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9年气象灾害应对工作评估
(一)基本情况
2009年对我市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有较大影响的气象灾害种类主要有:强对流天气(冰雹);台风;暴雨;高温;雷电五大类,全年冰雹发生4次;影响台风1个;暴雨(大暴雨)过程8次;高温五个时段计16天;雷暴日30天。其中,灾情损失明显的为6月14日的局部冰雹和7月7日的大暴雨以及8月7~11日的“莫拉克”台风。
6月14日的强对流(冰雹)天气给全市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7165万元。其中:居民住房、财产损失约250万元;农业损失(蚕桑、蔬菜大棚、蘑菇大棚、鸡、鸭大棚、葡萄园、鲜花大棚、苗木、渔塘等)约3409万元;企业损失约3506万元。同时,因雷电、大风而导致供电变压器受损、电杆倒塌,全市约40条左右的10KV及以下的线路跳闸,中断供电时间约6小时。我市金城镇魏国庆种植的80亩葡萄全军覆没(详见上页部分灾情图片)。
7月7日的大暴雨造成全市直接经济损失达5685万元。其中:倒塌房屋100间,损坏房屋500间,紧急转移人口14人;6个居民委员会,91个村,28家企业受淹;中断公路2条;道路积水26处,最大水深达3.6米;农业(粮食、经济林果、牧业、渔业等)经济损失2100万元;水利设施(堤防、护岸、涵闸等)经济损失215万元。
8月7~11日的第8号“莫拉克”台风影响我市,导致全市受灾人口90人,紧急转移安置24人,倒塌房屋12户计23间,损坏房屋35间,直接经济损失56万元。
(二)应对工作评估
1、评价:
2009年的强对流(冰雹)天气是历史上少见的严重年份,一个月内连续出现3次较大地域范围的冰雹灾害,对设施农业和经济作物影响大。市气象台虽准确预报,及时发布了预警,但由于冰雹属于天气尺度较小的局地灾害性天气,其生成、消亡及影响的时间短,社会公众应急准备的时间不够,防御难度较大。因此,灾害损失较重。去年的暴雨、台风灾害的应急防御工作,从总体上看,做得较好。尤其是对8号“莫拉克”台风的防范,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政府应急预案准备充分,启动迅速,组织得力,措施到位,全市各镇、各部门按应急预案要求紧急行动,扎实做好各项应对防范工作,避免和有效减轻了全市的灾害损失程度。气象部门也按照突发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要求,及早开展工作,进行加密监测,及时发布预报、预警,随时通报最新气象信息,做到服务到位。
2、建议:
①对局地性气象灾害而言,预警信息及时进村入户非常必要,气象部门除按职责加强灾害性天气监测外,要尽量提前发布预警信息;其他政府部门一旦接到预警信息,要迅速行动,按应急预案要求做好防范工作。同时,进一步完善部门间的信息互通和联动工作机制。政府一要加大对灾害性预报、预警系统建设的投入,增加气象灾害信息发布渠道;二要对现有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媒体单位的职责、义务等作出明确规定;三要从政府层面,协调和充分利用社会媒体资源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使信息及时传送到社会各层面和广大市民。从而,促进应急管理工作上台阶,防灾减灾出成效。
②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宣传气象防灾减灾和避险防护知识。
③政府及部门应加大对所辖范围内危险场所、房屋的改造、更新力度,避免因危房倒塌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
二、2010年灾害发生趋势预测分析
根据金坛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所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情况,按照历史上气象灾害发生的种类和频率分析,我市2010年重点防范的气象灾害主要为:暴雨;台风;大雾;冰冻;高温;干旱和局地性的雷电及冰雹灾害。
暴雨是我市高发的一种气象灾害,每年都会发生,尤其是梅汛期的暴雨往往会造成洪灾,对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生活带来较大影响。根据近10年来暴雨灾害的发生情况分析,由于全市水利设施的除险加固和功能不断完善,乡村洪涝灾害损失程度呈下降趋势,而城市和集镇的洪涝灾害由于人口密度高,经济总量大,防洪设施陈旧、不适应城市扩展的特点,往往受灾次数多,灾害损失大,防洪工作尤现重要。这不仅要做好防洪预案,更要从规划、建设的整体格局考虑,从本质上解决城市和集镇防洪的瓶颈和隐患问题。
台风是夏、秋季节多发的气象灾害,它的影响时间虽长短不一,但影响范围大,伴随的大风和强降水往往会产生灾害。对台风的防御工作,要认真做到以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响应,人人参与,向应对2009年第8号台风“莫拉克”一样,切实做好防范工作。
大雾和冰冻天气是对交通运输影响较大的气象灾害。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扶持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全市的汽车拥有量急剧上升,尤其是春运和节假日人员出行的高峰期,交通拥挤,安全成了政府关注民生的大问题。若遇大雾和冰冻天气,需加强防范不利天气对交通带来的影响。
高温和干旱是影响人民生产、生活的气象灾害,做好防御工作是关系民生和农民增收的大事,因以政府主导,增加投入为主。开展人工增雨,实现城市降温节能和农村抗旱保丰收目的。
雷电及冰雹灾害,我市每年都有发生,但局地性明显,影响范围相对较小。它的防御工作因以预警为先导,政府加强指导,社会群体或个人主动防范为主。
二〇一〇年一月十五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