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全市文化广电体育工作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建设文化强市、体育强市为目标,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各项工作呈现出了全面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重大项目影响广泛,城市文化品味持续提升
积极开展了“纪念华罗庚诞辰100周年”系列文化活动。为隆重纪念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百年诞辰,我市开展了一系列纪念活动,作为系列活动的重要部分,各类文化活动精彩纷呈,亮点突出。大型现代儿童剧《少年华罗庚》在各地巡演,“纪念华罗庚诞辰100周年”书画展公开展出,《数学巨匠华罗庚刻纸系列连环画》编印出版,华罗庚纪念馆提升展示和服务水平,高水准免费对外开放,华老颂专题文艺晚会精彩上演,一系列文化活动的成功举办,放大了名人效应,扩大了城市影响,提升了城市品位,为宣传金坛、展示金坛提供了有力的文化支撑。
精心推出了大型现代儿童剧《留守小孩》。由国内顶尖艺术家倾力加盟,华罗庚艺术团精心打造的以留守儿童为背景、反映当代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大型现代儿童剧《留守小孩》自年初登陆上海各大剧院公开巡演至今,已在京沪两地演出近300场,观看人数达30多万人次,在业界专业人士、青少年学生和驻京建筑工人当中广受肯定和赞誉。作为全国60多个剧目中惟一一个由县级市剧团送选的入选剧目,该剧参加了第八届上海优秀儿童剧展演活动和闭幕式特约演出,并荣获“最佳剧目奖”。
圆满完成了江苏省第十七届运动会组织承办任务。第十七届省运会于10月11日至10月18日在常州举行,作为本届省运会的承办赛区和参赛单位,我市获得了办赛和参赛成绩的双丰收。在组织办赛上,金坛赛区组织承办了青少年部篮球甲、乙组,女足甲、乙、丙组和赛艇共6项次赛事,各项组织承办工作呈现出筹备工作部署周密,场馆布置及时到位,竞赛组织有条不紊,后勤接待服务优质,安全保卫毫不懈怠,志愿服务热情周到等特色,得到了上及相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和好评。在组队参赛上,通过抓好队伍选拔组建、科学组织训练和强化训练保障等切实有效的措施,切实加强了备战参赛工作,最终我市以71枚金牌夺得全省县(市、区)金牌榜第二名,超额完成了既定的参赛目标任务。
成功举办了金坛市第五届全民运动会暨第七届全民健身节。为进一步落实《全民建设条例》,深入推进全民健身计划,我市于今年5月至10月成功举办了第五届全民运动会暨第七届全民健身节。本届全运会设职工、农村、老年人、学生4个部,来自全市14个部门和行业系统、8个镇(区)、58所中小学校,405支男女代表队、近5000名运动员参加了共计15个大项的比赛。全运会开幕式大型文艺演出以“精彩省运,活力金坛”为主题,充分体现了金坛文化体育事业发展的新成就。本届全运会规模大,规格高,比赛时间长,群众参与度高,社会影响广泛,完美展示了全市人民自强不息、奋力拼搏的良好形象和时代风貌。
成功举办了第十五届迎省运“丰登杯”环太湖地区金坛茅山登山锦标赛。本届茅山登山锦标赛以“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喜迎十七届省运会”为宗旨,来自苏州、无锡及常州两市五区共计51支代表队、近600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为加强我市与周边地区全民健身的交流与合作,努力打造环太湖体育带构筑了良好的发展平台。
二、惠民工程覆盖城乡,公共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星级文化示范村”创建工作有力推进。在进一步巩固全市文化示范村建设成果的基础上,于年初通过申报、推荐和调研、论证相结合的方法,初定了开发区东村、金城镇花桥、联城等17个行政村,作为2010年度“星级文化示范村”的创建对象。结合创建工作,积极培育和发展特色文化镇村、特色文化户和特色民间文艺团队,其中,尧塘镇以当地特色锡剧为依托,大力发展镇村文化事业,被省文化厅命名为“第四批江苏省特色文化之乡(锡剧)”。一年来,经过帮扶、督查和各地的积极努力,今年创建17个“星级文化示范村”的目标已基本完成。
“农家书屋”提档升级工作有序开展。在实现全市“农家书屋”行政村全覆盖的基础上,切实加强了对“农家书屋”在“建、管、用”方面的提档升级,积极组织开展了捐赠书籍、业务培训、科技讲座、读书征文等各类形式多样的活动,并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薛埠镇长山村大学生村官在全省农家书屋阅读演讲比赛中荣获二等奖,朱林镇唐王村农家书屋被授予全省“百佳农家书屋”荣誉称号,直溪镇天湖村、尧塘镇岸头村农家书屋管理员被授予全省“百佳农家书屋管理员”荣誉称号。同时,根据常州市文广新局创建“星级农家书屋”的目标要求,我市对照星级书屋的建设标准,对创建对象进行了指导服务和跟踪督查,全市共有5家农家书屋被评为常州市“星级农家书屋”。
城乡文体设施建设工作有效实施。全年相继完成了市水上运动项目训练基地周边绿化及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为省运会青少年部赛艇比赛的圆满成功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完成了对全市部分镇(区)原有健身工程的提档升级,并对部分健身器材设施进行了维修出新,切实维护好了农村体育健身路径,有效保障了基层群众的体育健身权益。
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成效显著。全面完成了全市144910户有线电视整体转换任务,实现了我市有线电视向数字电视的平稳过渡。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进程的大力推进,对群众文化娱乐消费新热点的形成和我市文化产业、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文体活动精彩纷呈,群众文化权益有效保障
全力完成“文化三送”任务。市图书馆全年送图书下乡38次共计11000册,建立图书流动点面3个,今年2月图书馆再次被文化部评定为“国家一级图书馆”。市影剧公司认真做好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工作,积极组织片源,全年完成放映公益性流动电影1800场。市锡剧团全年完成送戏到农村演出35场。
积极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精心组织和策划了形式多样的公共文化活动,服务基层群众。市图书馆全年接待读者10.5万人次,图书外借11.2万册次,开展“红读”征文、“六一杯”少儿书画赛等读书活动5次。市文化馆全年组织辅导各种类型的大中型群众文艺、展演、展览、讲座等活动40多场次。市博物馆在免费开放的基础上,积极投入全省“县级博物馆展览展示和服务水平提升工程”,全年接待各级领导、国内外嘉宾和各级群众12万人次,圆满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各项重大接待任务。
倾力打造广场文化品牌。积极组织协调“欢乐金沙——广场文艺月月演”大型文艺晚会,与全市各部门和单位通力协作,确定广场文艺演出主题,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和文艺演出活动。全年共组织举办了首届“金坛读书月”闭幕式暨金沙广场月月演·城管专场文艺晚会、纪念华罗庚诞辰100周年“秋之韵”教育专场文艺晚会等8场群众喜闻乐见的大型广场文艺演出,打造了极富特色的城市广场文化活动品牌。
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全年共组织举办了健身竞赛、送体育下乡等各类群众广泛参与的全民健身活动数十项次。同时,以办赛促发展,以参赛铸品牌,在全省县组田径比赛中,我市取得了金牌总数第五,团体总分第三的佳绩,探索出了以竞技体育带动群众体育大发展的新路子。同时,全面启动了全市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按年龄段完成了样本抽取和测试工作,为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四、传承发展并驾齐驱,文化遗产保护再创佳绩
以申报促保护,确立保护名录体系。文物保护工作方面,在全面完成文物普查第二阶段野外实际调查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了文保单位的申报工作,其中,新发现的文物点慰安所旧址,入选“江苏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十大新发现”。同时,为巩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核定公布了28处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核定公布了一批文物控制保护单位。“非遗”保护工作方面,我市申报的传统舞蹈项目直溪巨龙被列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我市的东浦丝弦锣鼓、上阮花鼓戏、儒林树德堂妇科医治疗法、金坛面塑被公布为常州市第三批市级“非遗”项目。
以活动促保护,推动活态传承。今年来,金坛刻纸及其代表性传承人分别参加了上海世博会“江苏周”文艺展演和首届中国农民艺术节等活动,以此为契机,搭建起面向国内外宣传、推介和销售刻纸产品的平台,推动刻纸产业发展。活动中,金坛刻纸荣获“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项目”奖,多幅刻纸作品还被中国农业博物馆收藏。为办好首届“中国·长荡湖湖鲜美食节”,我局全程参与并积极协助和指导开展了柚山放灯节、民间文艺汇演、长荡湖非遗展示馆布展、长荡湖“水八卦”打造等各项文化活动,民间文化艺术在活动中大放异彩。在首次移师县级市金坛举办的第十届道教音乐汇演中,我市省级“非遗”项目乾元观道教音乐与海内外道教经乐团同台演出,以此弘扬道教文化,共促社会和谐。由于非遗保护工作取得的实效,今年6月,我局被省文化厅评为“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
五、文化市场繁荣发展,行政执法工作规范有序
大力加强文化市场整治力度。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加大了文化市场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力度,切实落实了守法经营责任制。围绕“平安世博”和“平安省运”,开展了文化市场专项保障行动。重点加强对网吧市场的管理,继续开展了“文明网吧”创建活动,全年新创“文明网吧”17个,我市网吧创新管理经验多次获得上级领导的肯定和好评,并在全省得到推广。
全面提升新闻出版工作水平。通过开展“保护知识产权周”集中行动和广场咨询服务活动,强化舆论宣传和日常监管,规范出版物市场秩序。以“扫黄打非”工作为重点,全年开展了查堵政治性非法出版物和打击侵权盗版音像制品等各类专项行动,出版物市场保持持续净化,非法出版活动得到有效遏制。由于“扫黄打非”工作取得的成效,我局被评为全省“扫黄打非”工作先进集体。
加大广播电视行政管理力度。切实加强广播电视播放的监管,推行行政指导模式,指导、督促播出机构自律机制的形成和完善,确保舆论导向正确,保障广播电视节目播出安全优质,全年实现安全播出无事故。同时,积极协调公安、工商等部门,全面开展了非法卫星电视接收设施专项整治,认真查处擅自安装销售使用境内外卫星电视设施和擅自传送境外卫星电视节目的行为。
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发展强势推进
文化体制改革平稳有序。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市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的要求,4月底,实现了市广电系统局台分开、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合并,文化、广电和体育“三局合一”。由于思想认识统一、职责任务明确、沟通协调到位,合并运转过程中的职能划转、人员定岗和工作衔接等在正常轨道上实现了平稳过渡,推动了各项重大活动、重要项目和重点工作的圆满完成。根据省、常州有关文化事业单位改革的文件精神,对市影剧总公司等文化事业单位进行了改革,确定了“老人老办法、新人新机制”的改制方案,7月底,市影剧总公司改革基本到位。同时,全市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内部人事制度、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也在有序推进。
文化产业发展成果显著。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现有文化产业经营单位9类共1700多家,今年全年主营业务收入预计16亿元。印刷企业充分发挥龙头效应,全年销售产值预计超过6亿元;民间工艺美术品行业市场趋好,市刻纸研究所销售收入达30余万元;演出市场日趋成熟,市锡剧团全年演出收入达77万元;电影放映业呈现稳步上扬趋势,全年放映票房收入超过130万;体育彩票管理、发行和销售操作日趋规范化,全年新增销售站点10个,完成体彩销售额近3950万元。“八馆六园二中心”体系框架建成并运行良好,有效带动了文化旅游、演艺娱乐、会展博览等相关产业迅速发展。此外,为扶持和服务好全市文化产业发展,我局还积极协助常州茅山宝盛园盆景文化旅游基地和金坛刻纸项目,申报2010年度江苏省文化产业引导资金,并做好跟踪服务、协调衔接和沟通完善工作,目前,扶持资金有望即将落实到位。
七、扎实推进创先争优,能力作风建设加速提升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能力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实施意见》要求,我局紧紧围绕“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的总体目标,以“践行科学发展观、推进金坛新跨越”为主题,以“一创两争当”为主要内容,把“能力作风提升年”活动与“创先争优”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同时结合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制定活动方案,明确主体载体,层层动员部署,形成了上下齐动、整体联动的工作格局。一年来,我局深入推行机关“高效服务先锋行动”和事业单位“群众满意先锋行动”,围绕“争创优质服务科室(个人)、争创党员示范岗”创建工作,加强了对文化行政审批窗口和文化市场稽查队的行风建设和作风整顿,通过规范行政行为,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树立起了热情服务、依法行政、廉洁高效、求实为民的文化形象。同时,机关和其他事业单位也在活动中提高了自身素质、改进了行业作风、强化了宗旨意识。
金坛市文化广电体育局
2010年12月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