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常州市金坛区人民政府网站!
 
当前位置: 政务公开 > 政府部门 > 交通运输局 > 业务工作 > 内容
 
信息名称 金坛市交通局2008年度工作总结
索引号 014138967/2009-00001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体裁分类 其他 组配分类 其他 交通运输局 业务工作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交通运输局
生成日期 2009-01-01 公开日期 2009-03-10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 金坛市交通局2008年度工作总结
 
金坛市交通局2008年度工作总结

  2008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市各相关部门及各镇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以开展“重大项目突破年、生态环境攻坚年、机关效能提升年”活动为契机,抢抓机遇,团结拼搏,扎实工作,较好地完成了预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加快我市交通事业和市域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概括起来说,主要体现在“四个强化提高”上:

    (一)交通建设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地位作用得到强化提高

  2008年,是我市交通事业发展的快速增长时期,交通的先导优势日益突显,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地位作用得到强化提高。主要表现在:一是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依然保持了较大规模,拉动了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全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依然达到了5.1亿元。完成了241省道金坛段(340线至城南收费站)工程建设;拓宽改造了社罗线、建西线北段、茅山旅游公路、白乾线、登冠至荣炳、直东线、直茅线等7条市镇等级公路,完成了儒柚线、340省道老线段11公里改造工程。丹金溧漕河改造工程进入工可审查阶段,第二期征地拆迁已全面启动;完成了通济河二期驳岸工程和通尧河直溪至沈渎段土方疏浚专项工程。二是路航管养质量进一步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得到增强。完成了常溧线老路段改造工程,大大提高了公路评定等级和公路通行能力。以开展“生态环境攻坚年”为契机,完成了花西路、朱延路、薛罗路、大社路、尧水路、金汤路、白乾路、直茅路、金直路、建西路10条市镇公路绿化,新增绿地面积达3000多亩,有效提高了公路的生态水平。积极实施安全保障工程,检测或维护标志立杆600余根;更新或维护标志牌80余块;防撞护栏300米;警示桩120根;黄闪灯6组;新增震荡标线200余平方米。新增或调整急弯、陡坡、连续下坡、视距不良、漫水路、横断面变化、高路堤、沿河(湖、塘)、平面交叉以及其它事故多发点段标志标线和交通安全设施32块,管养干线公路好路率达到100%。航道养护全年巡查里程4390公里,424人次,清障扫床73.27公里,拆除违章设施3起,930平方米,拆除老桥台2座,鱼网渔簖1处。航道干支线通航率均达到了100%。三是交通综合运输能力明显增强,提高了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水平。加快结构调整,强化市场监管,完善市场机制,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公平、竞争、有序的道路运输市场基本形成。对金坛至泰州线实施公司化改造,2008年底辖区市际公司化改造率已达81%。更新中高级客车15辆,货运车辆的结构更趋合理,共有专用车602辆,占货车总数的23%。

    (二)交通运输对新农村建设的推动作用得到强化提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国家的一项重点工作,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发展农村运输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对于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活跃农村经济,加强城乡交流,统筹城乡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按照统筹重点项目和农村公路、统筹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的思路,大力发展农村交通事业。一是加快实施农村公路建设,今年完成了152.8公里村道建设,解决了集中居住点通达问题;完成了90座农危桥改造工程,彻底打通农村公路网络。二是创新农村公路管理思路,改善农民群众出行条件。积极开展了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探索养护管理新方法、新渠道,与上级交通和公路部门联系沟通,提出了养护管理建议。提请市政府出台了《金坛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实施办法》,建立健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长效机制,明确了地方政府、交通部门、社会群众的责任和工作分工。完成了县道公路的养护承包合同,指导养护单位完成了养护作业人员的聘用,配置了手机、三轮车等作业工具。同时还对县道的安保设施、公路病害等进行了修复,完成了县道公路的公里碑、百米桩设置。三是积极发展农村客运,全面开展农村客运班车“村村通”工程,在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率100%的基础上,提高班车的正点率。同时加快农村客运站的改造,2006年起我们已对西阳、登冠、唐王、儒林、社头、建昌6个镇客运站进行了改造,2008年完成了直溪、朱林两个农村客运站,农村客运站点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三)交通行业管理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贡献作用得到强化提高

  交通事业的跨越式发展,为交通行业管理带来严峻挑战,我们超前预测,加强管理,沉着应对,冷静处置,把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取得了积极效果.按照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的原则,继续对道路、水路运输市场和交通建设市场进行整顿。道路运输市场重点对危险货物运输、超限超载、汽车维修、检测及道路货运代理、配载市场进行了专项整治,取缔了一批无证经营业户及占道修车业户,打击了各类非法经营活动。水运市场重点开展了运输船舶经营资质清理整顿,严格市场准入管理,打击了船证不符、无证上岗及扰乱水路经营秩序的行为。全年未发生公路、航道 “三乱”行为,未发生被媒体曝光和上级通报事件,也未发生行政诉讼败诉和错案赔偿事件。建立完善了重大事件应急反应机制,在2008年年初的抗击雪灾工作中,我们做到了反应迅速、处置得当、措施有效、成效明显。

    (四)交通行业形象在人民群众中的公信力得到强化提高

  一年来,我们积极开展机关效能提升年活动,以打造“效能交通”品牌为目标,加强政风行风建设,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办事率和服务水平。深入开展了廉政风险查找活动,继续开展了农村公路建设廉政巡查工作,以建设“服务型”政府部门和“负责任”的政府部门为目标,大力实施“阳光政务”。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互助精神,积极参与四川汶川抗震救灾,组织干部职工捐款和党员交纳“特殊党费”,共筹集捐款17.54万元,收缴“特殊党费”8.65万元。一年来,未发生党员干部违法违纪案件,局班子去年荣获市委、市政府“团结、廉洁、开拓”好班子称号,局党校荣获全省红旗基层党校,还荣获了全省农村公路纪检巡查工作先进集体和农村公路建设先进集体。

  过去一年交通发展取得的成绩,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常州市交通局的关心指导,得益于各镇政府、市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得益于全系统干部职工的团结协作、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奋勇拼搏。在此,我代表市交通局向各级领导、社会各界和交通系统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在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仍然十分短缺;二是交通建设发展很不平衡,相比公路建设而言,水运基础设施滞后,投入较少;三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前期工作难度加大;四是燃油税费改革对交通行业冲击较大;五是,交通法规体系还不健全、行政执法行为规范程度不高,党员干部素质仍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还要常抓不懈等等。对于以上问题,我们将认真分析原因,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坚持用发展的思路来谋划、用积极的态度来应对、用稳妥的方式来解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