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9月份以来,我局根据省环保厅、常州市环保局统一部署,坚持三个结合,即与巩固提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相结合,与当前正在开展的廉政防控机制系统工程相结合,与推进各项环保重点工作相结合,在全局范围内广泛开展了“恪尽职守廉洁从政”主题教育活动。通过认真开展主题学习、深刻剖析典型案例、多层次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等措施,深入查找本部门干部职工在作风、行风、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现已进入整改落实阶段。为做细做实这一关键性阶段的各项工作,确保取得预期效果,现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整改落实方案如下:
一、基本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开展恪尽职守廉洁从政活动为抓手,以梳理排查出的廉政风险点、行风切入点以及影响和制约环保工作科学
发展的突出问题,从突出实践特色的高度把解决突出问题和创新制度机制结合起来,提高针对性、增强操作性、体现公开性,努力构建一支勤政为民、作风过硬、廉洁高效的环保队伍。
二、整改内容
1.查摆出的突出问题
在广泛走访和深入排查,共征求到各类意见、建议60余条,内容涉及环境管理、执法监督、体制机制、队伍建设、服务基层等各个方面。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按照近期、中期、长期三种类型梳理汇总出存在的突出问题12条。其中:
近期(5条):①在帮助企业查找存在的环境问题,为企业污染防治提供服务指导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②对我市环境整治的重点、难点问题的把握上需要进一步明晰和细化,对症下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尚嫌不足;③加大对镇区环保机构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以更好地推动落实各项环保目标任务;④环境信访及污染纠纷的绝对量仍然较大,信访工作机制的建立和运行还不到位;⑤项目审批服务水平在总体上还不高,对超常规、敏感类但符合规划、环保要求的项目,不善于做好宣传解释工作,难以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中期(4条):①重点流域沿线污染企业偷排偷放及超标排放现象仍时有发生;②大气、水环境质量状况定期测报制度尚未建立,群众对环境质量的知情权和监督权维护不够;③危险废物及辐射环境监管水平有待于进一步加强;④环保能力建设水平距离全面履行职责、适应环保历史性转变的要求仍然有很大差距。
长期(3条):①与有关经济综合部门、行业主管部门、金融监管部门、宣传教育部门等协调沟通不够,部门联动少,监管合力还不够强;②环保宣传教育的广度和深度不够,引导公众参与、凝聚各界力量、促进全社会共同关心和支持环保的氛围还不够浓;③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意识以及宗旨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强化,环保行风和机关作风建设的水平离上级要求和群众的期望还存在一定的距离。
2.需建立健全的制度
需要废止的:无
需要修订完善的:①《金坛市环保局内部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②《金坛市环保局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适用规定》;③《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若干规定》;④《金坛市环保局党组议事规则和重大事项集体讨论制度》;⑤《金坛市环保局干部职工教育培训制度》。
拟制定出台的:①《关于进一步提高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服务质量和效率,服务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②《关于全面放开环评市场,加强环保中介机构管理,提高环保服务水平的通知》;③《金坛市环保局廉政风险防范机制》;④《环境信访调处“七项制度”》;⑤《金坛市环保局服务规范》;⑥《金坛市环保局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
三、整改措施和责任
1.解决的问题
一是加大对重点区域、重点流域的环境整治和重点企业的执法监管力度,完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加强环境风险排查,加强辐射源和危险废物环境安全监管,确保区域环境安全和社会稳定(责任领导:陈云、曹志荣 责任科室:监察大队、辐射环境管理科 时限要求:2009年12月底前)。
二是加强水、气环境质量发布平台建设,积极与气象、广电部门协调,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宣传媒介定期公布水、气环境质量状况(责任领导:曹志荣 责任科室:监测站 时限要求:2009年12月底前)。
三是继续提升环保能力建设水平,在全面落实“环保优先”战略方针的大背景下,争取市政府对我局的人员编制、装备配备、经费保障等给予支持,以更好地适应环保形势发展的需要(责任领导:梅锁留 责任科室:局办公室 时限要求:2009年12月底前)。
2.出台的制度
制定出台《金坛市环保局廉政风险防控机制》(责任领导:戴卫忠 责任科室:各有关科室 时限要求:2009年11月底前)。
3.需要较长时间可以解决的问题
一是主动加强与各镇及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进一步强化镇政府、开发区负总责、环保部门统一监管、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环保工作机制(责任领导:梅锁留 责任科室:办公室)。
二是以创建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为抓手,广泛开展群众性绿色创建活动,采用多种宣传形式加强对各阶层人士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形成立体交叉、多层次的宣传格局,使之常态化,不断提高决策者和公众的环境意识和法制观念(责任领导:戴卫忠 责任科室:法制科)。
三是树立在常州环保乃至全省环保系统中找位置、定坐标的强烈意识,弘扬敢闯新路、敢为人先的锐意进取精神,主动借鉴外地环保工作的新经验、新思想、新成果。尤其是对没有政策规定或者以前没有做过的,能敢于率先探索,勇于突破,努力推动全市环保工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责任领导:梅锁留 责任科室:各有关科室)。
4.抓好环保重点工作的对策措施
一是认真做好生态市国家工作考核的各项准备,力争年内实现创建目标。按照省环保厅对我市创建工作整改意见和国家技术考核的建议,重点解决水环境和农村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全面完成考核资料台账的收集整理,精心选择现场检查路线,配备合适的解说人员,充分挖掘创建内涵,展示创建成果,确保一次性通过生态市国家级考核验收。同时做好衔接工作,及时了解上级环保部门有关创建工作的新动向,取得上级环保部门对我市创建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责任领导:陈云 责任科室:监察大队 整改时限:2009年12月底)。
二是强化减排调度和管理,确保按期完成污染减排目标任务。按照年度减排计划,会同有关部门扎实推进污染物减排项目的落实。按照全市2009年已确定的19项结构减排和12项工程减排项目,及早启动一污厂1万吨/日尾水再生利用工程,完成二污厂的提标扩容改造及管网建设。尽快出台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机制,推进配套管网建设。积极开展太湖流域排污指标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运用经济手段调动企业减排积极性(责任领导:曹志荣 责任科室:计划科、辐射环境管理科 整改时限:2009年12月底)。
三是多措并举狠抓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力争水质稳定好转。进一步加大三级河道长制度执行力度,形成了水环境综合整治的工作合力。全面完成尧塘河、湟里河排污企业的综合整治,开展通济河等市域内其他河流整治方案的编制。督促并协助完成城市市河的贯通,建立市河水质控制协调机制,全面改善市河水质量。继续将饮用水源地保护作为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定期开展面上动态巡查和定期水质监测,实行日查日报制度,确保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达标率为100% (责任领导:曹志荣、陈云 责任科室:计划科、监察大队 整改时限:2009年12月底)。
四、整改要求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要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建立整改责任制,把责任分解落实到人,强化领导班子成员、科室负责人的责任,要将《整改方案》中的各项工作纳入议事日程,摆在突出位置,常抓不懈,对具备条件解决的问题要立即着手解决,对不具备条件解决的问题,要创造条件,分步实施,积极解决,确保《方案》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实现,对重要工作和问题,分管领导和科室负责人事前要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和措施,确保责任到位。
2. 建章立制,常抓不懈。要全面推进整改工作,逐项研究分析,结合科室实际和岗位职责,拿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和具体办法,力争解决一批环境问题、办好一批利民实事、打造一批廉洁亮点工程。同时把整改的过程作为举一反三、改进工作的过程,作为健全机制、巩固提高的过程。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建立长效机制,巩固整改成果。
3.强化督查,完善考核。局内部监察督查小组要加强对主题教育活动整改落实阶段的监督检查,确保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同时把整改落实情况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对各科室、各直属单位的年度考核,做到责任分解、过程督导、考核评价“三个到位”。
二〇〇九年十月十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