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服务中心2010年工作总结
2010年,市行政服务中心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以全市能力作风建设和“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紧扣效率和服务这两个工作重点,开展了“效能建设提升年”活动,在创新服务方式,提升行政审批服务效能方面,得到了投资者和老百姓的好评。“中心”全年办理各类审批服务事项32.1万件,比上年增长75.4%,其中即办件26.4万件,占82.2%,比上年提高8.9个百分点;承诺件5.7万件,占17.8%,按时办结率100%,承诺件提前办结率达96%以上。全年各类收费(含契税、车购税、各类基金等)达3.76亿元左右,现将2010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积极推进“三集中、三到位”工作,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
为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创新行政管理体制,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提升服务发展能力。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全市行政职能部门逐步推行行政审批服务“三集中、三到位”工作。
上半年,我们逐一与相关部门,尤其是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部门进行沟通、梳理,拿出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并会同相关部门(法制办、政府办、监察局、信息办、编办)多次讨论修改,报市政府讨论研究后,于2010年7月1日以坛政发〔2010〕79号文《关于在全市政府工作部门推行行政审批服务“三集中、三到位”工作的意见》发文给各相关单位组织实施。
2010年确定的需首批成建制进“中心”的6个部门(工商、环保、国税、卫生、公安、国土),已全部成建制进驻“中心”办公。其间我们会同金坛市国税局率先在其窗口推出了“全业务集中办理”模式,即将所有纳税人申请的事项集中到一个科室,所有的涉税审批事项和纳税服务类事项集中到窗口办结,所有国税部门设在城区的窗口集中到行政服务中心,在“中心”共设窗口14个,配备了15名窗口工作人员,新增行政许可事项1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7项,服务事项1项,其他管理服务事项36项,实现了成建制进“中心”的目标,为我市开展“三集中、三到位”工作开了个好头。截至目前,全市已有6家单位单独设置行政服务科,20家单位增挂“行政服务科”的牌子,建立了“职能归口、监审分离、批管并重”的行政审批服务新机制。
二、加强对全市重点工业建设项目竣工联合验收的组织实施和完善,提高验收效率。
1.积极开展提前介入服务。在重点工业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前期准备工作中,“中心”就提前介入,帮助企业联系相关单位,协调他们加快做好房屋面积测绘、规划测绘、防雷检测、质量竣前抽查等前期准备工作,在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帮助他们协调解决,全年在前期准备工作过程中共协调解决各类问题40多个。
2.及时上门联合验收。企业在具备联合验收条件后,“中心”及时组织联合验收的8个部门和单位(规划局、发改局、国土局、气象局、人防办、消防大队、质监站、园林管理处)验收人员,集中乘车前往现场进行验收,通过查看资料和勘察现场,当场在联合验收意见汇总表上签署意见。2010年全年共组织对38个项目进行了联合验收,协调解决验收中出现的问题30多个。2011年元月以来,又已对6家重点企业的10个重点项目进行了联合验收。
3.提高了验收效率,促进了阳光验收。由原来的分散验收至少需要60多天时间,变为联合验收平均只要4天,最长的6天,最短的只要半天。8个部门和单位公开集中验收,便于相互监督,相互制约。联合验收促进了企业早竣工、早投产、早见效,也为企业融资加快资金周转争取了时间。
三、建立健全中介机构长效管理机制,规范中介服务行为。
经过2009年近半年的清理整顿,一定程度上规范了中介机构经营行为。根据清理整顿规范社会中介机构工作安排,2010年4月底,市中介办抽调了工商、物价、国税、监察、行政服务中心的业务骨干人员,组成专项检查小组,在各行业主管部门业务人员的配合下,针对我市税务、会计、拍卖、工程咨询等行业的共二十多家社会中介机构,开展了专项检查。对于检查中出现的问题,市中介办以书面形式要求其在规定的时间内整改到位,并对其进行了复查。
为扎实推进长效管理机制的建立,在市政府出台《金坛市中介机构管理暂行办法》后,市行政服务中心联合市中介办共同起草了《金坛市中介机构信用评价管理办法(试行)》(讨论稿),于6月份上网公示,并于7-8月份先后召开中介机构负责人和相关部门分管领导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共收到各类建议意见19条,经多次修改,于8月中旬向市政府上报《金坛市中介机构信用评价管理办法(试行)》,在11月22日以坛政办发〔2010〕178号文《关于转发市清理整顿规范社会中介机构领导小组办公室金坛市中介机构信用评价管理办法(试行)》下发并予以执行。目前,中介机构等级评定具体细则已形成并发放至各被评中介单位,于近期会同相关部门(业务主管部门和统计局民调大队、网络电视等)正式实施,并在电视台和报纸上发布公告,加大宣传力度。
四、创新提升服务机制,推进审批服务提速。
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优化办事流程,改变原先就单个项目审批而审批为从项目立项、开工到竣工验收、备案各个环节形成一条龙服务,全力打造项目办理的快速通道。
1.建立重大项目服务机制,完善领导服务制度。“中心”领导班子成员按区域分片负责全市89个重点工业项目的审批协调,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2.加大工业建设项目联审联办力度。“中心”对重点工业建设项目和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非重点工业建设项目均实行联审联办,全年联审联办项目达到56个。对需要进行项目会审、集中踏勘的重点工业建设项目,“中心”及时组织相关窗口负责人对项目进行会审,全年共进行项目会审32次,对需要集中踏勘现场的,由“中心”负责解决交通工具,共对27个项目现场进行勘察。
3.抓好建设项目“一票制”扎口收费,全年“一票制”扎口收费的152个建设项目中工业项目91个,非工业项目61个,其中,工业建设项目规费收缴为364万元,非工业建设项目规费收缴达6496万元。
4.完善企业登记注册一表制等制度。全年利用企业登记注册一表制共办理1295家,其中新设立企业865家,变更430家;组织外商投资企业联合年检342家;卫生、环保、城管等窗口现场踏勘869次,提高了审批效率。
2010年6月上旬,“金坛市外商投资企业远程核准登记”系统启动仪式在“中心”隆重举行,从此我市外商投资企业在申请登记、核准时不再需要“常州—金坛”往返跑。该系统的投入运行,为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提高办事效率,改善投资软环境,满足我市日益增长的外商投资企业的业务需求,作出了很大贡献,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和外资企业的一致称赞。
五、进一步加强机关能力作风建设,健全考核机制。
“中心”制定印发了关于《金坛市行政服务中心否定报备制》、《金坛市行政服务中心预约、延时服务制》、《金坛市行政服务中心全程代办服务制》、《金坛市行政服务中心超时(缺席)通报制》的通知,这4项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切实提高了行政效能,规范了行政审批行为,杜绝行政不作为、慢作为情况的发生,大力提高了行政许可执行力。
此外,结合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重新完善了《金坛市行政服务中心考核管理办法》,并制定了《金坛市行政服务中心分中心考核管理办法(试行)》,通过两个考核管理办法的实施,突出激励机制,引导工作人员自觉优化服务,压缩时限,强化效率。同时全面加强大厅管理建设,落实好巡查制度,打造一支一流的行政审批服务队伍,从而进一步密切政府机关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树立政府机关文明优质高效服务的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