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常州市金坛区人民政府网站!
 
当前位置: 政务公开 > 政府部门 > 民政局 > 业务工作 > 内容
 
信息名称 金坛市民政局2012年工作总结及2013年工作打算
索引号 014138908/2012-00054
主题分类 民政、扶贫、救灾 体裁分类 其他 组配分类 其他 民政局 业务工作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民政局
生成日期 2012-12-07 公开日期 2013-01-07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 金坛市民政局2012年工作总结及2013年工作打算
 
金坛市民政局2012年工作总结及2013年工作打算

  2012年,我局在金坛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下,在常州市民政局的指导下,围绕实施“民生幸福工程”和“社会管理创新工程”,充分发挥民政在社会建设中的骨干作用,全面推进“品牌民政”、“高效民政”、“数字民政”、“实力民政”、“活力民政”、“满意民政”建设,打造民生幸福金坛“先行区”,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2012年工作总结

  (一)社会保障和救助

  1、城乡低保工作:2012年我市城市低保月标准从上年的360元提高到了420元/月,农村低保月标准从上年的250元提高到了310元。共保障城市低保对象860户1468人,低保对象人均月补差330元,年保障资金600万元;农村低保对象5331户9119人,低保对象人均月补差187元,年保障资金近2100万元。

  2、农村五保工作: 2012年我市农村五保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年标准分别从上年的3700元和3100元提高到5200元和4200元,综合年标准为4880元。

  3、城乡医疗救助:全面建立了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相衔接,覆盖城乡、政策互联互补的医疗救助制度,大力推进医疗救助同步结算平台建设,救助时效性得到明显提高。

  4、开展专项救助:临时生活救助----资助116人,救助资金29万元;残疾人生活救助---保障重残对象2215人,发放保障金800.3万元;保障特殊困难残疾人生活救助城市对象12人,农村对象262人,共发放保障金52.3万元;保障低保家庭中残疾人补贴城市对象109人,农村对象369人,共发放保障金35.9万元。孤儿救助----2012年7月1日对孤儿基本生活保障进行提标,福利机构集中养育孤儿的生活保障标准由上年的1120元/人月,提高到1260元/人月,社会散居孤儿的生活保障标准由上年的672元/人月,提高到750元/人月,增幅12%,全年共计发放保障金79.7万元,保障孤儿94人。年关救助----元旦、春节期间对城乡低保对象按照每人城乡低保全额标准发放节日补助,共发放各项救助资金1808.9万元,妥善保障了“两节”期间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危房救助----实施改造243户,其中:修缮115户、重建128户,资金142.6万元,切实保障了我市农村困难群众住有所居。教育救助-----资助758人,共保障救助资金143.1万元。救灾复产----开展台风“海葵”救灾复产工作。对农房倒塌、严重损坏现无法居住的286户特别困难群众,拨付30万元救灾保障资金,落实每户1-2千元不等的临时救助和安置,同时加快修建因灾所致的倒塌农房、严重损坏的部分农房,确保人民群众的正常基本生活需求。

  5、慈善救助: 2012年,组织开展第11个慈善周活动,募集善款1103.9万元(其中干部职工个人捐款948.3元,协议捐赠155.6元);实施了春节送温暖、常年应急救助孤儿生活救助等十大救助项目,全年发放慈善救助资金950万余元,受助困难群众达1万人(户)。

  (二)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

  推进二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全市157个农村社区,18个城市社区,除涉及区划调整、合并、拆迁等7个村外,实现农村村级公共服务平台全覆盖。有147个农村社区,5个城市社区建有“一站式”管理服务站。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序推进的原则,我市进行了不同类型的试点工作,形成了村企共建型、开拓引领型、资源整合型、薄弱村帮扶型四种社区建设模式,并在常州地区重点推广。

  推行社区“一委一居一站一办”服务管理,城市社区覆盖率达50%,农村社区达80%。提高社区居民自治水平,城乡社区居(村)委会依法自治达标率达98%以上,村务公开覆盖率达100%。全面推进社区综合服务信息平台,举办了全市性的村(居)、社区建设成员单位信息员培训班,社区信息化覆盖率达60%以上。推进网格化管理,城乡覆盖率达60%以上。推进村居社区管理服务站标准化建设,70%的村居管理服务站达标。积极开展和谐社区和星级社区创建工作,创建常州市三星级社区2个,江苏省农村和谐社区99个。举办第三届“书香社区”读书月,开展“社区我的家”主题征文、和谐社区建设座谈会、社区建设成果展示、文艺汇演等系列活动,进一步增强社区文化氛围。

  (三)双拥优抚安置

  大力开展双拥创建活动,深入开展走访慰问东西南北金坛兵、节日走访慰问驻地部队、师职以上现役军官父母、立功授奖官兵金坛游等特色活动。继续为部队办实事、办好事,实施网络到班工程改造,为驻坛部队赠送电脑、修建浴室、维修消防车通道。严格落实抚恤优待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不断提高生活补助标准。全市优抚对象定补人员计4495人,累计发放各类补助经费2358万元。认真落实重点优抚医疗难问题,实施新农合、大病补助、大病困难补助三位一体救助,较好解决医疗难问题。做好退役士兵安置和培训工作。围绕推进退役士兵安置改革,研究制定了《关于印发金坛市退役士兵接收安置暂行办法的通知》,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安置。

  (四)社会福利事业

  1、福利生产与彩票。我市福利企业共有56家,企业完成销售15多亿元,新安置残疾人50名,全市安置残疾人1608人。在全省福利彩票销售增幅同比下滑的情况下,预计完成销售福利彩票8500万元,同比增长23%,有望继续在全省保持20强的地位。出资20万,开展“向贫困残疾人家庭赠送彩电”活动;出资30万元举行福利彩票公益金资助仪式,送电脑、送彩电进居家养老服务站,并资助困难户50户。

  2、养老事业。推进机构养老,当前60周岁以上老年人11.4万人,拥有机构养老床位数共计2910张,每千名老人拥有机构养老床位数为25.5张。大力发展居家养老事业,并将其列入全市为民办实事工程,实现了区、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全覆盖,并完成了40%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建设。实现了区、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全覆盖。创新运行机制,指前镇东浦村以老年协会为主体管理运行居家养老服务站试点工作。精心组织第三个敬老月活动,积极推进健康养老,开展第二届十佳健康老人评选并进行了老年健身操展示。实现70周岁以上老人免费乘坐城乡公交。发放尊老金19.6万人次,1090.2万元。

  (五)社会事务管理。

  加强社会组织管理,努力抓好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与发展,全市社会组织登记注册271家,每万人达5家。继续全国第二次地名普查的完善工作;全面开展编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金坛篇)编纂工作,全面开展 “平安边界创建”工作;《金坛市行政区域地图》完成初稿。此外,婚姻登记、收养登记、信访、殡葬救助、殡葬改革等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二、2013年工作打算

  我们将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落实全省《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民政工作的意见》,结合我市实际,草拟我市《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民政工作的意见》,提交市委、市政府研究。并围绕我市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的要求,着重开展好6项工作:

  (一)围绕一条主线, 加大和谐社区创建力度

  围绕我市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建设这条主线,按照省市关于加快和谐社区创建的要求,召开我市和谐社区推进会议,深化和谐社区创建,城市和谐社区达标率为80%,农村和谐社区达标率为85%;一居一委一办一站覆盖率为城市社区80%,农村社区90%;城乡社区网格化覆盖率达90%。

  (二)出台两个文件

  结合我市实际,下发《金坛市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民政工作的意见》;出台《金坛市加快老年事业发展意见》,着力推动建立养老服务补贴制度或政府购买服务制度,为符合条件的高龄、独居、失能半失能的困难老人提供基本养老服务。

  (三)突出三个重点

  1、探索实施城乡保障一体化

  (1)探索城乡低保保障标准一体化。积极探索城乡低保保障标准一体化,城乡低保并轨月标准达420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标准提高到6200元、分散供养标准提高到5200元。提高医疗救助水平,对符合规定的个人自付费用按照不低于50%的比例给予救助,医疗费用年度累计封顶不低于2.5万元。

  (2)推进优抚安置城乡一体化。2013年实行退役士兵经济补助金标准城乡一体化;2014年实行抚恤补助标准城乡一体化;符合岗位安置条件的退役士兵安置率100%。

  2、推进养老体系建设。继续做好居家养老工作,新建40%的农村村(居)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2012年前建成的站点投入运行。力争2013年建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省级示范点1个,农村关爱老人之家3所,城市小型托老所1个,镇级老年学校1-2个。以基层老年协会为主体运行居家养老服务站,扎实做好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中援助服务对象的服务工作,切实协调解决好中心(站)的运行补贴等实际问题。

  3、开展“学习先进找差距,争先进位谋发展”主题活动。按照常州市局部署认真落实开展此项活动,引导民政干部职工学业务、争先进、创一流,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努力提升民政形象。

  (四)确保四项指标

  1、城乡和谐社区达标率达到80%和85%。

  2、养老机构床位数达到每千名老人拥有机构养老床位数30张以上。

  3、社会组织累计登记数达295个以上,设立社会组织发展专项资金,建成1个以上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全市社会组织登记备案数1191个,在157个村,42个居委会中,按照省级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县(市、区) 即城市社区6个,农村社区3个的标准,达到省标的167个,没达到的32个,要进一步做好省级达标工作;开展社会组织评估工作,使参加评估的社会组织数量达到总量的10%以上,其中有1家以上获得4 A以上评估等级;

  4、福利彩票销售总额实现9000万元。

  (五)落实五项工作

  1、创成省级双拥模范城“四连冠”;

  2、完成第五届社区居委会和第十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

  3、争创全省“和谐平安边界”,实施推进撤镇设街道工作,出版《中国政区大典》(金坛篇);

  4、创省级减灾示范社区1个;

  5、落实惠民殡葬政策。

  (六)实施六个工程

  1、推进老年大学及活动中心建设。

  2、加快推进革命烈士陈列馆。

  3、殡葬设施建设。市殡仪馆设施陈旧,环境较差,建议对殡仪馆改扩建或新建。公益性公墓存有土地量不足,要加快推进骨灰堂建设。

  4、加强农村敬老院建设。一是继续实施农村敬老院的3年升级改造工程,通过资源整合和新建扩建,力争在现有基础上敬老院新增床位10%。二是着力解决农村敬老院的事业单位性质,实现农村敬老院向社会福利院功能的转变。三是加强农村敬老院管理和服务人员队伍建设,使农村敬老院现有工作人员与服务对象的比例从目前的1:20提高到1:10。

  5、推进华达社会福利中心建设和常州茅山红日置业有限公司建设。

  6、推进医护一体的养老爱心护理院床位建设。 

  2012年12月7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