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的管理和监督,严肃纪律,规范行为,树立教育良好形象,确保全市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秩序稳定。要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号码,主动接受和及时落实群众来信来访。
  金坛市教育局举报电话:82801870,82825373。

3.要坚决杜绝乱收费现象。各收费项目要严格按照市物价、财政、教育部门规定的收费项目和标准执行,对乱收费的单位或个人,一经查实,将严肃处理。
  4.要加强对毕业班教学工作的管理,严格按课程计划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保证考查学科教学、学生集体活动和体育活动的时间。考查学科的教学6月8日结束,不得提前结束新课。
  (二)突破难点,推进均衡
  1.要围绕创建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工作,通过委托管理、校际合作、教育集团等形式扩大并科学配置优质教育资源,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2.严格控制班额。在确保施教区内每个适龄儿童、少年都有一个公办学位的前提下,小学起始年级的班额原则上不超过40人,初中起始年级的班额原则上不超过45人。有条件的学校要积极进行小班化教育试点。
  3.认真做好接待工作,努力保障区域内流动就业人员随迁子女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读的权利。对稳定居住于区域内、符合就读条件的适龄儿童少年,原则上相对就近安排入学。各校要挖掘潜力,扩大吸纳力度,对于符合条件的流动就业人员随迁子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各校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接收,更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其他未尽事宜详见《2012年金坛市区幼儿园入学须知》《2012年金坛市小学入学须知》和《2012年金坛市初中入学须知》。
    附件:1.2012年金坛市市区小学施教区划分一览表

2.2012年金坛市小学应届毕业班学生登记表

3.金坛市XX小学2012年小学毕业生基本情况汇总表 

 

 

二〇一二年金坛市市区各小学施教区划分一览表

序号

学校

施教区所属居委会、村委会

备注

1

实验(小学)

花街(除“御湖豪庭”小区以外小区、新村)、虹桥(县府路以北,城市建设开发总公司东门前巷道以西)

 

2

河滨小学

愚池 城南 河滨、翠园(虹翠路以南,南环一路以北)南戴(北戴自然村)、虹桥(县府路以南)、花街(御湖豪庭)

 

3

朝阳小学

北门、东园、翠园(北至东门大街,南至虹翠路)、

虹桥(华罗庚公园北门以东,城市建设开发总公司东门前巷道以东)北园(世纪联华超市以西)

 

4

华城小学

华城、华苑、华胜、电胜、下塘、东方、北园(世纪联华超市以东)、东村、三村、渔场

 

5

殷雪梅小学

小丘、南戴(除北戴以外自然村)、翠园(南环一路以南,南环二路以北)

景潭花园、左邻右里、松庄花园、紫薇苑、徐塘新村、峨嵋、汇贤、陇东、上泗庄等

 

6

金城镇中心小学

春风、西门(南至西门大街、西至西城路、文化路、北至北环西路、东至沿河西路)

 

7

常胜小学

文化、西门 (南至西门大街、东至西城路、文化路北至北环西路,西至西环一路)、小南门、南瑶

白龙荡

 

8

城西小学

丹阳门、上庄、联城、冯庄、长竹埂、元巷

 

 

 

附件二:  

2012年金坛市小学应届毕业班学生登记表

毕业学校(盖章)                准考证号                 

姓名

 

曾用名

 

性别

 

出生年月

年 月

户籍所在地

县     镇     村     组

市     区     街     号

户籍隶属地

(派出所)

 

 

家庭住址

县     镇     村     组

市     区     街     号

所属居委会

或行政村

 

综合素

质考试

评价

 

 

 

                      班主任(签名):

奖惩情况

 

 

学习

简历

自    年    月至      年    月

在                             学习

自    年    月至      年    月

在                             学习

自    年    月至      年    月

在                             学习

健康

状况

 

 

身高

厘米

辨色力

 

体重

千克

 

父母

或其他监护人情况

姓   名

称 呼

年龄

政治面貌

在何单位任何职

联 系 电 话

 

 

 

 

 

 

 

 

 

 

 

 

 

 

 

 

 

 

毕业考试

科目

成绩

科目

成绩

科目

成绩

科目

成绩

语文

 

体育

 

音乐

 

信息技术

 

数学

 

思品

 

美术

 

综合实践

 

英语

 

科学

 

 

 

地方和校本课程

 

                                                   

(此表由市各小学负责印)

 

 


 

附件三

金坛市××小学2012年小学毕业生基本情况汇总表

 

学校_______________(盖章)                                                                                2012.6

准考证号

姓 名

性别

出生年月

户籍所在 地

实 际 住 址

毕业考核成绩

综合评价

 

录 取

学 校

备注

详细住址路名牌号

居委会行政村

语文

 

数学

 

英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