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是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之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金坛解放60周年的喜庆之年,也是我市顺利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根据市委和市委宣传部的具体要求,结合我局实际,我局宣传思想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重点,按照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和市委宣传部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的各项部署,立足农林,全面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坚持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增强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为构建和谐农林,争当苏南农业“排头兵”,实现农林事业既好又快、全面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一、把握主题,唱响旋律,不断推进理论武装工作
1、在学习理论上下功夫。坚持以学习型机关、学习型党组织创建为抓手,以局领导班子成员和各支部书记例会为重点,依托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机关每周五学习日、每双月全民学习日等载体,继续抓好《江泽民文选》的学习宣传,不断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学习实践活动育引向深入,特别要按照学习实践活动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讲特色。做好党校轮训、党课教育和党员干部春训工作,加强对党员群众的理论教育。不断创新形式和载体,以群众喜闻乐见的知识竞赛、知识问答等形式向广度拓展、向深度推进,以增强凝聚力、扩大覆盖面。
2、在普及理论上下功夫。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通俗化大众化。善于借助媒体力量,大力宣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大力宣传中央、省对农林的重大决策、重要部署和重点工作,认真总结和推广基层的好做法、好经验和好成果,切实增强理论学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利用农广校、“农技110”等培训阵地 ,加强应用型技能的学习培训,使广大农民成为思想上有境界、发展上有本事、生活上有追求的新型农民。
3、在应用理论上下功夫。 紧密联系实际,加强对“三农”问题的理论研究。围绕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总结基层的新探索、新经验,研究新的发展思路和举措。大力倡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农村、深入基层调查研究,重点对“三农”问题多做研究,以更好地指导实践。全面开展科技入户活动。使先进技术进农村、进农户,促进广大农民尽快致富。
二、把握导向,增强实效,不断推进舆论引领工作
1、围绕中心加强主题宣传。要围绕“突出经济保增长、突出创新增活力、突出民生促和谐”工作主题,积极参加“推进科学发展,共建美好金坛”大型新闻行动。坚持“三贴近”原则,多报道基层一线的情况,多反映农民的利益诉求,多宣扬农林系统的先进典型。精心组织开展“争当苏南农业‘排头兵’”大讨论活动,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在全局系统上下迅速形成争当苏南农业“排头兵”的浓厚氛围。围绕重大节庆活动,大力开展新中国成立60周年及金坛解放60周年主题宣传,通过回顾金坛农林60年辉煌历程,展望今后发展的美好前程,为增强信心、为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贡献。
2、进一步加大对外宣传力度。通过举办科技论文和调研报告交流评比等活动,要求全局党员干部,使全局党员干部做到参与申报一项专利、参与一个调查研究课题或参与一个项目,至少在常州市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一篇文章,每人每年凸现一个创新点。在全系统开展 “十件好事”和“十佳农技推广人物”的“双十”评比活动,通过这项活动在全局形成业务创一流、单项争第一、全面争先进的局面。借助各级各类新闻媒体,浓墨重彩地宣传我局的新形象,大力宣传金坛农林发展的最新成果,增加金坛农林的知名度。
三、夯实基础,注重长效,大力推进文明创建工作。
1、以创建省级文明单位为载体,继续深入开展文明单位创建工作。今年是我局创建省级文明单位的关键之年,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认真推进省级文明单位创建。深入开展“树立文明新风尚,建设美好新农村”活动,继续与老区薄弱村结对帮扶。深化“创服务品牌,树行业形象”创建活动,推广宣传“兴机富民 保民平安”优质服务品牌。继续开展好“送科技下乡,促农民增收”活动。按照《金坛市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社区创建管理办法》要求,积极申报金坛市文明单位,动员全系统人员参与创建工作,形成“争做文明人、共创文明城”的浓厚氛围。
2、深化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全面提升全局干部职工的文明素质。积极配合第二届全省、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推荐工作,开展“学习道德模范、争当文明使者”活动。以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八大系列先进人物为榜样,在干部职工中组织专题学习活动。深化“我们的节日”系列实践活动。积极实施政务公开,积极参加“四下乡”活动。大力普及志愿理念,弘扬志愿精神,不断提高志愿服务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社会化水平。
四、科学指导,加强服务,大力推进人才培育工作
1、注重培养,加强宣传队伍的建设。推进单位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作风建设和能力建设。加强对宣传干部的培训,增强与时俱进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本领,努力建设各方认可、农民满意、农村欢迎的“五型”宣传干部队伍。
2、创新机制,加快人才培养。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充分认识人才对农林事业发展的关键作用,树立人才兴农、人才强农的观念。加强农林人才队伍建设,不断调整农林人才结构,牢牢把握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三个环节,努力提高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为农林事业发展和“三农”服务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3、积极探索、努力创新,进一步丰富和扩大现代农民教育工程的内涵与外延。着力推进“新型农民、文明市民”双育工程,充分利用农林局党校、农业广播学校、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学校等载体,加强复合型知识和应用型技能的学习培训,全面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和实用技术水平。培养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出新贡献。
4、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进一步健全教育培训网络。重点突出,强化措施,扎实推进农业部水稻“科技入户”工程、省渔业、茶叶、畜牧、食用菌“科技入户”工程和“致富工程”的深入开展,充分发挥党员科技人员在五项“科技入户”中的先导作用,转变机关工作作风,深入基层,深入农村,深入农户。通过五项“科技入户”工程的实施,真正使老百姓得到实惠,使老百姓满意,使部、省验收组满意,使市委、市政府满意。
二OO九年三月十二日
抄送:市委宣传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