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常州市金坛区人民政府网站!
 
当前位置: 政务公开 > 政府部门 > 粮食局 > 业务工作 > 内容
 
信息名称 2010年度工作总结
索引号 014138991/2010-00023
主题分类 粮食、盐业、烟草 体裁分类 其他 组配分类 其他 粮食局 业务工作
文件编号 坛粮字〔2010〕53号 发布机构 粮食局
生成日期 2010-12-31 公开日期 2011-03-01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 2010年度工作总结
 
2010年度工作总结
坛粮字〔2010〕53号

  2010年,是我国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我市粮食流通事业发展不平凡的一年。全市粮食行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全市“能力作风建设提升年”的活动要求,紧扣全年粮食工作目标,踏实奋进,开拓创新,积极应对粮食价格波动对粮食行业带来的严峻挑战,在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和“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

  一、加强粮食宏观调控,全市粮食保供稳价能力明显增强。面对去年包括粮油在内的农产品价格全线持续上扬的新形势、新情况,粮食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省和市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精神和国务院、省办公厅关于加强粮食宏观调控的文件精神,明确目标,细化任务,分解责任,从执行惠农政策、落实粮食储备、加强市场监测、强化监督检查等措施入手,进一步加强全市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最大限度地维护种粮农民利益,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物资供应,促进全市消费价格总体稳定。一是积极完成地方储备粮油任务。面对粮食收购市场收购主体多、市场价格高、农民惜售心理重、收购难度大等前所未有的复杂形势和困难,我们科学分析,精心组织,千方百计保证地方储备粮轮换补库按时按量按质完成。并积极协调成品油储备库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二是切实保证市场供应稳定。充分发挥储备粮轮换对市场的调节作用,注重把握好时机,掌握好节奏,有序组织储备粮轮换工作,实现轮出有计划,均衡投放市场,保证市场供应。与此同时,积极指导粮食购销加工企业加强产销衔接,充实本地库存,正常生产经营,坚持薄利多销,确保市场供应稳定。三是加大粮油价格预警监测力度。密切关注粮油价格走势,做好粮油市场的价格监测和预警工作,每周记录并绘制《我市及周边地区粮食价格行情表》,实时掌握粮油市场价格和供求变化情况。强化粮食流通统计服务,开展了我市辖区内74户农村居民和115户城镇居民社会粮油供需平衡的调查,为实施宏观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二、抓早抓好粮食购销工作,保护了种粮农民利益。据统计,去年全社会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粮食14万吨,其中:国有粮食经营企业收购6.11万吨,占收购总量的43.64%。全社会各类粮食企业累计销售粮食19.41万吨,同比增加0.79万吨,其中:国有粮食经营企业销售6.62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54亿元,实现经营利润604.73万元。全市具有粮食收购资格的企业或经营者已达到46户,其中民企、个体等非国有单位43户,粮食流通市场呈现出多元市场主体积极入市、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粮食价格的形成机制逐步建立,流通市场趋于规范。从实际效果看,由于高度重视粮食收购工作,动手早,准备足,舆论宣传力度大,政策执行到位,各类粮食收购主体入市收购积极,价格高开高走,小麦收购价格较去年上涨0.11元/斤左右,稻谷上涨0.35元/斤左右。全市按收购总量估算,因价格上涨因素,农民可增加收入约6646万元,使种粮农民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三、全力推进“放心粮油”工程,粮油产品放心销售体系初步形成。2010年,继常州市委、市政府将“放心粮油”工程列为全市60项重点工程(工作)之一,我市人大常委会把“听取人民政府关于放心粮油工程建设情况的汇报”作为9月份常委会主任会议的重要议题,可以说从上到下都非常重视“放心粮油”工程推进工作。9月份,人大、政协专门对全市“放心粮油”工程建设进行了视察调研,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五点建议。我局更是全力推进“放心粮油”工程建设。一是从源头上加强控制。加大了对粮食存储企业科学保粮的指导力度,严格执行仓储保管技术规程与制度,确保原粮质量卫生安全。积极推进优质粮生产基地建设,提升地产粮食品质,江南春米业是这项工作做得较好的典范,去年就实行订单种植面积27000余亩(其中公司基地2000余亩)。二是从体系上严格评审。去年我市在35家申报单位中评选出了12家 “粮油生产放心企业”和4家“粮油销售放心店(柜)”,2家生产示范企业和1家销售示范店。同年6月在“全国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示范工程首批示范企业”评比中,我市3家企业(金坛市江南春米业有限公司、金坛市江南制粉有限公司、江苏南顺食品有限公司)被评为“全国放心粮油示范加工企业”。三是从宣传上扩大影响。通过电视台、报纸和广播等渠道,制作专题片、新闻类节目和宣传展板等方式,为辖区内 “放心粮油示范企业(销售店)”做好宣传和推广服务,帮助企业提高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通过十多次宣传,社会各界和广大消费者对“放心粮油”工程的认知度和关注度明显提升。四是从管理上加强规范。市局严格按照粮油生产放心企业和粮油销售放心店(柜)的评审办法,通过节日粮油销售检查和专项检查以及不定期抽查,切实加强对粮油加工销售企业的市场监管,建立完善粮食质量溯源机制。

  四、有效实施“五个一”工程,粮食流通产业转型升级加速。2010年,切实贯彻实施省局粮食流通产业转型升级“五个一”工程,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水平,全力推进我市粮食流通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化发展水平。经济总量有了新的攀升。列入统计范围的粮食加工业企业,1—12月份完成工业产值5.71亿元,销售收入5.6亿元,利润1008万元。以南顺食品公司、江南春米业等为中坚力量的粮油加工企业群逐步壮大,对行业经济的拉动效应十分明显,龙头企业的产销总量占到整个粮食工业经济的80%以上。流通设施建设有了新的推进。抓好了省薛埠粮食储备库三期工程的扫尾工作;争取到了省局的项目扶持政策,日处理200吨粮食的烘干设备已在社头库开工建设,提升了粮食收储保管能力。转型发展步伐有了新的支撑。各企业积极推动粮食流通产业的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江南春米业的“苏”牌系列大米(有机米、软米、软粳米、香粳米等)已形成了有机大米、绿色大米的金字塔式的梯度结构;南顺公司,去年成功举办了南顺集团首届国家高级制粉师培训班,重点引进了2名食品研发高端人才,新录用30多名本科生,5名制粉及食品专业研究生,投入1000多万元对其中2条面粉生产线进行系统的升级改造。“十二五”发展规划有了新的起点。认真总结“十一五”粮食行业发展和规划实施的成功经验,科学分析“十二五”时期粮食流通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研究提出了在“十二五”前期建设粮食物流中心和成品粮油库的新目标;提出了我市“十二五”时期粮食总量平衡、宏观调控、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粮油加工业等重点目标、重大项目和保障措施,为全行业持续发展打好扎实基础。

  五、依法开展对全社会粮食流通监管,粮食监督检查体系逐步完善。积极推进依法管粮,认真开展《粮食流通管理条例》颁布施行6周年宣传贯彻活动;积极组织11人参加省粮食局举办的粮食行政执法培训、组织10余家“放心粮油企业”的生产管理人员参加质量管理与统计业务培训、组织5家涉粮企业人员参加 “江苏名牌” “江苏名牌农产品”品牌创建等培训活动,为依法行政营造良好氛围。紧紧抓住粮食质量安全监管这条主线,突出监管重点,采取常规检查、专项检查、市场巡查和联合执法等方式拓展实务工作,切实维护粮食流通正常秩序。全年共开展了政策性粮食购销、粮食库存、夏秋粮收购、粮食收购资格核查、放心粮油示范企业、军粮供应、成品粮应急储备等八大项专项检查的监管实务工作,监督检查活动达15次,涉及单位 400余户(次),立案 3起,结案3起,实施行政处罚1例。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关于加强秋粮收购秩序管理的重要指示精神,把好收购市场准入关,对全市57户粮食经营者的粮食收购资格进行了全面核查,注销收购许可证16家,新办理粮食收购许可事宜5家。全面落实粮食经营者粮食最高库存量限定。

  六、党风廉政、精神文明和机关建设取得新的成效。开展“能力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建章立制,堵塞漏洞,修订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关管理的规定》等制度,规范制度运行,每天安排1名党政领导对机关工作人员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情况进行检查,坚持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选优配强中层副职干部6人次;开展了“结对帮扶”和“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等系列活动;积极有序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和政务公开工作,全年公开了3项不涉密应公开的职权目录,申请17项不常用行政权力的备案工作,在“江苏粮网”等各类网站发布政务信息50余篇次;粮食购销总公司获得了“江苏省粮食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提高了基层党建工作水平;开展《廉洁准则》专题学习、廉政文化进粮库活动和项目专项督查,筑牢了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严格执行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逐级签订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把反腐倡廉工作与粮食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以廉政促勤政,以勤政促发展,确保廉政制度得到了有效落实。大力推进行风建设。认真组织了去年4月份《政风热线》上线活动,服务了市民(农民),宣传了工作,树立了形象。在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了“创先争优”活动和学习型机关、学习型党组织活动,进一步提高广大粮食党员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能力和素质,激发党员干部模范带头、爱岗敬业、履职尽责的积极性。重视行业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强系统群团工作,积极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推进粮食和谐发展。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工作中仍存在不少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如粮食仓储设施还较薄弱,建设资金存在缺口,粮食收购难度加大,粮食产业化程度还不高,物流规模还不大,市场监管的对象难掌握、难定性、难处理,依法管粮的力度还不够,等等。以上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积极探索,不断加以改进。

  金坛市粮食局

2010年12月31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