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市实现“三年翻番,跨越发展”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更是转型升级的提速之年,实现“三年翻番,跨越发展”、加快转型升级目标任务对科技创新工作提出了迫切需求。全面完成市委、市政府赋予的各项任务,进一步深化能力作风,提升服务效能,优化科技发展环境显得至关重要。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能力作风建设深化年活动的实施意见》精神,制定“能力作风建设深化年”活动意见如下。
一、工作目标
以“加强效能建设,营造最佳环境,助推跨越发展”为主题,坚持“依法规范、公开透明、快捷高效、创新优质、清廉诚信”的工作方针。全力打造一支“重实干、勇创新、敢担当、能奉献”的干部队伍,为实现“三年翻番,跨越发展”、加快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组织领导
为扎实推进“能力作风建设深化年”的各项活动,深化干部能力,优化机关作风。经研究,决定成立市科技局“能力作风建设深化年”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王洪祥
副组长:许国海、吴 毅、陈 云
成 员:吴金雨、于晓东、倪小平、戴 超、吴大荣
三、主要内容
(一)加强教育培训,提升能力素质
一是加强学习型党组和学习型机关建设。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机关是党的建设的一个重大创新,是一项开创性事业。对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机关的意义理解越深刻,推动各项工作落实的行动就越自觉。重视学习、善于学习历来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蓬勃发展、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机关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大举措,是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的重要抓手和切入点;科技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对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快转型升级的历史使命迫切需要加强学习、抓紧学习。今年,我局将着重组织全体人员深入学习领会中央、省、市和金坛市委关于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战略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准确把握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战略的总体要求和工作部署,不断增强贯彻落实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战略的自觉性坚定性。二是加强业务能力培训。今年,为适应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将邀请科技镇长团成员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专业知识培训,使全体工作人员了解发展新兴产业的意义,了解相关产业发展的相关知识和产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增强了我市发展新兴产业的紧迫感,提高对新兴产业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开展知识产权专业知识培训,努力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三是加强党风廉政教育。认真学习领会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认识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要求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加强以保持党和人民群众血肉为重点的作风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落实好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的“第一责任”,做到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落实好其他领导干部的“一岗双责”,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坚持管业务与管党风廉政建设相结合,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负主要领导责任。坚持标本兼治的方针,努力营造“一心一意谋发展,勤政廉政干事业”的良好氛围,为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战略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打造服务品牌,转变工作作风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从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入手,以转变观念为前提,以提高干部职工素质为基础,以机关全面提效为主线,以创新和竞争为动力,着力打造“创新服务、服务创新”优质服务品牌,引导机关全体工作人员树立服务发展、服务大局、服务基层、服务企业的理念,促进了各项科技工作跨越发展,为我市经济发展调结构、促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不断深化重点科室服务效能,认真组织3个业务科室参加全市100家重点科室(窗口)“创优评星”活动,公开服务职能和承诺,广泛开展“五查五纠”活动,积极深化服务方式,践行服务承诺。
(三)狠抓重点项目,支撑转型升级
更大力度推进高新产业壮大工程。一是加快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发展。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重点培育一批起点较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有知名品牌、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项目,着力培植具有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群,使之成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集聚发展的主导力量。扶持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强、成长性高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高其对大企业、大项目的配套能力,延长加粗产业链,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二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立足我市的产业技术基础,围绕做大做纺织服装、精细化工、机械电子、汽车配件四大主导产业,鼓励引导骨干企业进一步加大科技研发、技术改造投入,运用高新技术、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清洁技术、节能降耗等共性技术嫁接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开发有利于开拓国内外市场和有竞争力的新产品,促进产品升级、节能减排,提升产品的质量档次和技术附加值,提高市场竞争力。三是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围绕我市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环保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打造产业链最为完整的光伏产业,努力把金坛建成兴伏产业的生产之都、研发之都。促进新材料产业蓬勃兴起。金属材料,拓展兴荣美乐高精度无缝内螺纹铜管,常宝普莱森核电用管,三九公司大规模集成电路用高纯钛等一批金属材料的开发生产。非金属材料,扩展绝缘材料的百万级发电机组用绝缘材料,君和公司的传感器用纳米氧化锆粉体,中科晶电的蓝宝石基片,北化华钛的用于航天、节能、环保的气凝胶。改性材料,薛埠的金鹿电缆已经用五台高能加速器,辐照生产抗高温、耐腐蚀电缆;沃尔核材正在金坛装备十多台高能加速器,开发生产热缩套管、电缆附件等一批新的产品。依托上市企业沃尔核材,推动沃尔核材金坛基地建设,带动形成一个高分子核辐射改性材料产品群。加速生物医药产业成长成业。加快华荣生科与华东理工“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果孵化基地建设,推动“生物酶制剂”批量生产;推进康泰生物“婴幼儿传染病疫苗”、维尔科技“艾滋病试纸条和快速检测试剂盒”等生物制剂的开发生产;加快金远药业“阿霉素脂质体”、亚邦制药的国家一类抗肿瘤新药“CAHB”等新药的临床试验,全力以赴申领药证,争取早日上市销售;推动健尔康“广谱快速杀菌止血纳米医用敷料”大规模生产,占据国内外医用敷料高端市场;加快化工企业的转型升级,以现代生物技术引领改造传统化工企业。
更高水平推进创新平台提升工程。创新平台是加强科技创新创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是实现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有效保障。一是努力提升现有企业研发平台建设水平。省科技厅去年底召开全省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现场会,提出今后要控制企业研发平台新增数量,着力提升原有企业研发平台建设水平,对企业研发机构建设过程中的建设环节、研究开发环节、产业化环节、示范建设及推广环节,定期进行逐一全面考核,优胜劣汰,对考核优秀的继续给予项目资金倾斜扶持。因此,我们必须强化对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的动态管理,引导我市企业在研发机构建设中将创新体系完善、创新能力提升、研发绩效考核作为重点,突出在优化布局、高端提升、创新管理上下功夫,以此促进我市创新能力的大幅提高,推动我市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二是加大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力度。依托优势企业,重点抓好企业院士工作站、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全力打造高端科技创新平台。三是加大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力度。加强科技孵化器建设,依托两个省级科技孵化器——金坛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和红太阳科技园招引具有一定发展前景的科技型孵化企业和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加快形成招引一批、孵化一批、“毕业”一批的良性循环机制。
更新思路推进产学研合作深化工程。产学研合作是实现创新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是构建我市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环节。一是精心组织好重大产学研活动。突出新兴产业和优势产业发展方向,高质量组织好重大科技活动,努力促进创新要素与生产要素在产业层面的有机衔接。二是加强产学研合作载体建设。大力推进“校企联盟”建设,鼓励和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联合建立产学研基地、研发中心等紧密型合作机构,形成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三是借助产学研合作推动成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努力运用市场机制集聚创新资源,促进产学研在战略层面有效结合,推动建立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共同参与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实现产业相关单位的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围绕我市特色优势产业,探索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有效途径,以掌握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引导高校、科研院所的创新成果向企业集聚,形成产业技术创新链。通过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方式,增强企业整体创新能力,培育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相关产业实现重大技术突破,推进产业链与价值链向高端提升。
更深层次推进知识产权培育工程。一是大力实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继续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着力培育专利示范品牌企业。同时,积极推进企业实施标准化战略,努力争取部分产业技术及产品标准的话语权。二是强化对专利申报工作质的提升。在确保专利数量稳定增长的基础上,着力提升专利质量,重点推动发明专利比重的提升。强专利政策宣传工作,鼓励企业、科研人员进行技术创新,积极申报各类专利,特别是发明专利的申报。三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组织科技型企业知识产权工作人员参加知识产权管理工程师培训,为企业开展知识产权预警和保护提供专业人才。加大专利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类专利侵权行为,维护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
更广领域推进科技兴农惠民工程。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培优做强农业特色支柱产业,壮大高效农业规模,推动全市农业高效健康发展,促进农业增收、农民致富,更好地改善民生、惠及百姓。一是抓好省级茶叶科技园的建设。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的农业发展的新型模式。发挥园区的辐射带动效应,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培训,促进农业增收,农户收益。二是抓好农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引导农业科技型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进行合作,不断强化农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三是积极探索科技为农服务新模式。重点抓好农村科技服务超市金坛葡萄分店和金坛茶叶分店和便利店建设,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示范,转化科技成果,培植示范户,为我市葡萄、茶叶产业发展提供技术、信息、物资等全方位服务,推动农业支柱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积极开展校企对接、助企兴农活动,组织举办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与高校、科研院所对接洽谈会,加强校企联合,促进农业企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更实举措推进科技人才引领工程。围绕先进制造技术提升、新兴产业培育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按照“以人才引项目,以项目出人才”的原则,加大科技人才引进培养力度,实现科技人才数量的递增和创新能力的跃升,推动科技人才向企业流动、向产业集聚,形成“产业企业集聚人才、人才引领发展产业”的良好态势。一是加大科技人才计划项目的组织实施力度。以实施“江苏科技创新创业双千人才工程”、“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育计划”等项目为契机,面向国内外引进对我市产业结构优化、产业技术水平提升和高新技术产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带动作用的高层次人才,全面提升我市自主创新能力。二是努力创新招才引智模式。充分发挥科技镇长团成员所拥有的高校人才优势的作用,创新招才引智模式,吸引我市紧缺急需的科技人才到坛进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培育,积极鼓励我市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建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研究生工作站等创新载体平台,吸引更多科技人才从事科技研究与开发工作。三是加大对现有科技人才的培育力度。重点围绕现有科技人才从事的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专利申报、成果推广等科技项目提供服务,加大对项目申报、立项、成果鉴定等业务的工作指导,加强与上级科技主管部门积极沟通,争取更多国家级和省级科技项目和经费资助。
(四)完善规章制度,强化效能问责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行政许可法》为依据,以改善服务、提高效能为目的,按照“精简、统一、高效、便民”的原则,建立“职能归口、监审分离、批管并重”的行政审批服务机制,着力打造服务型机关、高效型机关、创新型机关,为全市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和谐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积极参与全市组织的“双百行动”,努力提升3个重点科室服务效能,按照重点科室创建标准和考评办法,扎实开展争创星级科室活动。进一步树立“廉洁、勤政、务实、高效、自律”的机关形象,从一切服务于全市经济转型升级出发,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努力提高局机关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形成便企、利企的高效机关运行机制。以各项规章制度建设为抓手,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局机关设立投诉电话、投诉信箱,直接受理社会各界对局机关效能问题的投诉,全方位接受监督。对群众的来电、来信做到每项投诉都有回复、有结果,并将此作为各科室和干部年终考核、干部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进一步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对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中干部不作为、乱作为实行“四个一律”,即对群众的投诉,一律追查到底;对违反规定的,一律严肃处理;对不履行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的,一律追究责任、给予处分;对造成严重影响而进行责任追究的情况,一律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严格责任落实,积极主动地预防和纠正各类不规范行政行为。
四、活动步骤
“能力作风建设深化年”活动分四个阶段开展:
第一阶段,动员部署(2月底前完成)。召开局党组会议,确定“能力作风建设深化年”活动领导小组成员,认真研究制定本局“能力作风建设深化年”活动实施方案。组织全体工作人员召开动员大会,认真传达学习全市“能力作风建设深化年”动员大会的精神并对我局的活动进行部署,在全局进行广泛深入地发动。
第二阶段,组织推进(全年)。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我局的实施方案,扎实开展“能力作风建设深化年”活动。
第三阶段,自查自纠(6月至8月)。深入基层,采取分层次召开座谈会、发征求意见函等形式,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查找出本单位及工作人员在“能力作风建设深化年”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明确下阶段工作整改的方向。
第四阶段,整改落实(9月至12月)。对自查自纠中梳理出来的问题,督促存在问题的科室和个人深刻剖析问题原因,查找总是根源,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措施要明确时限和要求,确定责任人员,确保整改措施落实到位。
五、问责追究
严格执行《金坛市机关效能责任追究暂行办法》的规定对违反机关效能的机关工作人员实施违规问责。充分利用行政告诫、责令作出书面检查、通报批评、取消当年评先评优资格、调离工作岗位、给予行政处分等方式追究责任。对严重违法乱纪、严重损害软环境建设的情况,坚决予查处。对在全市100家重点科室考核中排名在后三位的科室负责人予以免职处理。
二〇一一年二月十八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