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春交替来临之际,气温变化大,是流脑、流感、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以下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发病急、流行广、病死率高及流行菌群易变异和易耐药等流行特点。近年来中小学生、外来人口为主要发病人群,学校面临春学期开学,人员聚集流动性大,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学校冬春季流脑疫情的发生和流行,保护广大师生身体健康,结合我市实际,现就我市学校冬春季流脑防治工作提出如下要求:
一、进一步加强对流脑等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领导
流脑等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由于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一旦传入学校、幼儿园等人口密集场所,极易引起流行和暴发,影响社会的正常秩序。因此,各学校要不断完善传染病预防控制预案,进一步建立和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提高应急能力,做到科学防范、早期预警、有效处置,强化责任追究制,保障各项预防控制措施落到实处。
二、进一步做好因病缺课的监测和报告
各学校要将全校师生的因病缺课、缺勤及其诊断情况及时报医务室,学校卫生人员要认真统计、汇总和掌握全校师生的因病缺课、缺勤和传染病患病情况,分析和排除流脑等呼吸道传染病病例。对患有传染病师生,严格控制医学隔离期,防止未出隔离期的师生返校上课。同时要认真对学生家长做好解释,争取他们的配合,并安排好学生返校后的补课工作。
三、做好应对暴发疫情的准备工作
各学校要加强对校医有关传染病业务知识及防治法律、法规的培训,不断提高传染病防制能力和水平。认真做好晨检,一旦发生疫情要立即上报,并采取措施预予以控制,能全面掌握被调查者可能涉及的各个环节,落实消毒隔离措施,追踪传染源和密切接触者,并采取相应防控措施。
四、积极做好疫苗预防接种工作
流脑有13个血清群(以A、C、Y、W135群引起的病例占90%以上)。我市自20世纪80年代使用A群脑膜炎多糖疫苗以来,使A群引起的流脑发病大幅度下降,但由于脑膜炎球菌血清群变迁和变异,以及菌株的耐药,引起流行的传统地域分布群型已打破,特别是由C、Y、W135群引起的病例和局部暴发,严重危害广大群众的身心健康。预防流脑的最佳策略是采用多价流脑疫苗对易感人群进行免疫接种,自2002年我市对适龄人群完成了流脑A+C群疫苗的普种以来,至今未发生流脑爆发疫情,偶现散发病例也多为流动人口,九年来我市流脑防控效果良好。根据流脑每隔7-9年出现一个流行周期的特点,为了进一步落实流脑预防控制工作,巩固前期防控成果现决定对我市在校学生(小学三年级-高中三年级学生)按照知情、自愿原则开展ACYW135群四价流脑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按照物价部门规定92元/人份。请各有关单位充分认识到当前流脑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形势,明确责任,积极做好疫苗接种工作的组织宣传,合理安排,加强接种保障,确保我市流脑疫苗接种工作有利、有序地完成。
附件: ACYW135四价流脑疫苗接种告家长知情同意书
金坛市卫生局 金坛市教育局
二○一○年三月十一日
附件:
ACYW135四价流脑疫苗接种告家长知情同意书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以下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发病急、流行广、病死率高等流行特点。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突发高热、头痛、呕吐、乏力、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严重者导致残疾死亡,病死率高达5%-18%,30%存活者留下痴呆、肢体障碍等神经系统后遗症。流脑有13个血清群(以A、C、Y、W135群引起的病例占90%以上),我市自80年代使用流脑A群多糖菌苗以来,由A群引发的病例逐年下降并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但现在流脑流行的菌群由过去单一的A群转为C、Y、W135群, 2002年以来,国内外已有数十万人群感染了各种菌群的流脑病例。中小学生、外来人口为主要发病人群。目前,我国研发出ACYW135群四价流脑多糖疫苗,其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和免疫效果。春学期刚开学,学生聚集流动性大,很容易发生流脑的爆发流行。为了防止流脑在我市学校的流行,保护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金坛市教育局、卫生局联合下发了坛卫字[2010]第38号文件《关于做好流行性脑膜炎防治工作的通知》精神,现决定对金坛市小学三年级以上学生进行ACYW135群四价流脑疫苗接种,来预防流脑病例的发生。金坛市 卫生院(医院)将于近期组织四价流脑疫苗接种,请家长、同学们积极配合,做好流脑的预防工作。 对照疫苗的禁忌症和了解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在反面),请填好回执。(价格:92元/人)
咨询电话:
学校 医院
学校 年(班)级 姓名 (是、否)接种,
不接种原因:
家长签字 年 月 日
一、禁忌症:
有下列情况者,不得使用本疫苗
a) 癫痫、抽风、脑部疾患及有过敏史者
b) 肾脏病、心脏病及活动性结核及HIV感染者
c) 急性传染病及发热者
二、副反应及处理:
使用本疫苗一般无副反应,极少数出现接种部位红肿和疼痛,全身不良反应主要为发热,大多数可自行缓解,并在72小时内消失。如有严重反应及时诊治,并尽快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